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干扰信号码功率的方法、用户接入方法和接入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8389446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干扰信号码功率的方法、用户接入方法和接入设备,实现在移动通信中,通过检测上行数据中各时隙的Data1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1、各时隙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和所述各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来获得各时隙修正后的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同时根据该检获得的修正后的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保证在用户端设备UE接入基站时,优先接入受拖尾干扰较小的时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干扰信号码功率的方法、用户接入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TD-SCDMA系统受到的时间选择性干扰来源有多样,从干扰源角度看,可分为系统内干扰和系统外干扰。其中系统外干扰大多来自于各种其他有一定信号周期的通信设备,意外的泄露了一部分功率到TD-SCDMA系统频段,如微波传输、手机电视、民用和警用天线等,系统外干扰对TD-SCDMA系统影响较小,仅会影响到个别设备覆盖范围;而系统内干扰主要是GPS定时偏差和基站远端干扰,前者是设备的故障导致,后者则是所有时分移动通信系统不可避免的问题,基站远端干扰顾名思义,是来自于理论认为信号可忽略的远端基站。图1为现有TD-SCDMA系统的帧结构。TD-SCDMA系统的时隙结构总共有4种类型,分别是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下行导频时隙)、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上行导频时隙)、GP(Guard Period,保护周期)特殊时隙和TS0-TS6常规时隙,其中,DwPTS和UpPTS分别用作上行同步和下行同步,不承载用户数据,GP用作上行同步建立过程中的传播时延保护,TS0-TS6用于承载用户数据或控制信息。如图1所示,TD-SCDMA系统的每个帧长度为10ms,一个10ms的帧分成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子帧,每个子帧的时长为5ms,每一个子帧又分成了长度为675us的7个常规时隙和3个特殊时隙。下行转上行的保护间隔GP(Guard Period,保护周期)为75us,折算成信号的空间传播距离为22.5km,这个距离对应小区内上下行工作机制确定的小区半径为11.25km。而对于基站之间的干扰来说,对应的同步基站的干扰距离为22.5km。从TD-SCDMA系统的帧结构可以看到,如果距离22.5km以外的基站的TS0和下行导频时隙DwPTS经过传播延迟到达目标基站后,可能对被干扰基站的上行导频时隙UpPTS甚至上行业务时隙产生干扰,而且,远端基站数量随距离平方级增长,在某些情况下干扰不能忽略。图2是现有技术中TD-SCDMA基站远端干扰原理图,如图2所示,有三个距离不同的基站对被干扰基站产生了干扰,由于距离不同,时延不同,最终所产生的干扰影响区域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基站间的信号传播受到衰减大于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在GP对应的距离保护范围内,信号已经衰减至噪底以下,但宏小区条件下,2GHz频段附近的无线信号在空间的传播方式主要有自由空间传播、对流层的散射、无线信号的衍射、地表障碍物无线传播的影响和大气的折射等。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在近地层中传播的电磁波,受大气折射的影响,其传播轨迹弯向地面,当曲率超过地球表面曲率时,电磁波会部分地在一定厚度的大气薄层内传播,就像电磁波在金属波导管中传播一样,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波的大气波导传播。此时,经过波导的无线信号将会对GP后的上行导频时隙UpPTS乃至上行信号的TS1和TS2时隙产生干扰,大量远端基站的干扰叠加是一个随机的强干扰,强度可能远超噪底几十dB,对于TD-SCDMA系统,干扰强度可达-100dBm~-80dBm。当下行导频时隙DwPTS拖尾干扰到上行导频时隙UpPTS时,会影响用户的上行信号的同步,当干扰较大时,UpPCH(Uplink Pilot Channel,上行导频信道)检测失败会增多,导致用户无法接入,现有技术中,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采用Up Shifting(Uppch Shifting,上行导频信道移位)将UpPCH位置移动到其他时隙,以避开强干扰。Up Shifting处理过程如下:1、如图3所示,在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上配置5个测量时隙,假设该5个测量时隙的位置编号为0、22、53、76、105;2、NodeB会根据RNC配置的各个测量时隙,如图5所示各位置,进行ISCP(Interference Signal Code Power,干扰信号码功率)测量;3、当前UpPCH所在时隙的ISCP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门限值的情况下,对其他时隙上的不大于门限值的ISCP测量值从低到高进行排列,然后将UpPCH偏移到ISCP最小对应的时隙上去;4、用户端设备UE会根据系统消息中广播的新UpPCH所在时隙进行上行同步。Up Shifting主要将UpPCH位置移动到其他时隙,以避开强干扰,从而满足用户的上行同步要求。从目前现网DwPTS拖尾干扰的统计发现,越来越多的DwPTS拖尾不但干扰到UpPTS,而且也会干扰到TS1的第一部分数据Data1,从而影响到了业务时隙的解调性能,此时Up Shifting只能规避上行UpPCH上的干扰,却不能解决TS1的Data1部分所受到的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干扰信号码功率的方法、用户接入方法和设备,实现在移动通信中,通过检测上行数据中各时隙的Data1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1、各时隙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和所述各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来计算得到各时隙修正后的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然后根据该计算得到的修正后的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保证在用户端设备UE基站时,优先接入受拖尾干扰较小的时隙。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中检测干扰信号码功率的方法,包括:基站检测上行数据中各时隙的第一部分数据Data1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1、各时隙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和各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基站根据所述各时隙Data1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1、各时隙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和各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计算出所述各时隙修正后的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通信系统中用户接入的方法,包括:基站检测上行数据中各时隙的Data1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1、各时隙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和各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基站根据所述各时隙Data1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1、所述各时隙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和所述各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计算出所述各时隙修正后的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基站根据所述各时隙修正后的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决定用户端设备UE的接入时隙。