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磊专利>正文

一种潜水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6966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8:17
一种潜水呼吸器,包括浮囊和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位于浮囊中,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呼吸嘴,所述浮囊的顶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端套接有盖帽,进气管的下端与浮囊的内部相通,所述凹槽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孔位于浮囊的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水进入潜水呼吸器,造成呛水,而且成本低,容易携带,适用于不同年龄的男女老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潜水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潜水呼吸器
技术介绍
人们在潜水作业、水下打捞、水下观赏或游泳时只有依靠背负氧气瓶才能在水下坚持较长的时间。然而这种氧气瓶既笨重又昂贵,不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也有一种民间方法是嘴含一根芦苇杆或竹管来达到水下呼吸的目的,但这种方法一是太原始,二是入水深度有限,根本满足不了潜水作业、水下打措、水下观赏等需要。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471700Y,授权公告日2002年I月16日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潜水呼吸器,它有一个浮囊,软管从浮囊中间通过,软管的一端固定一呼吸头, 呼吸头上设有气孔,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呼吸嘴。该技术装置可使人们在水下自由呼吸成为现实,很适合水下作业。但该技术的呼吸头位于浮囊顶端,且呼吸头上的进气孔空间很大,当水面波动很大时,水很容易从呼吸头进入软管内,再被人吸入,造成呛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潜水呼吸器防进水功能弱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防进水功能强的潜水呼吸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潜水呼吸器,包括浮囊和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位于浮囊中,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呼吸嘴,所述浮囊的顶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端套接有盖帽,进气管的下端与浮囊的内部相通,所述凹槽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孔位于浮囊的外表面上。所述浮囊上设置有活动盖体,所述活动盖体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活动盖体的外壁和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槽口。所述进气管和软管均位于浮囊的中轴线上,且软管的内径小于进气管的内径,所述进气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软管远离呼吸嘴的一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卡点。所述软管上设置有旋动螺母,所述旋动螺母位于浮囊的下方。所述软管上连接有潜水镜和塞口器,所述塞口器的外径与呼吸嘴的内径相同。所述浮囊的底部设置有皮塞。所述浮囊的主体为软质塑料制成,浮囊的底部为硬质塑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好处I、本技术在浮囊顶端设置凹槽,在凹槽里设置进气管和排水管,在进气管上端套接盖帽,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人能够顺利呼吸到空气,而且水面有波动时,只要波动不是很大,溅入的水会流入凹槽,并顺着排水管排出浮囊,当水面波动大时,可加装活动盖体,这样就只能从通气孔中溅入少量的水,并从排水管中排出浮囊,呛水的可能性大大减少。2、本技术中浮囊的主体为软质塑料制成,可以折叠,而且进气口的管壁和软管的管壁上有对应的卡槽和卡点,这样在不用的时候,可以将浮囊折叠起来,由于折叠后卡点会卡在卡槽内,这样折叠后不仅空间大为减少,易于储藏,而且携带也比较方便。3、本使用新型在软管上连接有塞口器,且塞口器的内径与呼吸嘴的内径相同,这样在只是用浮囊的浮水作用时,可以用塞口器将呼吸嘴塞住,避免水从呼吸嘴中进入浮囊。4、本技术在浮囊底部设置有皮塞,当有水溅入浮囊内部后,可以打开皮塞将水排出,避免积水太多造成浮囊下沉。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浮囊1,软管2,呼吸嘴3,凹槽4,进气管5,盖帽6,排水管7,出水孔8,活动 盖体9,通气孔10,螺旋槽口 11,卡槽12,卡点13,旋动螺母14,潜水镜15,塞口器16,皮塞1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I,一种潜水呼吸器,包括浮囊I和软管2,所述软管2的一端位于浮囊I中,所述软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呼吸嘴3,所述浮囊I的顶端设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呈环形漏斗状,所述凹槽4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上端套接有盖帽6,进气管5的下端与浮囊I的内部相通,所述凹槽4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的出水孔8位于浮囊I的外表面上。为了使潜水呼吸器的防进水能力更强,所述浮囊I上设置有活动盖体9,所述活动盖体9上设置有通气孔10,所述活动盖体9的外壁和凹槽4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槽口 11,这样在必要时就可以将活动盖体9取下,使用更方便。所述进气管5和软管2均位于浮囊I的中轴线上,且软管2的内径小于进气管5的内径,所述进气管5的管壁上设置有卡槽12,所述软管2远离呼吸嘴3的一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卡点13,这样在潜水呼吸器折起时,软管2上的卡点13就可以卡在进气管5上的卡槽12内,携带起来会更加方便。所述软管2上设置有旋动螺母14,所述旋动螺母14位于浮囊I的下方,可以避免水从软管2与浮囊I的结合处渗入。所述软管2上连接有潜水镜15和塞口器16,所述塞口器16的外径与呼吸嘴3的内径相同,这样在不用呼吸嘴3的时候可以用塞口器16将呼吸嘴3塞住,避免进水。所述浮囊I的底部设置有皮塞17,可以避免浮囊I内部积水过深形成隐患。为了使潜水呼吸器的储藏和携带更方便,所述浮囊I的主体为软质塑料制成,浮囊I的底部为硬质塑料制成,这样就可以在不用时将潜水呼吸器折叠起来。权利要求1.一种潜水呼吸器,包括浮囊(I)和软管(2),所述软管(2)的一端位于浮囊(I)中,所述软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呼吸嘴(3),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囊(I)的顶端设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上端套接有盖帽(6),进气管(5)的下端与浮囊(I)的内部相通,所述凹槽(4)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的出水孔(8)位于浮囊(I)的外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潜水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囊(I)上设置有活动盖体(9),所述活动盖体(9)上设置有通气孔(10),所述活动盖体(9)的外壁和凹槽(4)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槽口( 1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潜水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5)和软管(2)均位于浮囊(I)的中轴线上,且软管(2)的内径小于进气管(5)的内径,所述进气管(5)的管壁上设置有卡槽(12),所述软管(2)远离呼吸嘴(3)的一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卡点(13)。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潜水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2)上设置有旋动螺 母(14),所述旋动螺母(14)位于浮囊(I)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潜水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2)上连接有潜水镜(15)和塞口器(16),所述塞口器(16)的外径与呼吸嘴(3)的内径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潜水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囊(I)的底部设置有皮塞(17)。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潜水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囊(I)的主体为软质塑料制成,浮囊(I)的底部为硬质塑料制成。专利摘要一种潜水呼吸器,包括浮囊和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位于浮囊中,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呼吸嘴,所述浮囊的顶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端套接有盖帽,进气管的下端与浮囊的内部相通,所述凹槽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孔位于浮囊的外表面上。本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水进入潜水呼吸器,造成呛水,而且成本低,容易携带,适用于不同年龄的男女老少。文档编号B63C11/20GK202765271SQ20122046862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刘磊 申请人:刘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潜水呼吸器,包括浮囊(1)和软管(2),所述软管(2)的一端位于浮囊(1)中,所述软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呼吸嘴(3),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囊(1)的顶端设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上端套接有盖帽(6),进气管(5)的下端与浮囊(1)的内部相通,所述凹槽(4)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的出水孔(8)位于浮囊(1)的外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刘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