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折叠担架床,属野外探险与灾难救援设备。包括担架杆、用于支撑担架杆的立腿、担架布和防护带;担架杆由横杆Ⅰ、横杆Ⅱ、横杆Ⅲ、圆弧连接板Ⅰ、圆弧连接板Ⅱ及铰链轴Ⅰ、铰链轴Ⅱ、铰链轴Ⅲ、铰链轴Ⅳ组成;担架杆通过横杆Ⅰ及横杆Ⅲ下部的立板与立腿活动连接,立腿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担架布和防护带的两边装在横杆Ⅰ、Ⅲ上;在立板及立腿上部开有铰链孔和插销孔,立板上有插销Ⅱ,将插销Ⅱ插入插销孔中固定立腿与担架杆成垂直状态,作担架床使用;在横杆Ⅰ及横杆Ⅲ上有插销Ⅰ,插销Ⅰ插入插销孔中固定立腿与担架杆成平行状态作担架用。优点是:可多次折叠、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具有担架床、担架、凳子、桌子多种功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野外探险与灾难救援
,具体是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折叠担架床。技术背景 担架床在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有的担架床存在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比较笨重,体积大,不便于携带;二是担架床结构比较复杂;三是功能单一,往往只能推行使用。近年来,各种灾难事故频繁发生以及野外探险的人员不断增加,特别是野外灾难发生时,由于受地理条件及交通受阻的限制,现有的担架床难以到达救援现场,从而不能及时有效地展开灾难救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折叠担架床,不仅救援时作为担架床与担架使用,而且用作野外探险宿营的休息床用,而且探险劳累时也可当凳子使用,以及可作为桌子供探险休息时娱乐用以及就餐用等。本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折叠担架床,包括担架杆、用于支撑担架杆的立腿、担架布和防护带;所述的担架杆由横杆I、横杆II、横杆III、圆弧连接板I、圆弧连接板II及铰链轴I、铰链轴II、铰链轴III、铰链轴IV组成;横杆I与横杆II用圆弧连接板I通过铰链轴I和铰链轴II连接,横杆II与横杆III用圆弧连接板II通过铰链轴III和铰链轴IV连接;担架杆通过横杆I及横杆III下部的立板与立腿活动连接,立腿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担架布和防护带的两边装在横杆I、横杆III上;在立板及立腿上部开有铰链孔和插销孔,立板上设有插销II,将插销II插入插销孔中固定立腿与担架杆成垂直状态,作担架床使用;在横杆I及横杆III上设有插销I,当担架床转换为担架时插销I插入插销孔中固定立腿使之与担架杆成平行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可多次折叠、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2、即可作为担架床使用,也可转换为担架抬行使用;3、可作为野外探险宿营的休息床;4、可折叠转换为凳子,供野外探险休息时使用;5、可折叠转换为桌子,供野外探险休息时娱乐用(如打牌),也可用作野外就餐餐桌使用;6、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成本低,易于推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折叠成担架使用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完全折叠后及当凳子使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转换成桌子使用示意图;图6 (a)是圆弧连接板I结构示意图;图6 (b)是圆弧连接板II结构示意图。图中I-横杆I,2-铰链轴I,3-圆弧连接板I,4-铰链轴II,5-横杆II,6-铰链轴III,7-圆弧连接板II,8-铰链轴IV,9-横杆III,10-插销I,11-防滑套,12-立板,13-铰链 轴V,14-插销II,15-立腿,16-万向轮,17-担架布,18-防护带。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多功能便携式折叠担架床由担架杆、用于支撑担架杆的立腿15以及担架布17与防护带18等组成,其中担架杆由横杆I I、横杆II 5、横杆III9、圆弧连接板I 3、圆弧连接板II 7及铰链轴I 2、铰链轴II 4、铰链轴III 6、铰链轴IV 8组成,横杆I I、横杆II 5、横杆III 9上均开有铰链孔,圆弧连接板I 3如图6 (a)所示,圆弧连接板II 7结构如图6 (b)所示,在其一端开有铰链孔,横杆I I与横杆II 5用圆弧连接板I 3通过铰链轴I 2、铰链轴II 4连接,横杆II 5与横杆III 9用圆弧连接板II 7通过铰链轴III 6、铰链轴IV 8连接,横杆I I左端部、横杆III 9右端部设有防滑套,横杆I I及横杆III 9上设有插销I 10用于担架床转换为担架时固定立腿15使之与担架杆成平行状态,使本技术作为担架使用;担架杆通过横杆I I及横杆III 9下部的立板12用铰链轴V 13与立腿15连接,立板12及立腿15上部开有铰链孔和插销孔,立板12上设有插销II 14用于固定立腿15与担架杆成垂直状态,使本技术作为担架床使用;立腿15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6,方便担架床推行,万向轮16具有制动功能,可实现担架床在所需地点的固定。