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接入设备,包括:第一处理器:用于检测上行数据中各时隙的Data1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系统中检测干扰信号码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检测上行数据中各时隙的第一部分数据Data1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1、各时隙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和各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基站根据所述各时隙Data1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1、各时隙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和各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计算出所述各时隙修正后的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系统中检测干扰信号码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检测上行数据中各时隙的第一部分数据Data1接收总带宽功率
RTWP1、各时隙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和各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
基站根据所述各时隙Data1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1、各时隙接收总带
宽功率RTWP和各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计算出所述各时隙修正后的
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站根据所述各时隙Data1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1、所述各时隙接收
总带宽功率RTWP和所述各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计算出所述时隙修
正后的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具体计算公式为:
ISCP_new=ISCP+max(0,(RTWP1-RTWP));
所述max(0,(RTWP1-RTWP))表示取0和(RTWP1-RTWP)中的最
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检测上行数据中各时隙的Data1
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1;具体为:
基站接收上行数据中各时隙的Data1数据的前L个码片;
基站对接收到各时隙的Data1数据的前L个码片的接收功率进行平均计算,得
到所述各时隙的Data1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L值为上行数据中各时隙的第一部分数据Data1中被干扰的数据的长
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L值取128。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检测各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的具体步骤为:
基站利用各时隙的Midamble码进行信道估计;
基站将所述信道估计值与基站内预设的门限值比较,对低于所述门限
值的信道估计值取平均值,得到所述各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时隙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为所述各时隙的Midamble的128个
码片的平均码片接收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为微型基站或宏基站。
9.一种通信系统中用户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检测上行数据中各时隙的Data1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1、各时隙接收
总带宽功率RTWP和各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
基站根据所述各时隙Data1接收总带宽功率RTWP1、所述各时隙接收总
带宽功率RTWP和所述各时隙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计算出所述各时隙修
正后的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
基站根据所述各时隙修正后的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决定用户端
设备UE的接入时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根据所述各时隙修正后的干
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决定用户端设备UE的接入时隙,具体为:
基站根据各时隙修正后的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值的大小对时隙
进行优先级排序或者基站接收无线网络控制器根据各时隙修正后的干扰
信号码功率ISCP_new值的大小对时隙进行优先级排序的排序结果;
基站根据排序结果,决定用户端设备UE的优先接入较小的ISCP_new
值对应的时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时隙修正后的干
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值的大小对时隙进行优先级排序,具体为:
当两个时隙对应的修正后的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差值小于或等于
预设的门限ΔISCP时,认为所述两个时隙优先级一样;
当两个时隙对应的修正后的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差值大于预设的
门限ΔISCP时,认为修正后的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值较大对应的时隙
优先级较低。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两个时隙优先级一样时,采用操作维护OM配置的时隙优先级进行
接入。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各时隙修正后
的干扰信号码功率ISCP_new,决定用户端设备UE的接入时隙后,还进
一步包括:
决定用户端设备UE在所述接入时隙上上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ACH和上行专用物理信道DPCH上的开环期望接收功率并将所述开环
期望接收功率发送给用户端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决定用户端设备UE在所述接入时隙上上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ACH和上行专用物理信道DPCH上的开环期望接收功率并将所述
PRACH和DPCH上的开环期望接收功率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