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开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2138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5:35
一种拉杆开关结构,其穿设二具间距设置的拉杆,其包括一承座、一开关组及一盖体,其中:开关组装设于承座,开关组包括一动作件、二定位杆及一弹簧,动作件一端凸设一按钮,动作件朝另一端延伸二间距设置的片体,二片体之间形成一两侧开通的滑移槽;二定位杆于一端各设有一弹抵部,二定位杆分别由滑移槽两侧穿设弹抵部至滑移槽内,各弹抵部设有二相对设置的斜抵片,二斜抵片靠于二限位口内壁,抵肋限制斜抵片相对滑移槽脱落;弹簧两端分别弹抵二定位杆的弹抵部,撑抵二定位杆的卡固柱定位于拉杆内;盖体罩盖开关组并组设于承座上,盖体对应按钮开设一穿孔,按钮凸出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及可同时双向调整两边拉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拉杆开关结构,其为拉杆相关
,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且方便操作的拉杆开关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常用的拖拉式推车、拖拉式书包及拖拉式行李箱等,其借由装设于承载物(推车、书包及行李箱等)底部的滑轮组减轻人们于搬运货物、携带书本或携带行李时的负担,且同时具有省力及省时优点。以货运业者为例,货运业者于装、卸货物的过程中,可堆叠较多数量的货物于推车上,以节省来回搬运的次数,且高重量的货物也可借由轮组的辅助而得以轻松运送货物,避免货运业者身体无法负荷过重的货物,进而造成身体的拉伤或其它伤害。另外,拖拉式的承载物常具有拉杆以协助使用者稳定的运送货物,让使用者更容易操控承载物的行进方向。当承载物装载高重量货物时,仅以推抵于货物本体上使轮组行进的方式,不易操控承载物的行进方向。且若以地面不平整而言,货物则无法稳定的装载于承载物上,即易造成货物掉落至地面而撞坏内容物。此外,当地面有落差而承载物较重时,不易直接将承载物抬上落差面,而造成需较多的人手辅肋,如此不仅较费力也消耗较多的人力。因此,借由拉杆得以达到省力及易操控方向,以稳定运送货物,且也能节省人力。而拉杆具有得以自由伸缩的结构,以配合具有不同高度的使用者方便使用,借以符合人体工学达到轻松拖拉的效果,请参阅中华民国专利公告号M385964『伸缩拉杆控制装置』,其包括一塞头,其上设有一凹部与一通孔;一推动件,其装设于该凹部,设有数个凸起部,且该凸起部显露于该通孔;一第一 T型连动件,其容设于该通孔,且具有一第一凸块;以及一第二 T型连动件,其与该第一 T型连动件连接容设于该通孔,且具有一第二凸块与数个槽道,该推动件的该凸起部对应卡合于该槽道,并且该凸起部滑动于该槽道带动该第二 T型连动件于该通孔位移,并将连动该第一 T型连动件移动。虽然前述的伸缩拉杆控制装置得以借由推动件依序连动第一 T型连动件及第二 T型连动件于通孔位移,借以调整拉杆的高度或固定拉杆于适当的高度,然而,前述的零件过于繁多,且各零件间的连结关系较为复杂,导致制作成本高及装设、维修不易,又无法同时调整左右两边的拉杆。因此,有必要加以研发结构简单及可同时双向调整两边拉杆的拉杆开关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及无法达成双向调整两侧拉杆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拉杆开关结构,其结构简单及可同时双向调整两边拉杆。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杆开关结构穿设二具间距设置的拉杆,其包括一承座、一开关组及一盖体,3其中该开关组装设于承座,且开关组包括一动作件、二定位杆及一弹簧,该动作件一端凸设一按钮,且动作件朝另一端延伸二间距设置的片体,且该二片体之间形成一两侧开通的滑移槽,该滑移槽朝片体往外开设二相互对应的限位口,各限位口口径由按钮一端朝限位口口缘处渐扩,且限位口口缘向内凸设二相对的抵肋;该二定位杆于一端各设有一弹抵部,而该二定位杆分别由滑移槽两侧穿设弹抵部至滑移槽内,且各弹抵部设有二相对设置的斜抵片,而该二斜抵片靠于该二限位口内壁,该抵肋限制斜抵片相对滑移槽脱落,另各定位杆于弹抵部相反端设有一穿入拉杆内的卡固柱;该弹簧两端分别弹抵该二定位杆的弹抵部,且撑抵该二定位杆的卡固柱定位于拉杆内;该盖体罩盖开关组并组设于承座上,且盖体对应按钮开设一穿孔,而按钮凸出穿孔;如此,按压按钮使限位口壁面迫压该二斜抵片由抵肋朝按钮方向位移并使该二定位杆相互靠近,令二定位杆得以压缩弹簧的弹抵,进而定位杆的卡固柱得以脱离拉杆,且定位杆可借由弹簧的弹性复位令卡固柱再次定位于拉杆内。