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摆首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0486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摆首饰装置,所述自摆首饰装置包括一本体,以及与所述本体内设置的子部,所述本体内设置一用于所述子部摆动的空间,以及在所述空间两侧设置的用于连接所述子部的轴孔;所述子部上向两侧延伸设置有适配所述轴孔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具有一第一刃边,所述连接轴通过所述第一刃边搭在所述轴孔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子部上的连接轴设计成具有第一刃边的形状搭在所述本体上的轴孔上,只要佩戴的用户稍微一点点的动作,子部就会发生较大幅度的摆动,而且由于阻力很小,所述摆的频率也会很高,尤其当所述子部外表面镶有钻石时,在光线的照射下,会显示出光芒四射的效果,非常漂亮,用户体验感很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珠宝首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摆首饰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将自己打扮得更加时尚、靓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追求,各类首饰品也越来越受人喜爱。首饰品的种类繁多,而大部分都是单体设置,如吊坠饰品,可以通过吊链与吊坠进行连接实现,但吊坠的主体通常是一个单体部件。一般吊坠主体的外形是固定不变的,虽然也有在吊坠上设置活动连接子部的结构,但通常采用链接方式,子部相对本体的活动的频率十分有限,幅度也不大,无法最大化地显示出子部在光线照射下的各种璀灿光芒。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完善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摆首饰装置,实现一种提高子部的自摆频率、而且幅度较大的结构,以提升首饰装置的光彩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摆首饰装置,包括一本体,以及与所述本体内设置的子部,其中,所述本体内设置一用于所述子部摆动的空间,以及在所述空间两侧设置的用于连接所述子部的轴孔;所述子部上向两侧延伸设置有适配所述轴孔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具有一第一刃边,所述连接轴通过所述第一刃边搭在所述轴孔内壁上。所述的自摆首饰装置,其中,设置所述子部的重心偏离所述两个连接轴在子部上的连接线,并偏向第一刃边一侧设置。所述的自摆首饰装置,其中,所述连接轴采用圆柱加工而成,所述第一刃边由沿所述圆柱轴向上的两个对称且相交的切面构成。所述的自摆首饰装置,其中,所述连接轴在所述子部上对称设置,并朝向与第一刃边相反的方向形成一低于180度的角度。所述的自摆首饰装置,其中,所述首饰装置为吊坠或戒指头部;所述子部上镶嵌有钻石。所述的自摆首饰装置,其中,所述轴孔由一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环体形成,用于与所述第一刃边交叉触接。所述的自摆首饰装置,其中,在所述环体内朝向中心设置有第二刃边。所述的自摆首饰装置,其中,所述轴孔由一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固定件形成,所述固定件侧壁上设置所述轴孔,其底部设置有柱孔配合结构,与所述本体定位并固定连接。所述的自摆首饰装置,其中,所述柱孔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一定位柱,以及对应在所述固定件底端设置的适配该第一定位柱的第一孔。所述的自摆首饰装置,其中,所述柱孔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第二孔,以及对应在所述固定件底端设置的适配还第二孔的第二定位柱,并在该第二定位柱的旁边平行设置有一适配所述本体边缘的凸缘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自摆首饰装置,通过将子部上的连接轴设计成具有一第一刃边的形状,仅将所述第一刃边搭在所述本体上的轴孔上,减少了搭接的阻力,在产品佩戴中,方便子部发生较大幅度的摆动,而且由于阻力很小,摆动的频率会很高;尤其当所述子部外表面镶有钻石时,在光线的照射下,其自身的不断摆动会更加显示出光芒四射的效果,增加了子部的光彩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自摆首饰装置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自摆首饰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反面示意图。图3a、3b、3c分别为本技术自摆首饰装置中子部的较佳实施例一正面、侧面及背面示意图。图4a、4b、4c分别为本技术自摆首饰装置中子部的较佳实施例二正面、侧面及背面示意图。