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侦测体重的气垫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2432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可供使用者躺卧其上的可侦测体重的气垫床,其包含有一底座、至少一感测单元、一控制系统及一气垫组;其优点在于,使用时,使用者躺在该气垫组上,而使用者的体重则通过气垫组而压迫到下方的感测单元的气囊袋,该气囊袋受到压迫而致使内部的气体往相通的管线的另一端移动,而连接管线端部的感应器便会感受到压力差,与感应器成电连接的控制系统便可通过压力差的数据而转换成体重及其变化;以此无须移动使用者,便可直接量测及记录使用者的体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供使用者躺卧其上的气垫床,特别涉及一种可侦测体重的气垫床
技术介绍
有许多种疾病的患者需要定时量测及记录体重,以便医生追踪及判断患者的病情;然而,对于需要如此作为的患者来说,多半是难以自身移动的病患,甚至可能是身体瘫痪的病人或植物人;对于该类型的患者而言,现有技术的量测方式为使用一种结合体重机及起重机的机具,将患者全身吊起来以量测其体重,但该种方式不仅需要特殊机具并且操作不便,对于被吊起的患者来说,除了生理上感到不适,心理上也同样感到不舒服,因此该量测体重的方式确实有待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所述现有技术对于不便移动的患者的量测体重方式,其操作不便且患者容易感到不适的缺点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侦测体重的气垫床,其无需移动患者便可直接量测及记录体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可侦测体重的气垫床,其中包含有一底座;至少一感测单元,其设于该底座上,该各感测单元包含有一气囊袋、一管线及一感应器,该管线一端与气囊袋相连接且相通,管线另一端连接该感应器;—控制系统,其与该各感测单元的感应器成电连接;一气垫组,其设于该各感测单元上。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可侦测体重的气垫床,其中该气垫组包含有多个气垫,该多个气垫直线排列设置。或者是,所述的可侦测体重的气垫床,其中该气垫组包含有一第一气垫组及一第二气垫组,该第一气垫组及第二气垫组分别包含有多个气垫,第一气垫组及第二气垫组的气垫交错排列设置;进一步包含有一泵浦,泵浦包含有两出气口,该两出气口分别以气管连接第一气垫组及第二气垫组。或者是,所述的可侦测体重的气垫床,其中气垫组包含有一第一气垫组、一第二气垫组及一底气垫组,第一气垫组、第二气垫组及底气垫组分别包含有多个气垫,第一气垫组及第二气垫组的气垫交错排列设置,底气垫组的各气垫位于第一气垫组或第二气垫组的其中一气垫的下方;进一步包含有一泵浦,该泵浦包含有三个出气口,该三个出气口分别以气管连接第一气垫组、第二气垫组及底气垫组。通过将气垫组分成第一气垫组及第二气垫组,以可使该多个气垫组轮流泄气至一定程度,而泄气的气垫组与使用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该多个空隙便可使空气流通,进而避免使用者长期躺卧于床上而产生褥疮等疾病。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可侦测体重的气垫床,其中该各感测单元的气囊袋为长条形。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可侦测体重的气垫床,其中包含有三个感测单元,该三个感测单元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感测单元,并且该多个感测单元设于不同的位置,以可同时将使用者位于床上的不同位置所造成的误差,一并纳入控制系统的计算考量,进而可获得更准确的体重记录。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可侦测体重的气垫床,其中该底座包含有一内部空间及一上端开口 ;该各感测单元及气垫组设于底座内,该气垫组的顶侧高于底座的上端开口周缘。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可侦测体重的气垫床,其中进一步包含有一外罩,该外罩罩设气垫组及底座。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使用时,使用者躺在该气垫组上,而使用者的体重则通过气垫组而压迫到下方的感测单元的气囊袋,气囊袋受到压迫而致使内部的气体往相通的管线的另一端移动,而连接管线端部的感应器便会感受到压力差,与感应器成电连接的控制系统便可通过压力差的数据而转换成体重及其变化;本技术以此无须移动使用者,便 可直接量测及记录使用者的体重。