图I所示为本技术作为担架床使用的情况;横杆I I、横杆II 5、横杆III9及立腿15均为空心管。当把图I所示立板12上的插销II 14从立腿15中拔出后,将立腿15向内侧旋转90度后,用横杆I I及横杆III 9上的插销10插入立腿15下部的插销孔中,使立腿15与担架杆成平行状态固定,如图3所示。图3所示时本技术即可作为担架使用,也可用作野外探险宿营的休息床使用的情况。当把图3所示的左、右两端分别绕铰链轴I 2与铰链轴IV 8向下旋转90度后,如图4所示,此时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图4所示时,本技术还可作为凳子,供野外探险休息时使用。当把图4整体旋转90度后,如图5所示。此时,本技术可折叠转换为桌子,供野外探险休息时娱乐用(如打牌),也可用作野外就餐餐桌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折叠担架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杆、用于支撑担架杆的立腿(15)、担架布(17)和防护带(18);所述的担架杆由横杆I (I)、横杆II (5)、横杆III (9)、圆弧连接板I (3)、圆弧连接板II (7)及铰链轴I (2)、铰链轴II (4)、铰链轴III(6)、铰链轴IV(8)组成;横杆I(I)与横杆II (5)用圆弧连接板I (3)通过铰链轴I (2)和铰链轴II (4)连接,横杆II (5)与横杆III (9)用圆弧连接板II (7)通过铰链轴III (6)和铰链轴IV (8)连接;担架杆通过横杆I(I)及横杆III(9)下部的立板(12)与立腿(15)活动连接,立腿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6);担架布(17)和防护带(18)的两边装在横杆I (I)、横杆III(9)上;在立板(12)及立腿(15)上部开有铰链孔和插销孔,立板(12)上设有插销II (14),将插销II (14) 插入插销孔中固定立腿(15)与担架杆成垂直状态,作担架床使用;在横杆I (I)及横杆III(9)上设有插销I(10),当担架床转换为担架时插销I (10)插入插销孔中固定立腿(15)使之与担架杆成平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折叠担架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I(I)、横杆II (5)、横杆III (9)及立腿(15)均为空心管。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折叠担架床,其特征在于,在横杆I(I)左端部、横杆111(9)右端部设有防滑套(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折叠担架床,属野外探险与灾难救援设备。包括担架杆、用于支撑担架杆的立腿、担架布和防护带;担架杆由横杆Ⅰ、横杆Ⅱ、横杆Ⅲ、圆弧连接板Ⅰ、圆弧连接板Ⅱ及铰链轴Ⅰ、铰链轴Ⅱ、铰链轴Ⅲ、铰链轴Ⅳ组成;担架杆通过横杆Ⅰ及横杆Ⅲ下部的立板与立腿活动连接,立腿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担架布和防护带的两边装在横杆Ⅰ、Ⅲ上;在立板及立腿上部开有铰链孔和插销孔,立板上有插销Ⅱ,将插销Ⅱ插入插销孔中固定立腿与担架杆成垂直状态,作担架床使用;在横杆Ⅰ及横杆Ⅲ上有插销Ⅰ,插销Ⅰ插入插销孔中固定立腿与担架杆成平行状态作担架用。优点是可多次折叠、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具有担架床、担架、凳子、桌子多种功能。文档编号A61G1/02GK202761555SQ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折叠担架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杆、用于支撑担架杆的立腿(15)、担架布(17)和防护带(18);所述的担架杆由横杆Ⅰ(1)、横杆Ⅱ(5)、横杆Ⅲ(9)、圆弧连接板Ⅰ(3)、圆弧连接板Ⅱ(7)及铰链轴Ⅰ(2)、铰链轴Ⅱ(4)、铰链轴Ⅲ(6)、铰链轴Ⅳ(8)组成;横杆Ⅰ(1)与横杆Ⅱ(5)用圆弧连接板Ⅰ(3)通过铰链轴Ⅰ(2)和铰链轴Ⅱ(4)连接,横杆Ⅱ(5)与横杆Ⅲ(9)用圆弧连接板Ⅱ(7)通过铰链轴Ⅲ(6)和铰链轴Ⅳ(8)连接;担架杆通过横杆Ⅰ(1)及横杆Ⅲ(9)下部的立板(12)与立腿(15)活动连接,立腿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6);担架布(17)和防护带(18)的两边装在横杆Ⅰ(1)、横杆Ⅲ(9)上;在立板(12)及立腿(15)上部开有铰链孔和插销孔,立板(12)上设有插销Ⅱ(14),将插销Ⅱ(14)插入插销孔中固定立腿(15)与担架杆成垂直状态,作担架床使用;在横杆Ⅰ(1)及横杆Ⅲ(9)上设有插销Ⅰ(10),当担架床转换为担架时插销Ⅰ(10)插入插销孔中固定立腿(15)使之与担架杆成平行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昌松,王敏,徐恳,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