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用过滤片及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069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加湿用过滤片,所述过滤片是在过滤片底材上设置有多个突起部而成的,将多片层压作为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通过挤压底材的一部分而形成,所述加湿用过滤片具有以下优点:即使使用轻量的薄膜状过滤片底材,也可确保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相互间的间隙,加湿量不降低,而且制备工序中的过滤片底材破损的问题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湿用过滤片及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
技术介绍
作为加湿装置中使用的加湿用过滤片,有将具有吸水性的片状加湿用过滤片的一部分浸溃于水槽中,利用毛细管现象吸入水,通过通入干燥空气而得到加湿空气的加湿用过滤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但是,就利用毛细管现象吸入水的方式的加湿用过滤片而言,存在以下课题若所供给的水中的含有硅、钙、镁等元素的化合物形成水垢附着于加湿用过滤片,则吸入水的效果降低,加湿性能降低。·为解决这样的课题,提出了在吸水性低的发泡状底材上担载亲水性的无机化合物而成,即使附着水垢加湿性能也难以降低的加湿用过滤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另外,还提出了以下加湿用过滤片在相同的吸水性低的过滤片底材表层部设置适当的空隙,通过使该空隙保持水来改良加湿性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此外,提出了过滤片底材为使用树脂板或金属板制备的圆板状或环板状过滤片底材的加湿用过滤片,将多片该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设置于加湿装置中。这样,通过将加湿用过滤片的下部浸溃于水槽中来润湿加湿用过滤片,然后,进行旋转,水从与干燥空气接触的加湿用过滤片气化,得到加湿空气。作为这种圆板状过滤片底材的加湿用过滤片,由于即使附着水垢也可简单地清除洗涤,所以近年来制造量正在增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Γιο)。在构成该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加湿用过滤片中,以增加加湿量为目的,研究了防止相互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接触的方法、使水易从水槽中汲出的方法、使空气易于流动的方法等。例如,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为合成树脂制圆板状底材,在其表面形成有高度为Imm左右的圆形突起部作为隔离物。专利文献5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也为合成树脂制圆板状底材。记载有在该底材的两面安装有半圆弧状的肋拱和与该肋拱相同高度的轴承片(軸受片),该肋拱与轴承片发挥作为隔离物的作用。专利文献6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为环状板底材,在圆周方向形成有隔开相等间隔地排列从而作为整体形成环状的多个单位形状(肋拱、突条等)。这些单位形状在向圆周方向移动每一上述间隔时,以及将前面和后面反转时,作为整体具有对称性。记载有因而专利文献6的加湿用过滤片因前面和后面的各自的整体形状即使向圆周方向移动每一上述间隔或将前面和后面反转也不发生变化,而具有在拆卸清洗时,可不用介意方向而简单地组装的优点。专利文献7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准备与加湿用过滤片分离的隔离物,配置于各过滤片间。记载有这样通过将加湿用过滤片与隔离物分离,而具有清扫或维修容易,保持清洁的优点。专利文献8中记载有沿圆周设置切开部的加湿用过滤片,记载有当通过暖风时,由于水在该切开部的前端蒸发,所以加湿用过滤片的蒸发量增加,具有可提高加湿装置的能力的优点。专利文献9中记载有在将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中,空气流经由多个贯通孔从加湿用过滤片的表里两面流过,从而获得在可降低用以驱动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动力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加湿能力的优点。另夕卜,专利文献9中记载有通过在外周缘部设置突起部,在中心部设置与突起部相同高度的轴承部来维持加湿用过滤片间的间隙的方法。专利文献10中记载有在中心部具有开口部的过滤片底材中,在该开口部的周围设置级差,作为隔离物使用。但是,专利文献Γ10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普遍使用厚度为Imm以上的树脂制或金属制厚板,使用过滤片底材来制备,因而存在若层压多片,则形成大型且重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问题。为实现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的轻量化,需要使用轻量的薄膜状过滤片底材层压加 湿用过滤片。使用膜状过滤片底材,根据专利文献Γιο中记载的方法设置肋拱、轴承片等突起部,切开部,级差,贯通孔等时,由于过滤片底材本身无刚性(〕^ ),所以存在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之间因水的表面张力而接触,使得风难以通过,加湿量降低的问题。另外,如专利文献10所记载,就包含树脂板的加湿用过滤片而言,为提高加湿量而实施亲水化处理。包含树脂板的加湿用过滤片普遍在通过使用模具的注射成型等手段制备圆板状过滤片底材后,通过浸溃法等实施亲水化处理,但将该方法应用于膜状过滤片底材时,存在因过滤片底材的强度小而产生过滤片底材弯折、形成损伤等与破损有关的问题的情况。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25141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3155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7-198685号公报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9-299950号公报 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6-329532号公报 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2010-7885号公报 专利文献7 :日本特开2008-180397号公报 专利文献8 :日本实开平7-12832号公报 专利文献9 :日本特开2007-57188号公报 专利文献10 :国际公开第2009/063884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如下加湿用过滤片和将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所述加湿用过滤片即使使用轻量的薄膜状过滤片底材,也可确保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之间的间隙,加湿量不降低,而且制备工序中的过滤片底材破损问题少。解决课题的手段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如下所示。(I)加湿用过滤片,所述加湿用过滤片在过滤片底材上设置有多个突起部而成,将多片层压作为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通过挤压底材的一部分形成。(2)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在将(I)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中,以不彼此重叠的方式设置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3) (2)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邻接的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设置于彼此不同的位置。(4) (3)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所述层压体将在圆周方向上偏离(90/N)°的位置设置有突起部的N种(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加湿用过滤片依次层压 。(5) (2Γ(4)的任一项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加湿用过滤片上设置有定位用标志。(6) (2Γ(5)的任一项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加湿用过滤片的中心部设置有穿轴用的孔。(7) (4)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加湿用过滤片的中心部设置有穿轴用的孔,使所述孔在圆周方向上旋转(90/Ν)°时的形状与旋转前孔的形状不全等。(8) (2) (7)的任一项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所述层压体以如下方式将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仅在一面形成有加湿用过滤片的突起部,并且所述突起部朝向同一方向。(9) (I)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其中,突起部中存在具有比突起部的最下部的宽度长的宽度的区域。(10) (I)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其中,突起部通过切开底材的一部分并利用挤压将切开部的一部分弯折来形成,突起部中存在具有比折线长度长的宽度的区域。(11)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所述层压体将(9)或(10)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而成。(12) (2)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中,突起部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方向的长度> 突起部的圆周方向的长度,并且突起部的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方向的长度 <加湿用过滤片的半径。(13) (2)中记载的加湿用过滤片层压体,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生裕之中村隆之须崎活光中川久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制纸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