一种进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8246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进水阀,在进水管和顶盖的进水腔中安装封水活塞和偏心轴位于止水垫下方,封水活塞由偏心轴带动开闭进水孔;在进水管外部固定储水筒,上部蓄水腔的顶部敞口,而下部下水腔具有上通气口和下进水口,蓄水腔中安装虹吸管和浮子,虹吸管与下水腔连通,浮子的顶部安装第一磁性元件;在储水筒的外部安装小浮筒,小浮筒上具有开关板可随小浮筒升降而开关上通气口;在顶盖的周缘形成引水槽正对蓄水腔;在进水管和顶盖的外部还安装连杆、杠杆和插销,连杆连接杠杆和偏心轴,连杆或杠杆上设有储能弹簧,杠杆的另一端插设插销,插销上安装第二磁性元件和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在水箱配件及水箱故障的情况下及时停止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进水阀,特别指一种可以在排水阀卡死出现大漏水或小漏水以及进水阀无法止水造成一直溢水等水箱配件故障及水箱漏水时停止进水的进水阀。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进水阀是由进水管、顶盖、止水垫、背压垫、摆臂和浮筒组成,进水管的下端安装在水箱的供水管上,顶盖安装在进水管的上端且顶盖与进水管的内部形成进水腔,进水腔中形成具有进水孔的止水面,进水腔中对应进水孔安装止水垫位于止水面上,顶盖上开设背压孔,摆臂的中段枢设在顶盖上,摆臂的一端正对背压孔并安装背压垫,摆臂的另一端与浮筒的调节杆连接,各构件之间设有保证水密性的密封件。使用时,当 水箱水位下降,浮筒受重力作用而随之下降,带动摆臂偏转,使背压垫开启背压孔,水从供水管流经进水管、进水孔、顶盖及背压孔进入水箱中,实现进水,当水箱水位上升后,浮筒受浮力作用而随之上升,带动摆臂偏转,使背压垫重新关闭背压孔,水无法从顶盖的背压孔进入水箱中,止水垫产生背压力而变形封住止水面上的进水孔,实现停止进水。但是,水箱配件(进水阀、排水阀、按钮及其它附属密封件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故障,比如排水阀会出现关闭不严而慢慢漏水(小漏水),排水阀零件故障或按钮故障无法关闭而一直排水(大漏水),或者进水阀无法停止进水而一直进水,最终造成过量进水只能由水箱溢水管排出,以上情况都直接导致水资源浪费。为此,本专利技术人对进水阀的结构有以改进,以便在出现上述情况时及时停止进水阀进水,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水阀,以便在漏水或长时间溢水情况下及时停止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进水阀,包含进水管、顶盖、止水垫、背压垫、摆臂和浮筒组成;在进水管和顶盖内部形成的进水腔中位于止水垫的下方还安装封水活塞和偏心轴,偏心轴的一端穿插在封水活塞上而另一端呈密闭状伸出进水腔外,封水活塞由偏心轴带动沿轴向上下运动而封闭或开启止水面的进水孔;在进水管的外部还固定安装储水筒,储水筒的上部为蓄水腔而下部为下水腔,蓄水腔的顶部敞口,下水腔具有上通气口和下进水口,蓄水腔中安装虹吸管,虹吸管的一端贴近蓄水腔的腔底而另一端穿过蓄水腔的腔底与下水腔连通,蓄水腔中还放入浮子,浮子的顶部安装第一磁性元件;在储水筒的外部以可升降的方式安装小浮筒,小浮筒上对应下水腔的上通气口具有开关板可随小浮筒上升开启上通气口而随小浮筒下降关闭上通气口 ;在顶盖的周缘还形成引水槽,引水槽的滴水口正对蓄水腔;在进水管和顶盖的外部还安装连杆、杠杆和插销,连杆的一端连接在杠杆的一端上而另一端固定在偏心轴的另一端上,连杆或杠杆上设有储能弹簧,杠杆的另一端以可插拔方式设有插销,插销上对应第一磁性元件安装控制插销拔出的第二磁性元件和使插销复位插入的复位弹簧。所述偏心轴与进水腔的开孔之间设有密封圈;封水活塞的上方设有密封垫。所述引水槽中装有控制水滴经过速度的海绵。所述进水管的顶部形 成内凸台,内凸台上安装封水弹簧,封水弹簧的上端抵在封水活塞的下方而封水弹簧的下端抵在内凸台上。所述储水筒的侧壁外形成滑槽,上通气口位于滑槽中,小浮筒具有上配重腔和下浮力腔,上配重腔滑动设置在储水筒的滑槽中,上配重腔的外侧壁下方开设连通口,上配重腔的内侧壁上方对应上通气口形成开关板,开关板向上通气口倾斜,开关板的下方形成泄气口,下浮力腔位于储水筒的下方。所述杠杆的一端形成拨叉,拨叉的外边短而内边长,连杆由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组成,第一连杆的一端插置在拨叉中而另一端枢接在第二连杆的一端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偏心轴的另一端上,第一连杆上还延伸形成升降杆,升降杆设置在顶盖外部形成的升降槽中,储能弹簧安放在升降槽中并抵在升降杆上。所述拨叉的内边还形成利于拨动第一连杆的斜推面。所述连杆或偏芯轴上还形成便于拨动连杆及杠杆复位的拨块。