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5566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其包括有一壳体;一与壳体结合的控制机构,其包括有相互连接的处理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储存单元、连接单元、检测单元以及通讯单元,而该输入/输出单元设置于对应于壳体的一面上;一连接控制机构且与壳体结合的电力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合气垫床与充气泵浦进行使用,并通过电力单元提供控制机构运作时的电力,使控制机构利用处理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储存单元、连接单元、检测单元以及通讯单元的相互配合,进行各项操作、设定、检测以及相关信息传输的动作,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得以易于操作、便于维修且可实时检测,并达到自动控制的功效。(*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设计,尤指可结合气垫床与充气泵浦进行使用,令本技术得以易于操作、便于维修且可实时检测,并达到自动控制的功效。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气垫床的控制机构,基本由一中央控制单元、多数与中央控制单元配合的按压键、及分别对应各按压键的显示灯所构成,而各按压键包括有电源开关、启动键及不同操作模式的按键;当使用时,按压所需模式的按键,而后再按压启动键进行运转,且使显示灯依各按压键的运作模式进行亮灯。然,如采上述的设定方式,该控制机构仅可进行单向操作(即按压各按压键后所施予的模式设定),且该控制机构通常仅用以控制充气泵浦,并无法将其运作状态回传且输出,因此当操作出现状况或控制机构产生异常时,确实不容易进行维修或故障排除;另当气垫床裂损或充气泵浦毁坏时,亦无法自控制机构实时检测,导致使该控制机构无法达到真正自动控制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结合气垫床与充气泵浦进行使用,并通过电力单元提供控制机构运作时的电力,使控制机构利用的处理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储存单元、连接单元、检测单元以及通讯单元的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垫床的自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壳体;一控制机构,与壳体结合,其包括有相互连接的处理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储存单元、连接单元、检测单元以及通讯单元,而该输入/输出单元应于壳体的一面上;一电力单元,连接控制机构且与壳体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铭哲
申请(专利权)人:亿鑫医学科技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