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贝贝专利>正文

手拉式多功能折叠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028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拉式多功能折叠躺椅,解决了现躺椅功能少等问题;方案是包括座位框,座位框由两侧的纵杆和两侧纵杆上的弯钩构成,两侧的纵杆经螺栓连接前后两侧的第一支杆构成,两侧第一支杆底端经角铁连接件连接圆弧支架,座位框前端经可定位转动件连接有U形状的搁脚框,U形状的搁脚框两侧纵杆下侧经角铁连接件连接两侧的第二支杆,座位框后端经可定位转动件连接有U形状的靠背框,U形状的靠背框两侧纵杆上经可定位转动件连接有扶手,相对应的两侧纵杆之间装有布,绳子穿在布边上的钢环和纵杆上的弯钩之间,所说的圆弧支架底部装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不同人的需求能够用于办公或休息,方便携带,适合不同的人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躺椅,特别是手拉式多功能折叠躺椅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躺椅过于单一简单,大多的躺椅只有可以躺和可以摇两个功能,这些功能只能满足小部分人使用,可选择性太小,不能同时满足人们更多功能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手拉式多功能折萱躺椅,有效的解决了现躺椅功能少等冋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座位框,座位框由两侧的纵杆和两侧纵杆上的弯钩构成,两侧纵杆经螺栓连接前后两侧的第一支杆,前后两侧的第一支杆底端经角铁连接件连接有两侧圆弧杆,相对应的两侧圆弧杆之间有连接杆,座位框前端经可定位转动件连接有U形状的搁腿框,U形状的搁腿框由两侧纵杆和两侧纵杆上的弯钩构成,两侧纵杆下侧经角铁连接件连接有两侧的第二支杆,座位框后端经可定位转动件连接有U形状的靠背框,U形状的靠背框由两侧纵杆和两侧纵杆上的弯钩构成,两侧纵杆上经可定位转动件连接有两侧扶手,U形状的靠背框后端可放置头枕,所说的圆弧支架由两侧圆弧杆和两侧圆弧杆之间的连接杆构成,两侧圆弧杆的上方有角铁连接件,两侧圆弧杆的前后两端经角铁连接连接圆弧延长杆,圆弧延长杆的底端有螺丝孔可以装入万向轮,万向轮有抱死装置,相对应的两侧纵杆之间装有布,布的两纵边有多个钢环,绳子穿在布的两侧纵边钢环和两侧纵杆上的弯钩之间。本技术能够根据不同人的需求能够用于办公或休息,方便携带,适合不同的人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摇椅状态)。图2为本技术躺椅(不摇)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靠椅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单人床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座椅状态示意图。图6手拉式折叠状态示意。图7为本技术圆弧支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7给出,本技术包括座位框,座位框由两侧的纵杆14和纵杆上的弯钩18构成,两侧纵杆14经螺栓5连接前后两侧的第一支杆6,前后两侧的第一支杆6底端经角铁连接件12连接有两侧圆弧杆10,相对应的两侧圆弧杆10之间有连接杆9,座位框前端经可定位转动件4连接有U形状的搁腿框,U形状的搁腿框由两侧纵杆13和两侧纵杆上的弯钩18构成,两侧纵杆13下侧经角铁连接件12连接有两侧第二支杆11,座位框后端经可定位转动件4连接有U形状的靠背框,U形状的靠背框由两侧纵杆3和两侧纵杆上的弯钩18构成,两侧纵杆3上经可定位转动件4连接有两侧扶手15,U形状的靠背框后端可放置头枕1,所说的圆弧支架由两侧圆弧杆10和两侧圆弧杆10之间的连接杆9构成,两侧圆弧杆10的上方有角铁连接件12,两侧圆弧杆10的前后两端经角铁连接12连接圆弧延长杆8,圆弧延长杆8的底端有螺丝孔可以装入万向轮7,万向轮7有抱死装置,相对应的两侧纵杆之间装有布2,布2的两纵边有多个钢环18,绳子17穿在布2的两侧纵边钢环16和两侧纵杆上的弯钩18之间。所说的可定位转动件4是由两个装在两杆之间带有相同内齿的转动轴套和装在两个转动轴套内部的外齿轴构成,经螺栓带动外齿轴在两个转动轴套的内齿间移动,通过内齿与外齿啮合达到紧固效果。所说的角铁连接件12,是由角铁连接件连接两方转动方向,经固定销紧固,再通过可拆定位销插入所设定的第二个定位销孔进行定位。本技术的可定位转动件4是首先向反方向拧动螺栓,再根据需求转动相应的角度,然后正方向拧动螺栓,对两杆进行紧固,搁脚框和靠背框可以松开可定位转动件4相对着座位框进行一定的角度转动,当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再拧动可定位转动件4进行定位紧固,尤其是扶手15经可定位转动件4可以旋转角度当支杆使用。