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使用时的放大侧视剖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底座11穿孔20感测单元 21气囊袋22管线23感应器30控制系统 40气垫组41第一气垫组411气垫42第二气垫组421气垫43底气垫组 431气垫50泵浦51气管60外罩61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I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可侦测体重的气垫床包含有一底座10、至少一感测单元20、一控制系统30及一气垫组40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有一泵浦50及一外罩60。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所述的底座10在本实施例中外围轮廓为长方形,且包含有一内部空间及一上端开口,底座10的一侧壁面贯穿设有一穿孔11。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所述的感测单元20设于底座10上,各感测单元20包含有一气囊袋21、一管线22及一感应器23,管线22 —端与气囊袋21相连接且相通,管线22另一端连接感应器23 ;在本实施例中包含有三个感测单元20,该三个感测单元20平行间隔设置;各感测单元20设于底座10内,且管线22穿出于底座10的穿孔11 ;气囊袋21为长条形。所述的控制系统30与各感测单元20的感应器23成电连接。所述的气垫组40设于各感测单元20上;在本实施例中,气垫组40包含有一第一气垫组41、一第二气垫组42及一底气垫组43,第一气垫组41、第二气垫组42及底气垫组43分别包含有多个长条形的气垫411、421、431,第一气垫组41及第二气垫组42的气垫411、421沿着底座10的长边方向交错排列设置,底气垫组43的各气垫431位于第一气垫组41或第二气垫组42的其中一气垫411、421的下方;气垫组40设于底座10内,第一气垫组41及第二气垫组42的顶侧高于底座10的上端开口周缘。 所述的泵浦50包含有三个出气口,该三个出气口分别以气管51连接第一气垫组41、第二气垫组42及底气垫组43 ;泵浦50与控制系统30装设在一起,并且两者成电连接。所述的外罩60罩设气垫组40及底座10,外罩60的一侧贯穿有一穿孔61,该穿孔61供感测单元20的管线22及泵浦50的气管51穿设通过。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躺在外罩60上,使用者的体重则通过气垫组40而压迫到下方的感测单元20的气囊袋21,气囊袋21受到压迫而致使内部的气体往相通的管线22的另一端移动(如图4所示),而管线22该端上的感应器23便会感受到管线22内的压力提升;当使用者的体重增加时,气囊袋21受到更大的压迫,因此管线22内的压力会提升至相对应的程度;而当使用者的体重减轻时,气囊袋21本身的材质会对应减轻的程度而使气囊袋21朝原始的形状及体积回复,气囊袋21的体积变大,管线22内的压力便会相对地减少;而与感应器23成电连接的控制系统30便可通过压力及其变化的数据而转换成体重及其变化;本技术以此无须移动使用者,便可直接量测及记录使用者的体重。此外,通过同时使用多个感测单元20,并且该多个感测单元20设于不同的位置,以可同时将使用者位于床上的不同位置所造成的误差,一并纳入控制系统30的计算考量,进而可获得更准确的体重记录。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再者,本技术使用时,另外可通过泵浦50使第一气垫组41或第二气垫组42的气垫411、421消气至一定程度,以此使用者与消气的气垫间便会具有一定的间隙,而该间隙便可让空气通过流通,进而有效避免使用者因长期卧床而产生褥疮等疾病;而控制系统30使泵浦50让第一气垫组41及第二气垫组42定时且交替地消气,以此以有效避免患者背部的各个部位产生褥疮;且底气垫组43不论何时,均会处于饱满的状态,以维持一定的支撑及躺卧的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侦测体重的气垫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底座;至少一感测单元,其设于该底座上,该各感测单元包含有一气囊袋、一管线及一感应器,该管线一端与气囊袋相连接且相通,管线另一端连接该感应器;一控制系统,其与该各感测单元的感应器成电连接;一气垫组,其设于该各感测单元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汉忠
申请(专利权)人:台欣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