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永清专利>正文

一种腕舟骨固定器定位及钻孔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312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腕舟骨固定器定位及钻孔辅助装置,包括钻套座(1)、钻套(2)、延长杆(3)和手柄(4),所述的钻套座(1)连接延长杆(3),所述的钻套座(1)上均布设置一对钻套(2),钻套(2)前端设有防滑刺(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镂空结构,既便于定位,又便于观察钻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为具备腕舟骨固定器的配套工具,无需测量即可满足精确定位并钻取固定器的钉道的需要,并且避免了钻道时对周围韧带及软组织的损伤。保证了腕舟骨骨折固定器准确安装到位,有利于患者腕舟骨骨折的复位、固定和功能恢复,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骨科手术医疗器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进一步属于骨科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腕舟骨骨折固定过程中,尤其是腕骨骨折固定过程中,为舟骨固定器定位及钻孔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骨折是人体遭受伤害时常发生的情况,骨折复位固定是最常用的医学手段。手腕 是人类最灵活的功能部件,腕骨是由多块不同结构的骨块结合而成,可谓结构复杂。一旦受到伤害,其复位固定要比其他部位的骨折复位难度要得多。现有技术的复位一般采用克氏针、固定钢板等复位固定腕骨骨折部位,由于这些器械固定对腕骨间关节部位没有加压作用,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外固定,给患者的功能恢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即能够恢复慢。而且钢板螺钉固定需要在较小的腕骨上打孔,操作复杂,增加手术创伤,影响关节功能,且术后可能出现疼痛和感染等并发症,对腕关节的恢复极为不利。为此,本技术人曾开发多种腕骨融合器并取得了国家专利,该技术的应用替代传统的固定钢板,达到了很好的骨折复位融合的目的和治疗效果。但是,这种融合器在安装前需要定位和钻孔,由于腕骨骨块小,骨块配合的多维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用传统的器械实现骨折复位后固定孔的精确定位与钻孔依然很困难,影响了腕骨融合器的使用效果。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腕舟骨固定器定位及钻孔辅助装置,包括钻套座(1)、钻套(2)、延长杆(3)和手柄(4),所述的钻套座(1)连接延长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套座(1)上均布设置一对钻套(2),钻套(2)前端设有防滑刺(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清李川朱跃良
申请(专利权)人:徐永清李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