所述杠杆的另一端或插销上形成导引插销插入的坡面。所述杠杆的转轴旁还设有限制杠杆转动角度的凸粒。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是对进水阀的结构改进。改进后的进水阀安装在水箱中,初始状态下,插销在复位弹簧作用下插置在杠杆的一端使杠杆定位,同时连杆也定位,连杆带动偏心轴转动定位,偏心轴带动封水活塞下降而开启止水面的进水孔,此时储能弹簧储蓄能量。无故障正常使用时,初始进水,浮筒带动摆臂向下偏转,使背压垫开启背压孔,水从供水管流经进水管、进水孔、顶盖及背压孔进入水箱中,实现进水,同时部份水由引水槽导引流经滴水口形成水滴进入储水筒的蓄水腔中,水箱中水位在上升过程中水还进入储水筒的下水腔中;当水箱水位上升到预定的止水水位线时,浮筒带动摆臂向上偏转,使背压垫重新关闭背压孔,止水垫产生背压力而堵住止水面的进水孔,实现停止进水。当排水阀冲水时,水箱水位和储水筒的下水腔水位下降,当水位降至小浮筒的重力大于浮力时,小浮筒下落而带动开关板关闭储水筒下水腔的上通气口,储水筒的下水腔水位继续缓慢下降使下水腔内形成负压,当负压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虹吸管将储水筒的蓄水腔中的水吸入下水腔中,直到蓄水腔中的水被吸干虹吸中断,水箱水位和储水筒的下水腔水位继续下降,直至完成冲水;同时,水箱水位下降至浮筒重力大于浮力时,浮筒再次带动摆臂向下偏转,使背压垫开启背压孔,止水垫泄压与止水面分开,开启止水面的进水孔,重新开始进水,且部份水流进蓄水腔,之后随着水位上升水还进入下水腔中;当水箱水位上升后,浮筒带动摆臂向上偏转,使背压垫重新关闭背压孔,止水垫产生背压力,堵住止水面的进水孔,再次停止进水。当出现排水阀部件或按钮故障卡死无法关闭而出现大漏水,进水阀部件故障无法止水而出现长时间溢水等等故障,使用时,进水阀会一直处于进水状态,部份水由引水槽导引流进储水筒的蓄水腔中,因为进水阀一直进水,蓄水腔中的水位不断上升,带动蓄水腔中的浮子随之上升,当浮子的第一磁性元件与插销的第二磁性元件对齐时,受磁力作用使插销从杠杆上拔出解除定位,杠杆和连杆在储能弹簧作用下偏转,连杆带动偏心轴转动,偏心轴带动封水活塞上升而封闭止水面的进水孔,使进水阀停止进水。当排水阀出现渗漏或水箱及其它部件密封部份出现渗漏,即出现小漏水时,小浮桶的配重水位与水箱的水位相对一致,小浮桶无法产生配重,小浮桶始终处于浮起状态,储水筒的下腔体与大气始终接通,其水位线也与水箱相对一致不产生负压,蓄水腔的水不被虹吸,如此反复多次止水再渗漏到一定水位又会重复进水后,蓄水腔的水不断累加,蓄水腔中的水位不断上升,带动蓄水腔中的浮子随之上升,当浮子的第一磁性元件与插销的第二磁性元件对齐时,受磁力作用使插销从杠杆上拔出解除定位,杠杆和连杆在储能弹簧作用下偏转,连杆带动偏心轴转动,偏心轴带动封水活塞上升而封闭止水面的进水孔,使进水阀停止进水。本技术因为在现有进水阀上增加了由偏心轴带动的封水活塞以及控制偏心轴转动的连杆、杠杆、插销、浮子、储水筒和小浮筒等等,所以,进水阀 不仅可以保证正常进水和止水功能,更可以在水箱构件出现故障时及时止水,避免长时间漏水或长时间溢水,减少水资源浪费。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插销部分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插销、杠杆和连杆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插销和杠杆的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水阀,包含进水管、顶盖、止水垫、背压垫、摆臂和浮筒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和顶盖内部形成的进水腔中位于止水垫的下方还安装封水活塞和偏心轴,偏心轴的一端穿插在封水活塞上而另一端呈密闭状伸出进水腔外,封水活塞由偏心轴带动沿轴向上下运动而封闭或开启止水面的进水孔;在进水管的外部还固定安装储水筒,储水筒的上部为蓄水腔而下部为下水腔,蓄水腔的顶部敞口,下水腔具有上通气口和下进水口,蓄水腔中安装虹吸管,虹吸管的一端贴近蓄水腔的腔底而另一端穿过蓄水腔的腔底与下水腔连通,蓄水腔中还放入浮子,浮子的顶部安装第一磁性元件;在储水筒的外部以可升降的方式安装小浮筒,小浮筒上对应下水腔的上通气口具有可随小浮筒升降开启或关闭上通气口的开关板;在顶盖的周缘还形成引水槽,引水槽的滴水口正对蓄水腔;在进水管和顶盖的外部还安装连杆、杠杆和插销,连杆的一端连接在杠杆的一端上而另一端固定在偏心轴的另一端上,连杆或杠杆上设有储能弹簧,杠杆的另一端以可插拔方式设有插销,插销上对应第一磁性元件安装控制插销拔出的第二磁性元件和使插销复位插入的复位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茂张子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立业卫浴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