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吊坠,包括装饰层和底层,所述装饰层与底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底层至少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内径。采用这种结构的吊坠,可以使吊绳穿过吊坠上的任意两个孔,使吊坠作为项链,耳吊或手链进行佩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搭配上所述多功能吊坠的吊绳,所述吊绳的一端设有卡环,所述卡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孔的内径,且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内径,所述吊绳的另一端设有针状部件,所述针状部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孔的内径。如此,吊绳的针状部件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并通过另一端的卡环卡于第二孔外,可以使吊坠作为耳线的吊坠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珠宝首饰领域,特别是一种吊坠。
技术介绍
吊坠作为一种首饰,结合项链或吊绳配戴于颈部。现有设计中,通过使项链或吊绳可以穿过焊接于吊坠上的连接环或者吊坠本身形成的孔,来佩戴吊坠。然而,这种吊坠与项链或吊绳的连接方式较为单一,且佩戴的吊坠角度和装饰效果缺乏新意,很难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此外,焊接于吊坠的连接环由于连接接触面积小,很容易脱落,造成佩戴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多功能吊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多功能吊坠,包括装饰层和底层,所述装饰层与底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底层至少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内径。采用这种结构的吊坠,可以使吊绳穿过吊坠上的任意两个孔进行佩戴。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搭配上所述多功能吊坠的吊绳,所述吊绳的一端设有卡环,所述卡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孔的内径,且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内径,所述吊绳的另一端设有针状部件,所述针状部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孔的内径。如此,吊绳的针状部件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并通过另一端的卡环卡于第二孔外,可以使吊坠作为耳线的吊坠使用。优选地,所述第一孔设于所述底层中心位置,在所述第一孔上方并排设有第二孔和第三孔,在所述第一孔下方并排设有第四孔和第五孔,所述第二孔、第一孔和第五孔位于Xl轴线上,所述第三孔、第一孔和第四孔位于X2轴线上,所述Xl轴线和X2轴线相互垂直。采用这种设计结构,可以使吊绳穿过第三孔进行佩戴,也可以再加一根吊绳穿过第四孔和第五孔作为手链来佩戴。较佳地,所述多功能吊坠的形状呈心形、圆形、多边形,以及星、月、花、鸟、鱼、虫等图案的形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孔和第三孔的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这种结构的吊坠挂于脖子上的时候,吊绳可以卡在孔的中部,从而使吊坠竖直吊挂,不会前倾。优选地,所述装饰层表面嵌有饰品,如宝石、钻石或其他美观材料。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吊坠背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吊坠作为项链吊坠佩戴时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吊坠作为项链吊坠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吊坠作为耳吊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吊坠作为手链吊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的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吊坠I包括装饰层11和底层12。装饰层11和底层12之间形成空腔。底层12上设有第一孔121、第二孔122、第三孔123、第四孔124和第五孔125。其中,第一孔121设置于底层12的中心位置,其余4个孔分别设于第一孔121的四个角位置。优选地,如图1,第二孔122、第一孔121和第五孔125位于Xl轴线上,第三孔123、第一孔121和第四孔124位于X2轴线上,其中Xl轴线和X2轴线相互垂直。采用这种设计结构,可以使吊绳2穿过第三孔123进行佩戴,也可以再加一根吊绳穿过第四孔124和第五孔125作为手链来佩戴。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吊坠形状呈心形,第二孔122和第三孔123的形状呈椭圆形。椭圆形的第二孔122和第三孔123分别沿心形吊坠I的上方两个圆弧边纵向设置参照图I)。这种结构的吊坠挂于脖子上的时候,吊绳可以卡在孔的中部,从而使吊坠竖直吊挂,不·会前倾,如图2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多功能吊坠的形状还可以是圆形、多边形、星、月、花、鸟、鱼、虫,以及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任意形状。优选地,如图2所示,装饰层11表面可以嵌有宝石或钻石110。在其他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装饰层11还可以雕刻有花纹或其他设计图案。下面结合图3-5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吊坠分别作为项链吊坠,耳吊以及手链吊坠的使用和装饰方法。图3所示的是该实施例中多功能吊坠作为项链吊坠的使用方法。其中吊绳2的一端设有卡环21,卡环21的外径小于第一孔121的内径,且大于其他四个孔的内径;吊绳2的另一端设有针状部件22,针状部件22的外径小于所有孔的内径。通过使吊绳2的针状部件22依次穿过吊坠I上的第二孔122和第三孔123来进行佩戴。图4所示的是该实施例中多功能吊坠作为耳吊的使用方法。通过使吊绳2的针状部件22依次穿过吊坠I上的第一孔121和第三孔123来进行佩戴。此时的卡环21卡于第三孔123外,进而通过使针状部件穿过耳洞而完成耳线的佩戴。图5所示的是该实施例中多功能吊坠作为手链吊坠的使用方法。通过用一根吊绳2的针状部件22依次穿过吊坠I上的第二孔122和第三孔123,并用另一根吊绳2的针状部件22依次穿过吊坠I上的第四孔124和第五孔125,来进行佩戴。本技术的吊坠在其背面增加了镂空(即孔)的设计,每个镂空的位置及形状,经过了精准的测量及巧妙的设计,使其既可以当项链吊坠,耳线吊坠,手链吊坠,具有多种戴法,同时又不失美观性。以上通过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进行示例性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应该理解为,在不偏离本技术的构思、工作原理的情况下,以上实施例中的设备、材料、安装使用可通过本
人员知悉的其它替换或等同方法来替换。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吊坠,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饰层和底层,所述装饰层与底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底层至少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吊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设于所述底层中心位置,在所述第一孔上方并排设有第二孔和第三孔,在所述第一孔下方并排设有第四孔和第五孔,所述第二孔、第一孔和第五孔位于Xl轴线上,所述第三孔、第一孔和第四孔位于X2轴线上,所述Xl轴线和X2轴线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功能吊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吊坠的形状呈心形、圆形或多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吊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和第三孔的形状呈圆 形或椭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吊坠,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表面嵌有饰品。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吊坠的吊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绳的一端设有卡环,所述卡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孔的内径,且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内径,所述吊绳的另一端设有针状部件,所述针状部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孔的内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吊坠,包括装饰层和底层,所述装饰层与底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底层至少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内径。采用这种结构的吊坠,可以使吊绳穿过吊坠上的任意两个孔,使吊坠作为项链,耳吊或手链进行佩戴。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搭配上所述多功能吊坠的吊绳,所述吊绳的一端设有卡环,所述卡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孔的内径,且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内径,所述吊绳的另一端设有针状部件,所述针状部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孔的内径。如此,吊绳的针状部件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并通过另一端的卡环卡于第二孔外,可以使吊坠作为耳线的吊坠使用。文档编号A44C25/00GK202760358SQ20122039467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专利技术者高晓松 申请人:北京市千叶世纪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吊坠,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饰层和底层,所述装饰层与底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底层至少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孔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千叶世纪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