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吸收性物品相关的工件的交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982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吸收性物品相关的工件的交接装置,在接收位置接收沿输送方向被输送的第一片状工件,并将该第一片状工件的长度方向的朝向改变成在所述接收位置接收时的所述长度方向的朝向交叉的方向,在递交位置递交所述长度方向的朝向被改变了的所述第一片状部件。具有:多个保持垫,其具有与所述第一片状工件的一个面抵接并保持该第一片状工件的平面部;公转机构,使所述保持垫围绕与所述平面部的法线方向平行的公转轴公转;自转机构,使所述保持垫围绕与所述平面部的法线方向平行的自转轴自转。在由所述公转机构形成的所述保持垫的公转轨道上设定有所述接收位置和所述递交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尿布等与吸收性物品相关的工件的交接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生产线上,实施将从上游工序接收的吸收性物品相关的第一片状工件10的长度方向的朝向从接收时的状态仅改变90°再向下游工序等递交的处理。而且,该处理如图10A的侧视图所示地通过90°转鼓装置230进行。该90°转鼓装置230以围绕沿着生产线的宽度方向(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也称为CD方向)的水平轴C231旋转驱动的旋转鼓231为主体。在旋转鼓231的外周部,分别在旋转方向Dc的多个位置设置有吸引保持第一片状工件10的保持垫233、233…。各保持垫233构成为能够分别围绕沿着旋转鼓231的旋转半径方向Dr的自转轴C233自转,另外,在各保持垫233上,以朝向所述旋转半径方向Dr的外侧的状态形成有吸引并保持第一片状工件10的保持面233a。另外,在旋转鼓231的旋转方向Dc的规定位置Qin,设定有从上游工序接收第一片状工件10的接收位置Qin,在其下游侧的规定位置Qout,设定有将接收到的第一片状工件10向下游工序递交的递交位置Qout。而且,例如,在接收位置Qin,与旋转鼓231的外周面相对地配置有驱动旋转的输送辊250,该输送辊250将单片状的第一片状工件10以其长度方向朝向输送方向的状态向所述接收位置Qin输送。另一方面,在递交位置Qout,与旋转鼓231的外周面相对地配置有驱>动旋转的抽吸辊260,通过从抽吸辊260的外周面260a进行的吸气能够接收第一片状工件10。而且,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90°转鼓装置230中,保持垫233通过接收位置Qin时,在该位置Qin,利用保持面233a从输送辊250吸引并接收单片状的第一片状工件10,之后,在该保持垫233移动到递交位置Qout期间,保持垫233围绕自转轴C233旋转90°,由此,将第一片状工件10的长度方向的朝向改变成CD方向。而且,保持垫233通过递交位置Qout时,将长度方向朝向CD方向的状态的第一片状工件10向所述抽吸辊260递交(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98193号公报一般来说,所述保持垫233的保持面233a的形状,以保持面233a在接收位置Qin处沿着保持垫233的旋转方向Dc的圆周轨迹Tr233的方式形成为大致圆弧面。由此,在接收位置Qin,在保持面233a的所述大致圆弧面的圆弧方向的全长范围内,接收第一片状工件10过程中的保持面233a的各部位和输送辊250的外周面250a之间的间隙被保持为大致恒定,其结果,防止了接收时的第一片状工件10的褶皱的发生。但是,如图10B(图10A中的B-B方向视图)所示,在递交位置Qout,由于上述保持面233a的圆弧方向朝向CD方向,所以被保持垫233保持的第一片状工件10和抽吸辊260的外周面260a之间的间隙因CD方向的位置而不同。例如,在CD方向的中央部位233ac,间隙小,而在CD方向的两端的部位233ae、233ae,间隙大。由此,由于这样的间隙的不同,在递交位置Qout进行递交时,可能使第一片状工件10起皱。这里,与上述CD方向的位置相对应的间隙的不同能够通过将保持垫233的保持面233a的形状从上述大致圆弧面改变成平面234a(参照图10A中的二点点划线所示的部位234a)来避免。但是,这样的话,保持垫233通过接收位置Qin时的保持面234a和输送辊250之间的间隙会与保持垫233的所述旋转方向Dc的移动相对应地变化。例如,保持垫233中的所述旋转方向Dc的中央部位234ac通过接收位置Qin时,间隙大,但在其下游侧的部位234ae或上游侧的部位234ae,间隙小,其结果,在第一片状工件10的接收时有可能起皱。也就是说,在上述90°转鼓装置231的结构中,在接收位置Qin及递交位置Qout中的任意一方都能够防止第一片状工件10的褶皱的发生,但在两个位置Qin、Qout防止褶皱的发生是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以往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在第一片状工件的接收时及递交时产生褶皱的交接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专利技术是一种与吸收性物品相关的工件的交接装置,在接收位置接收沿输送方向被输送的第一片状工件,并将该第一片状工件的长度方向的朝向改变成与在所述接收位置接收时的所述长度方向的朝向交叉的方向,在递交位置递交所述长度方向的朝向被改变了的所述第一片状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保持垫,具有与所述第一片状工件的一个面抵接并保持该第一片状工件的平面部;公转机构,使所述保持垫围绕与所述平面部的法线方向平行的公转轴公转;自转机构,使所述保持垫围绕与所述平面部的法线方向平行的自转轴自转,在