图5a、5b、5c分别为本技术自摆首饰装置中子部的较佳实施例三正面、侧面及背面示意图。图6为图3b中A部分的立体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连接轴与环体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连接轴与环体连接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自摆首饰装置较佳实施例四的立体爆炸图。图10为本技术自摆首饰装置较佳实施例四的平面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自摆首饰装置较佳实施例五的立体爆炸图。图12为图1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3为本技术自摆首饰装置较佳实施例五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摆首饰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图2所示,为本技术自摆首饰装置较佳实施例的不同角度示意图,包括一本体10,以及在该本体10上设置一空间20,在该空间20内设置与所述本体10活动连接的子部30,在所述本体10上设置用于连接所述子部的轴孔50,如图2所示。在所述子部30的两侧延伸设置有连接轴40,所述连接轴40具有一第一刃边42,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轴40通过所述第一刃边42搭在所述轴孔50内壁上。为实现本技术所述子部30能够在所述本体10上的颤动效果,本技术所述自摆首饰装置中,设置所述子部的重心偏离所述两个连接轴40在子部30上的连接线,并偏向第一刃边的一侧设置,如图6、图7所示,这样本技术所述子部30就可以通过所述连接轴40搁架在所述轴孔50内,并且保持第一刃边42的触接轴孔50内壁,从而实现所述子部30与本体10之间具有很小的阻力,实现子部在所述本体上可长时间的颤动,尤其是在所述子部上设置钻石或将子部设置为具有特殊的光彩效果时,颤动增加了视觉的展示效果。同时上述设置方式还可以保证所述第一刃边42—直处于触接状态,因此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实现子部颤动效果的保持。并且在设计子部的正面朝向时,可以保证所述子部的正面一直朝向观看者。本技术所述本体10可以为吊坠、戒指头部、手镯、手链、脚链、发插、耳环或胸针等;所述本体10内设置的用于摆动所述子部30的空间20可以设置采用各种样式,例如除了图示中的大孔,还可以设置为开放的叉形空间等。所述子部30的形状和款式也可多种多样,能在所述空间20内摆动即可。较好的是,所述轴孔50也可设置为环体的形式,即采用圆柱型的金属丝通过焊接或其他方式固定在所述本体10上,形成装配所述连接轴的轴孔50。所述环体主要用于装配所述连接轴40,与所述连接轴40交叉触接,支撑起整个子部30,所述环体内壁上朝向中心 也可以设置为具有一第二刃边,从而与第一刃边十字交叉,如此更可以形成子部连接的点接触方式。本技术所述自摆首饰装置改变了传统子部与传统本体的连接方式,通过上述重心设置的方式保持了连接轴40上的第一刃边42 —直搭在所述轴孔50内壁上,由于连接轴40与所述轴孔50的作用面积非常小,从而保证了整个子部30处于较强烈的摆动状态,摆动时间可持续很长。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是在所述子部30的外表面镶嵌钻石或宝石等,如图3a至图5c的各较佳实施例,这样在光线的照射下,就会有非常美观的持续闪耀的光彩效果。如图3a 3c、图4a 4c、图5a 5c所示,为本技术自摆首饰装置中子部30的各实施例示意图,所述连接轴40在所述子部上可对称设置,并朝向与第一刃边42相反的方向形成一低于180度的夹角α,较好的可以是一略低于180度的钝角,这样就可保持所述子部在左右轴孔之间的稳定,另外更容易使所述子部发生颤动。试验证明,当所述夹角α的幅度范围在164° -178°之间可实现较好的稳定和自摆效果,具体可为170°、172°或175°等具体数值。如图3b、4b、5b所示为本技术子部的侧视图,本技术的自摆首饰装置优选方案是设置所述子部30的重心偏离所述两个连接轴40在子部30上的连接线,并偏向第一刃边42 —侧设置,同时可以将所述子部30的背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摆首饰装置,包括一本体,以及与所述本体内设置的子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置一用于所述子部摆动的空间,以及在所述空间两侧设置的用于连接所述子部的轴孔;所述子部上向两侧延伸设置有适配所述轴孔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具有一第一刃边,所述连接轴通过所述第一刃边搭在所述轴孔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添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缘与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