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泗河专利>正文

一种膝内翻外固定矫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3189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07
一种膝内翻外固定矫形器,包括洞孔全环和固定针,所述洞孔全环包括第一洞孔全环、第二洞孔全环和第三洞孔全环,所述第一洞孔全环、所述第二洞孔全环和所述第三洞孔全环上均设置有穿针孔,所述第一洞孔全环与所述第二洞孔全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洞孔全环与所述第三洞孔全环之间以球形关节器连接,所述第二洞孔全环与所述第三洞孔全环之间能够产生夹角连接并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万向锁定关节铰链与传统的外固定器作为关键核心部件,使现代骨科医生在实施膝内翻矫形手术时,不再受以往手术方法只能一次性矫正,特别是畸形角度超过15度时,无法根本上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的限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骨科外固定矫形手术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膝内翻外固定矫形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膝关节内翻矫正畸形实施手术时,采取术中截骨调整力线术式,对畸形不严重者尚可满足治疗要求,但对于超过15度的内翻畸形,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矫正效果。本技术是通过外固定器上的关节铰链装置,在术中矫正一部分畸形后,术后还可以进行逐步矫正及单纯的术后逐步矫正,以满足由于常年畸形软组织张(拉)应力过大的治疗难度,提高矫正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的膝内翻外固定矫形器,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膝内翻外固定矫形器,包括洞孔全环和固定针,所述洞孔全环包括第一洞孔全环、第二洞孔全环和第三洞孔全环,所述第一洞孔全环、所述第二洞孔全环和所述第三洞孔全环上均设置有穿针孔,所述第一洞孔全环与所述第二洞孔全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洞孔全环与所述第三洞孔全环之间以球形关节器连接,所述第二洞孔全环与所述第三洞孔全环之间能够产生夹角连接并固定。还包括微型延长杆,所述第二洞孔全环与所述第三洞孔全环之间通过所述微型延长杆及可转动球形关节器连接。还包括长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二洞孔全环与所述第三洞孔全环之间通过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和所述球形关节器可转动连接,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和所述球形关节器之间串联连接。所述长度调节机构为微型延长杆。所述球形关节器为万向锁定关节铰链,所述万向锁定关节铰链上设置有锁定螺母。所述固定针为克氏针。所述克氏针直径根据病人患肢数据选择,直径为I. 5-2. 5毫米。所述第一洞孔全环、所述第二洞孔全环和所述第三洞孔全环上均设置有穿针孔,每个穿针孔间隔14mm,洞孔全环的大小依据人体腿部尺寸从包含24孔所述穿针孔至包含56孔所述穿针孔;所述固定针根据人体解剖位置穿针固定在洞孔全环上,在适应的部位由内侧向外侧穿两枚所述固定针,两枚所述固定针交叉角度在25°到45°之间。所述第一洞孔全环与所述第二洞孔全环之间以全螺纹杆固定连接。本技术所谓的克氏针,是一种骨科常用的外固定材料,其原规格一般长度在200至300毫米,直径在I. 5-2. 5毫米之间有不同的几种规格。用于固定短小骨折或撕脱骨折等应力不大的骨折固定,也常被用在骨科手术中临时骨折块的固定中。近年来随着外固定支架的广泛应用,克氏针的最大直径逐渐增加到5毫米,配合外固定锁钉来固定骨盆骨折、跟骨骨折等应急较大的骨折。本技术是万向锁定关节铰链的使用,使外固定器具备了穿针平面可以满足畸形肢体前的需要。尤其是锁定螺栓的专利技术,可以将所需要的调整角度得以维持,并保证固定肢体位置所需的强度要求。畸形矫正是外固定器的良好适应症之一,现代骨科医生大量应用的矫形技术。本专利是以万向锁定关节铰链的专利技术将原有的矫正畸形角度受限的问题加以解决的同时,兼顾了产品的稳定性。在手术前仍需要针对患者的肢体尺寸,力线进行测量,选择合理的截骨部位和采取的手术方案。通过原有外固定器上的各种长短调节部件,使外固定可以出现大于15度的穿针平面角度变化而不出现对骨的应力影响,保持了正常的骨生长的力学环境。4个万向锁定关节铰链,可以完全满足医生对截骨力线的前后成角和侧方移位的有效控制。在通过调整螺杆的长度,从而达到畸形矫正的目的。