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带折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7630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带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平行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贯穿设置有由两个端部交汇的狭缝组成形成的第一角缝,所述狭缝的长度为所述布带宽度的一半、宽度不小于所述布带厚度;所述第二折板上贯穿设置有长度不小于所述布带宽度一半的直缝,所述直缝厚度不小于所述布带厚度的两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出了一种布带折叠机构,解决了防盗标签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于布带进行连续对折的技术问题。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不易故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布带折叠机构
技术介绍
开架销售以独特的商业魅力越来越受到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不可避免的是,开架销售同时也造成商品丢失率的不断上升的问题,以沃尔玛为例,单盗窃所造成的年损失就将近20亿美元。采用何种手段来避免商品被偷窃,是一项直接影响企业实现利润目标的重要课题。本申请人曾申请一项基于RFID技术的服装用防盗标签(申请号为201120226727. 3),有助于帮助解决商家解决商品丢失这个难题。参见图1,其为服装用防盗标签的结构不意图,包括布质的标签袋12和粘贴在标签袋12内表面的RFID芯片11。标签袋12的开口处通过缝制连接在服装内部,而RFID芯片11与标签袋120内表面相粘贴,起到固定RFID芯片11的作用。该防盗标签可由服装制造商在商品的生产、包装过程中设置,一改以往上架前才设置,这样使得防盗标签不但放置的更隐蔽,不易被发现和破坏,从而减低被盗的可能,避免造成商家的损失,而且还使得原来不适合开架销售的贵重类服装都能够开架销售,从而提高了顾客的购买欲,促进了销售额的大幅增加,给商家带来了经济效益。当然,该防盗标签不但适用于服装,同样也适用于其它纺织类物品上。上述防盗标签虽然结构简单合理,但是在其制造过程中,由于RFID芯片11粘贴在标签袋12内部,这样的结构给生产带来极大困扰。如在标签袋12成型后进行粘贴,需要手工作业,非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贴着质量也难于保证。如在标签袋12成型前进行粘贴,则无法应用现有的标签袋12成型设备。故此需要一种能够实现上述RFID标签流水化生产的制造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空白,提出一种布带折叠机构,用于将一侧粘附有RFI D芯片并以设定方向被持续牵引的布带进行连续的折叠。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布带折叠机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布带折叠机构,涉及一种一侧粘附有RFID芯片并以设定方向被持续牵引的布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平行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贯穿设置有由两个端部交汇的狭缝组成形成的第一角缝,所述狭缝的长度为所述布带宽度的一半、宽度不小于所述布带厚度;所述第二折板上贯穿设置有长度不小于所述布带宽度一半的直缝,所述直缝厚度不小于所述布带厚度的两倍。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平行设于所述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之间的第三折板,所述第三折板上贯穿设置有由两个端部交汇的狭缝组成形成的第二角缝,且这两个狭缝的长度均为所述布带宽度的一半、其宽度不小于所述布带厚度;所述第二角缝的夹角β小于所述第一角缝的夹角α。所述第三折板由滑轨支撑并可相对所述滑轨滑动,所述滑轨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上。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一平行设于所述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之间的压板,所述压板的一个端面始终保持与所述直缝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压板套设在一螺栓上可相对所述螺栓滑动,所述螺栓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折板上,所述螺栓上安装有两个将所述压板夹紧固定的螺母。所述夹角a为90°,所述夹角β为45°。所述第一角缝的角平分线、所述第二角缝的一个狭缝、所述直缝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本技术所提出了一种布带折叠机构,解决了防盗标签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于布带进行连续对折的技术问题。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不易故障。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技术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I为RFID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折叠机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折叠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折叠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4所示,标号分别表示RFID标签1、RFID芯片11、标签袋12、第一折板2、第一角缝21、第三折板3、第二角缝31、底座32、第二折板4、直缝41、压板5、螺杆51、螺母52、滑轨6、布带7、机架8。参见图1-2,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布带折叠机构,用于一侧粘附有RFID芯片并以设定方向被持续牵引的布带7的对折。参见图2-4所示,布带7以平展的状态进入折叠机构,并通过完成布带7的对折作业。由第一折板2、第三折板3、第二折板4、压板5和两根滑轨6组合构成。其中,第一折板2和第二折板4均固定安装在机架8上,二者外形尺寸相同并平行设置,第一折板2下部和第二折板4下部通过两根平行设置的滑轨6连接固定。第三折板3的本体设置在一个具有两个贯通的孔的底座32上,底座32则通过两个孔可滑动式套设在两根滑轨6上,使第三折板3可在第一折板2下部和第二折板4之间滑动,且始终保持平行于第一折板2和第二折板4。另外,第二折板4上部垂直开设有开孔。压板5通过螺杆51和螺母52固定在第二折板4上,其中螺杆51的一端固定插装在第二折板4的上部开孔中,并通过两个螺母52夹紧固定使其垂直于第二折板4设置。压板5上部具有开孔,螺杆51插装在此开孔内,并通过两个螺母52夹紧固定,使压板5的下端水平设置。第一折板2的中部开设有一个与其垂直的〈形的第一角缝21,第三折板3的中部开设有一个其垂直的Z形的第二角缝31,第二折板4的中部开设有一个与其垂直且水平设置的直缝41。各角缝(第一角缝21以及第二角缝31)均由两个端部交汇并形成一定的夹角的狭缝形成,构成一个对折缝的两个狭缝长度和宽度相同,两个狭缝的总长度恰为布带7的宽度,狭缝的宽度恰可保证布带7通过。直缝41的宽度恰可保证对折后的布带7通过。其中,第一折板2的第一角缝21的夹角为90度,且其角平分线水平设置;第三折板3上的第二角缝31的夹角为45,且相对位于下方的一个狭缝水平设置。压板5的下端与直缝41的上缘位于同一平面上。基于以上结构,当将布带7依次穿越第一角缝21、第二角缝31以及直缝41,并使其前端被牵引时后方携带有RFID芯片11的布带7穿越第一角缝21时沿第一角缝21的形状被从中线处弯折成90度,之后穿越第二角缝31时被再次被弯折成45度(此时布带7的断面形状呈45度槽状,位于下方的一部分的上表面粘贴有RFID芯片11,位于上方的一部分与水平线间成45度夹角),之后继续向前输送时位于上方的一部分被压板5的下端压迫变为水平,布带7形成层叠体进入直缝41,由此完成对折的作业。此时RFID芯片11位于层叠体状布带7的中间。本技术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技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之一,为篇幅限制,这里不能逐一列举所有实施方式,任何可以体现本技术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实施,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在上述实施例的指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布带折叠机构,涉及一种一侧粘附有RFID芯片并以设定方向被持续牵引的布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平行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贯穿设置有由两个端部交汇的狭缝组成形成的第一角缝,所述狭缝的长度为所述布带宽度的一半、宽度不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布带折叠机构,涉及一种一侧粘附有RFID芯片并以设定方向被持续牵引的布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平行的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贯穿设置有由两个端部交汇的狭缝组成形成的第一角缝,所述狭缝的长度为所述布带宽度的一半、宽度不小于所述布带厚度;所述第二折板上贯穿设置有长度不小于所述布带宽度一半的直缝,所述直缝厚度不小于所述布带厚度的两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所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美声服饰辅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