由所述公转机构形成的所述保持垫的公转轨道上设定有所述接收位置和所述递交位置,在所述接收位置,所述第一片状工件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输送方向,所述保持垫具有所述平面部所属的保持面,所述保持面形成为使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与所述保持垫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一致,所述保持垫通过所述公转轨道上的所述接收位置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的,即,在通过所述自转机构使所述保持垫的长度方向朝向与所述第一片状工件的所述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的状态下,所述保持垫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移动,所述保持垫通过所述公转轨道上的所述递交位置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的,即,在通过所述自转机构使所述保持垫的长度方向朝向与所述接收位置处的所述保持垫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状态下,所述保持垫沿与所述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所述保持垫的公转方向的下游端部通过所述接收位置时,所述下游端部的所述保持垫与在该保持垫的公转方向的下游侧并列的相邻的保持垫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所述下游端部和所述相邻的保持垫的上游端部之间的间隔成为在所述公转轨道的全周中最小的状态,在所述下游端部通过所述接收位置之后,所述间隔扩大。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通过本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进行说明。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片状工件的接收时及递交时产生的褶皱。附图说明图1A是展开状态的一次性尿布1的俯视图,图1B是图1A中的B-B剖视图,图1C是该尿布1的立体图。图2A是本实施方式的工序中执行的处理的示意俯视图(俯视图),图2B是图2A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01 JP 2010-1513331.一种与吸收性物品相关的工件的交接装置,在接收位置接收在
输送方向上被输送的第一片状工件,并将该第一片状工件的长度方向
的朝向改变成与在所述接收位置接收时的所述长度方向的朝向交叉的
方向,在递交位置递交所述长度方向的朝向被改变了的所述第一片状
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多个保持垫,所述多个保持垫具有与所述第一片状工件的一个面
抵接并保持该第一片状工件的平面部;
公转机构,所述公转机构使所述保持垫围绕与所述平面部的法线
方向平行的公转轴公转;
自转机构,所述自转机构使所述保持垫围绕与所述平面部的法线
方向平行的自转轴自转,
在由所述公转机构形成的所述保持垫的公转轨道上,设定有所述
接收位置和所述递交位置,
在所述接收位置,所述第一片状工件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输送方
向,
所述保持垫具有所述平面部所属的保持面,
所述保持面形成为使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与所述保持垫的
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一致,
所述保持垫通过所述公转轨道上的所述接收位置是通过如下方式
进行的:在通过所述自转机构使所述保持垫的长度方向朝向与所述第
一片状工件的所述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的状态下,所述保持垫沿着所
述输送方向移动,
所述保持垫通过所述公转轨道上的所述递交位置是通过如下方式
进行的:在通过所述自转机构使所述保持垫的长度方向朝向与所述接
收位置处的所述保持垫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状态下,所述保持垫
沿与所述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
在所述保持垫的公转方向的下游端部通过所述接收位置时,与所

\t述下游端部相关的所述保持垫与在该保持垫的公转方向的下游侧并列
的相邻的保持垫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所述下游端部和所述相邻的
保持垫的上游端部之间的间隔在所述公转轨道的全周中成为最小的状
态,
在所述下游端部通过所述接收位置之后,所述间隔扩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吸收性物品相关的工件的交接装置,其
特征在于,
所述公转机构具有:
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以与所述公转轴平行的第一轴为旋转中
心驱动旋转;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使与所述旋转部件一起围绕所述第一轴
旋转的所述保持垫的从所述第一轴开始的旋转半径基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二宫彰秀请川一夫山本广喜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