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总结如下I、本技术将万向锁定关节铰链与传统的外固定器作为关键核心部件,使现代骨科医生在实施膝内翻矫形手术时,不再受以往手术方法只能一次性矫正,特别是畸形角度超过15度时,无法根本上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的限制。2、本技术配以万向锁定关节铰链,使术后调整骨折畸形力线得以实现,极大的提高了治疗水平与现状。对患者而言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带来的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附图说明附图I本技术的核心部件,具有万向旋转功能的球形关节器,附图2为微型延长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图。附图4为本技术主视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至图4所示的一种膝内翻外固定矫形器,包括洞孔全环和固定针4,还包括全螺纹杆6和球形关节器7,所述洞孔全环包括第一洞孔全环I、第二洞孔全环2和第三洞孔全环3,所述第一洞孔全环I、所述第二洞孔全环2和所述第三洞孔全环3上均设置有穿针孔,所述第一洞孔全环I与所述第二洞孔全环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洞孔全环2与所述第三洞孔全环3之间以球形关节器7连接,所述第二洞孔全环2与所述第三洞孔全环3之间能够产生夹角连接并固定;所述第一洞孔全环I与所述第二洞孔全环2之间通过所述全螺纹杆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洞孔全环2与所述第三洞孔全环3之间通过所述微型延长杆5及可转动球形关节器7连接。在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球形关节器7为万向锁定关节铰链,所述万向锁定关节铰链上设置有锁定螺母8 ;所述克氏针直径根据病人患肢数据选择,直径为I. 5-2. 5毫米;所述第一洞孔全环I、所述第二洞孔全环2和所述第三洞孔全环3上均设置有穿针孔,每个穿针孔间隔14mm,洞孔全环的大小依据人体腿部尺寸从包含24孔所述穿针孔至包含56孔所述穿针孔;所述固定针4根据人体解剖位置穿针固定在洞孔全环上,在适应的部位由内侧向外侧穿两枚所述固定针4,两枚所述固定针4交叉角度在25°到45°之间;所述第一洞孔全环I与所述第二洞孔全环2之间以全螺纹杆6固定连接。实际使用时,如图3所示,分别在A、B、C3个洞孔全环(即第一洞孔全环I、第二洞孔全环2和第三洞孔全环3)上分别穿入2枚直径为1.5mm--2. 5mm的克氏针,使克氏针穿透人的胫骨,并固定在胫骨对侧的洞孔全环上锁紧。通过调整D(微型延长杆5)使左侧螺杆长度加长,推动平面C,这时球形关节器7可以完全适应由于左侧的微型延长杆5延长杆延长后出现的角度偏差和施力带来的应力变形现象,从而达到逐步调整成图4,对膝内翻畸形形成优良的矫正治疗效果,避免了多种并发症的出现。球形关节器7是通过螺栓锁紧或松开调整球形关节器7的角度,当调整到满意的位置后锁紧,维持此位置。·逐步调整球形关节器7及微型延长杆5达到图4所示,完成矫形治疗过程。该过程根据矫形程度不同,通常需要3-6个月。本技术可以充分满足前畸形角度的穿针要求,经过对畸形部位截骨后,可以灵活调整到满意位置。针对于畸形角度大于等于15度的膝关节内翻畸形,如果术中将肢体力线调整到满意位置,往往软组织(神经,肌腱,血管,皮肤),不能立刻适应,需要一定的周期缓慢适应拉力变化,否则极易出现血管神经断裂的严重并发症。通过逐步调整万向锁定关节铰链,即可以达到严重矫形矫正目的,还可以防止上述并发症的出现。以上通过具体的和优选的实施例详细的描述了本技术,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实施例,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膝内翻外固定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洞孔全环和固定针,所述洞孔全环包括第一洞孔全环、第二洞孔全环和第三洞孔全环,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膝内翻外固定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洞孔全环和固定针,所述洞孔全环包括第一洞孔全环、第二洞孔全环和第三洞孔全环,所述第一洞孔全环、所述第二洞孔全环和所述第三洞孔全环上均设置有穿针孔,所述第一洞孔全环与所述第二洞孔全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洞孔全环与所述第三洞孔全环之间以球形关节器连接,所述第二洞孔全环与所述第三洞孔全环之间能够产生夹角连接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泗河马克
申请(专利权)人:秦泗河马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