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556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其包括有一壳体;一与壳体结合的控制机构,其包括有相互连接的处理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储存单元、连接单元、检测单元以及通讯单元,而该输入/输出单元设置于对应于壳体的一面上;一连接控制机构且与壳体结合的电力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合气垫床与充气泵浦进行使用,并通过电力单元提供控制机构运作时的电力,使控制机构利用处理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储存单元、连接单元、检测单元以及通讯单元的相互配合,进行各项操作、设定、检测以及相关信息传输的动作,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得以易于操作、便于维修且可实时检测,并达到自动控制的功效。(*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设计,尤指可结合气垫床与充气泵浦进行使用,令本技术得以易于操作、便于维修且可实时检测,并达到自动控制的功效。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气垫床的控制机构,基本由一中央控制单元、多数与中央控制单元配合的按压键、及分别对应各按压键的显示灯所构成,而各按压键包括有电源开关、启动键及不同操作模式的按键;当使用时,按压所需模式的按键,而后再按压启动键进行运转,且使显示灯依各按压键的运作模式进行亮灯。然,如采上述的设定方式,该控制机构仅可进行单向操作(即按压各按压键后所施予的模式设定),且该控制机构通常仅用以控制充气泵浦,并无法将其运作状态回传且输出,因此当操作出现状况或控制机构产生异常时,确实不容易进行维修或故障排除;另当气垫床裂损或充气泵浦毁坏时,亦无法自控制机构实时检测,导致使该控制机构无法达到真正自动控制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结合气垫床与充气泵浦进行使用,并通过电力单元提供控制机构运作时的电力,使控制机构利用的处理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储存单元、连接单元、检测单元以及通讯单元的相互配合,进行各项操作、设定、检测以及相关信息传输的动作,令本技术得以易于操作、便于维修且可实时检测,并达到自动控制的功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包括有:—壳体;一控制机构,与壳体结合,其包括有相互连接的处理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储存单元、连接单元、检测单元以及通讯单元,而该输入/输出单元应于壳体的一面上;一电力单元,连接控制机构且与壳体结合。上述的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该输入/输出单元包括有一触控屏幕与警报器。上述的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该输入/输出单元包括有一触控屏幕、警报器及辅助按键。上述的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该连接单元包括有一设于壳体一侧的泵浦控制连接器及至少一设于壳体一侧的外接连接器。上述的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该外接连接器为USB连接器。上述的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该检测单元包括有一延伸出壳体的第一检测感应单元、及一设于壳体内且与连接单元连接的第二检测感应单元。上述的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该通讯单元为蓝牙通讯接口。上述的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该电力单元为一设于壳体内的电池座及一设于壳体一侧的变压器连接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合气垫床与充气泵浦进行使用,并通过电力单元提供控制机构运作时的电力,使控制机构利用的处理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储存单元、连接单元、检测单元以及通讯单元的相互配合,进行各项操作、设定、检测以及相关信息传输的动作,令本技术得以易于操作、便于维修且可实时检测,并达到自动控制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运用架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壳体I控制机构2处理单元21输入/输出单元22触控屏幕221警报器222辅助按键223储存单元23连接单元24泵浦控制连接器241外接连接器242检测单元25第一检测感应单元251第二检测感应单元252通讯单元26电力单元3电池座31变压器连接座32气垫床4充气泵浦4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本技术的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技术”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技术,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技术或技术构思。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其分别为本技术的运用架构示意图与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一种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其至少为由一壳体1、一控制机构2及一电力单元3所构成。上述该壳体I可为塑料或金属的材质。该控制机构2与壳体I结合,其包括有相互连接的处理单元21、输入/输出单元22、储存单元23、连接单元24、检测单元25以及通讯单元26,且该处理单元21、储存单元23及通讯单元26设于壳体内,其中,输入/输出单元22、储存单元23、连接单元24、检测单元25以及通讯单元26均与处理单元21连接,而该输入/输出单元22对应于壳体I的一面上;其中该处理单元21用以作为执行各项操作时的运算处理中心,且该处理单元21可支持有多种(例如:中、日、英、法、德、义、荷兰、比利时、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等)语文的操作接口 ;该输入/输出单元22用以作为各项操作与设定的输入及输出,而该输入/输出单元22包括有一触控屏幕221与警报器222 ;该储存单元23用以储存各项操作与设定;该连接单元24与处理单元21连接,用以与相关的外部设备进行连接,而该连接单元24包括有一设于壳体I 一侧的泵浦控制连接器241、及至少一设于壳体I 一侧的外接连接器242,其中该外接连接器242为USB连接器;该检测单元25用以检测气垫床4与连接单元24所产生的相关动作,而该检测单元25包括有一延伸出壳体I且与气垫床4连接的第一检测感应单元251、及一设于壳体I内且与连接单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壳体;一控制机构,与壳体结合,其包括有相互连接的处理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储存单元、连接单元、检测单元以及通讯单元,而该输入/输出单元应于壳体的一面上;一电力单元,连接控制机构且与壳体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铭哲
申请(专利权)人:亿鑫医学科技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