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8404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所述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在机号为24针/2.54cm的圆型纬编针织机中编织而成;特征是:所述圆型纬编针织机的上针盘排满针,上针盘的织针由高针和低针交替排布,下针筒采用排1针抽1针的方式交替排布织针、抽针,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编织:第一路纱线与上针盘中的高针成圈,与下针筒中的织针集圈;第二路纱线与下针筒中的织针成圈;第三路纱线与上针盘中的高针、低针分别成圈;第四路纱线~第六路纱线重复上述第一路纱线~第三路纱线的编织方法,并且以三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布面质量及效果基础上编织而成,使成品面料表面线圈12针距粗广富有弹性,里面24针距紧密、保暖、柔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织面料,尤其是一种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属于纺织品针织纬编

技术介绍
保暖针织面料的市场不断的创新发展,由原来的双层复合到现在的各种单双面起绒面料,厚、薄性能各有不同,丰富着市场的需求。现有的保暖面料大多采用了中间衬纬的针织组织结构,面料虽很蓬松,但中间衬纬纱易于浮现在结构外面,且易抽拔出来,同时易于形变,无法有效保持面料中较多的静态空气含量,保温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面料组成紧密、柔软,保暖。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所述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由若干重复的第一路纱线、第二路纱线和第三路纱线组成,所述第一路纱线、第二路纱线和第三路纱线由相互交替浮沉形成的线圈交织连接;特征是所述第一路纱线和第二路纱线上的线圈交替间隔设置,在第三路纱线对应于每个第一路纱线和第二路纱线的线圈位置上均设置一个线圈;在所述第一路线线上对于第二路纱线的线圈位置上设置集圈组织。所述第一路纱线为涤纶丝。所述第二路纱线为棉纱和氨纶丝的混合纱线。所述第三路纱线为细旦涤纶丝。本技术所述的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是在细针距纬编设备上通过创新织针和编织工艺的变化编织得到的,在保证布面质量及效果基础上编织而成,使成品面料表面线圈12针距粗广富有弹性,里面24针距紧密、保暖、柔软;本技术所述的针织面料是一种特殊风格优质的保暖服装面料,迎合市场需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由若干重复的第一路纱线8、第二路纱线9和第三路纱线11组成,所述第一路纱线8、第二路纱线9和第三路纱线11由相互交替浮沉形成的线圈交织连接;所述第一路纱线8和第二路纱线9上的线圈交替间隔设置,在第三路纱线11对应于每个第一路纱线8和第二路纱线9的线圈位置上均设置一个线圈;在所述第一路线线8上对于第二路纱线9的线圈位置上设置集圈组织。本技术所述的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在机号为24针/2. 54cm的圆型纬编针织机中编织而成,所述圆型纬编针织机的上针盘排满针,上针盘的织针由高针I和低针2交替排布,下针筒采用排I针抽I针的方式交替排布织针4、抽针3,改变为12针/2. 54cm,采用以下方法编织如图I所示,第一路纱线8为I根150D的涤纶丝,该涤纶丝与上针盘中的高针I成圈,与低针2不成圈,与下针筒中的织针4集圈;如图I所示,第二路纱线9为同时进的2根40支的棉纱和40D的氨纶丝,第二路纱线9与下针筒中的织针4成圈,上针盘中的高针I、低针2不参加编织;如图I所示,第三路纱线11为400D的细旦涤纶丝,该细旦涤纶丝与上针盘中的高 针I、低针2分别成圈,下针筒的织针3、4不参加编织;第四路 第六路重复上述第一路 第三路的编织方法,并且以三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本技术所述的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在圆型纬编针织机上进行创新,通过织针的排列方法组织编织结构,在圆型纬编针织机上制作出里外层不同粗细效果的保暖面料,通过起绒整理成品面料,面料的克重为340 380克/m2、净幅宽为165 175cm。权利要求1.一种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所述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由若干重复的第一路纱线(8 )、第二路纱线(9 )和第三路纱线(11)组成,所述第一路纱线(8 )、第二路纱线(9 )和第三路纱线(11)由相互交替浮沉形成的线圈交织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路纱线(8)和第二路纱线(9)上的线圈交替间隔设置,在第三路纱线(11)对应于每个第一路纱线(8)和第二路纱线(9)的线圈位置上均设置一个线圈;在所述第一路线线(8)上对于第二路纱线(9)的线圈位置上设置集圈组织。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路纱线(8)为涤纶丝。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路纱线(9)为棉纱和氨纶丝的混合纱线。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其特征是所述第三路纱线(11)为细 旦涤纶丝。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所述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在机号为24针/2.54cm的圆型纬编针织机中编织而成;特征是所述圆型纬编针织机的上针盘排满针,上针盘的织针由高针和低针交替排布,下针筒采用排1针抽1针的方式交替排布织针、抽针,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编织第一路纱线与上针盘中的高针成圈,与下针筒中的织针集圈;第二路纱线与下针筒中的织针成圈;第三路纱线与上针盘中的高针、低针分别成圈;第四路纱线~第六路纱线重复上述第一路纱线~第三路纱线的编织方法,并且以三路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本技术在保证布面质量及效果基础上编织而成,使成品面料表面线圈12针距粗广富有弹性,里面24针距紧密、保暖、柔软。文档编号D04B1/14GK202766743SQ201220157269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专利技术者周文江 申请人:无锡红豆居家服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所述粗细针距保暖针织面料由若干重复的第一路纱线(8)、第二路纱线(9)和第三路纱线(11)组成,所述第一路纱线(8)、第二路纱线(9)和第三路纱线(11)由相互交替浮沉形成的线圈交织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路纱线(8)和第二路纱线(9)上的线圈交替间隔设置,在第三路纱线(11)对应于每个第一路纱线(8)和第二路纱线(9)的线圈位置上均设置一个线圈;在所述第一路线线(8)上对于第二路纱线(9)的线圈位置上设置集圈组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红豆居家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