本技术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I.该承座中段设有一弧形槽,该弹簧位于弧形槽内且该弹簧位于弧形槽内且弹簧两端分别弹抵该二定位杆,借以限制弹簧于弧形槽内,避免于动作过程中脱离承座。2.该承座于相邻弧形槽两侧各凹设一限位槽,而动作件的片体末端置入限位槽内,该动作件得以于限位槽内上下位移。3.各定位杆的弹抵部凹设一抵掣槽,该弹簧弹抵于抵掣槽内,且各定位杆的弹抵部设有一凸柱,且弹簧套设该凸柱于内,令定位杆得以稳定的压缩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及可同时双向调整两边拉杆。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是图2所不A-A线段首I]面不意图。图4是图2所示A-A线段剖面动作图。图中标号说明I开关组10拉杆11动作件111按钮112片体113滑移槽114限位口1141抵肋12定位杆121弹抵部1211斜抵片1212抵掣槽1213凸柱122卡固柱13弹簧2承座21弧形槽22限位槽3盖体31穿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拉杆开关结构,请参阅图I至图3所示,其是本技术的主实施例,该拉杆开关结构穿设二具间距设置的拉杆10,其包括一开关组I、一承座2及一盖体3,其中该开关组I装设于承座2,且开关组I包括一动作件11、二定位杆12及一弹簧13,该动作件11 一端凸设一按钮111,且动作件11朝另一端延伸二间距设置的片体112,且该二片体112之间形成一两侧开通的滑移槽113,该滑移槽113朝片体112往外开设二相互对应的限位口 114,各限位口 114 口径由按钮111 一端朝限位口 114 口缘渐扩,且限位口 114口缘向内凸设二相对的抵肋1141,如图I所示,该限位口 114呈上窄下宽的梯形;该二定位杆12于一端各设有一弹抵部121,而该二定位杆12分别由滑移槽113两侧穿设弹抵部121至滑移槽113内,且各弹抵部121设有二相对设置的斜抵片1211,而该二斜抵片1211靠于该二限位口 114内壁,该抵肋1141限制斜抵片1211相对滑移槽113脱落,另于各定位杆12于弹抵部121相反端设有一穿入拉杆10内的卡固柱122 ;该弹簧13两端分别弹抵该二定位杆12的弹抵部121相对端面,且撑抵该二定位杆12的卡固柱122定位于拉杆10内(本实施例弹簧13压缩弹簧);该盖体3罩盖开关组I并组设于承座2上(本实施例该盖体3嵌设于承座2上),且盖体3对应按钮111开设一穿孔31,而按钮111凸出穿孔31 (前述为本技术的主实施例)。经由前述的结构说明后,进一步加以详细说明各机构的动作关系及功能,请参阅图3所示,当未按压按钮111时,该二定位杆12位于滑移槽113槽口对应限位口 114底部,而借由弹簧13两端弹抵该二定位杆12,令各定位杆12不易受到振动或晃动而任意位移,且该抵肋1141用以限制斜抵片1211,避免定位杆12相对滑移槽113脱落至外,而该二定位杆12的卡固柱122穿入拉杆10内定位,因此拉杆10得以固定于适当的高度利于使用者推拉承载物。请参阅图4所示,按压按钮111使限位口 114壁面迫压该二斜抵片1211由抵肋1141朝按钮111 一端位移并相互靠近,令二定位杆12得以压缩弹簧13,进而定位杆12的卡固柱122得以脱离拉杆10,如此,即可伸缩拉杆10至适当的高度使用,最后再松开按钮111,定位杆12则可借由弹簧13的弹性复位令卡固柱122再次定位于拉杆10内。本技术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请参阅图I至图3所示I.该承座2中段设有一弧形槽21,该弹簧13位于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杆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穿设二具间距设置的拉杆,其包括一承座、一开关组及一盖体,其中:该开关组装设于承座,且开关组包括一动作件、二定位杆及一弹簧,该动作件一端凸设一按钮,且动作件朝另一端延伸二间距设置的片体,且该二片体之间形成一两侧开通的滑移槽,该滑移槽朝片体往外开设二相互对应的限位口,各限位口口径由按钮一端朝限位口口缘渐扩,且限位口口缘向内凸设二相对的抵肋;该二定位杆于一端各设有一弹抵部,而该二定位杆分别由滑移槽两侧穿设弹抵部至滑移槽内,且各弹抵部设有二相对设置的斜抵片,而该二斜抵片靠于该二限位口内壁,该抵肋限制斜抵片相对滑移槽脱落,另各定位杆子弹抵部相反端设有一穿入拉杆内的卡固柱;该弹簧两端分别弹抵该二定位杆的弹抵部,且撑抵该二定位杆的卡固柱定位于拉杆内;该盖体罩盖开关组并组设于承座上,且盖体对应按钮开设一穿孔,而按钮凸出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楊正江
申请(专利权)人:百全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