本技术的角铁连接件12首先是拔掉定位销转动方向,再插入定位销进行定位,第一支杆10和第二支杆11通过角铁连接装置12进行一定的角度转动,当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再插入定位销进行定位紧固,尤其是两侧圆弧杆10的前后两端经角铁连接12连接圆弧延长杆8,圆弧延长杆8的底端有螺丝孔可以装入万向轮7,当需要用万向轮7时,经角铁连接装置12向下转动圆弧延长杆8插入定位销此时圆弧支架离开地面,当需要固定椅子时,使用万向轮7抱死装置对万向轮进行抱死,当不需要万向轮7时,再经角铁连接装置12向上转动圆弧延长杆8插入定位销,此时圆弧支架用来支撑椅子使摇的时候更加舒适,本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旋转和调整,可以调节成摇椅、躺椅、座椅、单人床等,也可以折叠起来手拉着椅子移动。本技术能够根据不同人的需求能够用于办公或休息,方便携带,适合不同的人使用。【主权项】1.一种手拉式多功能折叠躺椅,本技术包括座位框,其特征在于座位框由两侧的纵杆(14)和两侧纵杆上的弯钩(18)构成,两侧纵杆(14)经螺栓(5)连接前后两侧的第一支杆(6),前后两侧的第一支杆(6)底端经角铁连接件(12)连接两侧圆弧杆(10),相对应的两侧圆弧杆(10)之间有连接杆(9),座位框前端经可定位转动件(4)连接有U形状的搁腿框,U形状的搁腿框由两侧纵杆(13)和两侧纵杆上的弯钩(18)构成,两侧纵杆(13)下侧经角铁连接件(12)连接有两侧第二支杆(11),座位框后端经可定位转动件(4)连接有U形状的靠背框,U形状的靠背框由两侧纵杆(3)和纵杆上的弯钩(18)构成,两侧纵杆(3)上经可定位转动件(4)连接有两侧扶手(15),U形状的靠背框后端可放置头枕(1),所说的圆弧支架由两侧圆弧杆(10)和两侧圆弧杆之间的连接杆(9)构成,两侧圆弧杆(10)的上方有角铁连接件(12),两侧圆弧杆(10)的前后两端经角铁连接(12)连接圆弧延长杆(8),圆弧延长杆(8)的底端有螺丝孔可以装入万向轮(7),万向轮(7)有抱死装置,相对应的两侧纵杆之间装有布(2),布(2)的两纵边有多个钢环(18),绳子(17)穿在布的两侧纵边钢环(16)和两侧纵杆边的弯钩(18)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拉式多功能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可定位转动件(4)是由两个装在两杆之间带有相同内齿的转动轴套和装在两个转动轴套内部的外齿轴构成,经螺栓带动外齿轴在两个转动轴套的内齿间移动,通过内齿与外齿啮合达到紧固效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拉式多功能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圆弧支架由两侧圆弧杆(10)和两侧圆弧杆之间的连接杆(9)构成,两侧圆弧杆(10)的上方有角铁连接件(12),两侧圆弧杆(10)的前后两端经角铁连接(12)连接圆弧延长杆(8),圆弧延长杆(8)的底端有螺丝孔可以装入万向轮(7),万向轮(7)有抱死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拉式多功能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角铁连接件(12),是由角铁连接件(12)连接两方转动方向,经固定销紧固,再通过可拆定位销插入所设定的第二个定位销孔进行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拉式多功能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扶手(15)经可定位转动件(4)转动角度,不仅可以当做扶手使用,同时也可以当做支柱用来支撑单人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拉式多功能折叠躺椅,解决了现躺椅功能少等问题;方案是包括座位框,座位框由两侧的纵杆和两侧纵杆上的弯钩构成,两侧的纵杆经螺栓连接前后两侧的第一支杆构成,两侧第一支杆底端经角铁连接件连接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拉式多功能折叠躺椅,本实用新型包括座位框,其特征在于座位框由两侧的纵杆(14)和两侧纵杆上的弯钩(18)构成,两侧纵杆(14)经螺栓(5)连接前后两侧的第一支杆(6),前后两侧的第一支杆(6)底端经角铁连接件(12)连接两侧圆弧杆(10),相对应的两侧圆弧杆(10)之间有连接杆(9),座位框前端经可定位转动件(4)连接有U形状的搁腿框,U形状的搁腿框由两侧纵杆(13)和两侧纵杆上的弯钩(18)构成,两侧纵杆(13)下侧经角铁连接件(12)连接有两侧第二支杆(11),座位框后端经可定位转动件(4)连接有U形状的靠背框,U形状的靠背框由两侧纵杆(3)和纵杆上的弯钩(18)构成,两侧纵杆(3)上经可定位转动件(4)连接有两侧扶手(15),U形状的靠背框后端可放置头枕(1),所说的圆弧支架由两侧圆弧杆(10)和两侧圆弧杆之间的连接杆(9)构成,两侧圆弧杆(10)的上方有角铁连接件(12),两侧圆弧杆(10)的前后两端经角铁连接(12)连接圆弧延长杆(8),圆弧延长杆(8)的底端有螺丝孔可以装入万向轮(7),万向轮(7)有抱死装置,相对应的两侧纵杆之间装有布(2),布(2)的两纵边有多个钢环(18),绳子(17)穿在布的两侧纵边钢环(16)和两侧纵杆边的弯钩(18)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贝贝
申请(专利权)人:张贝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