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9497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包括至少二通信天线组,每一通信天线组分为二通信天线,以收发移动通信频段信号;全球定位系统天线,以收发全球定位系统频段信号;无线网络天线,以收发无线网络频段信号;双工器,以分隔移动通信频段信号、全球定位系统频段信号以及无线网络频段信号;信号处理控制模块,以检测接收信号强度;耦合器,以取得反射功率;以及双刀双掷开关,以切换使用天线,其中,信号处理控制模块依据接收信号强度以及反射功率,透过双刀双掷开关切换使用天线。

Antenna switching system based on power and signal strength detec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ntenna switching system based on power and signal strength detection. Including at least two antenna group, each group was divided into two communication antenna to transmit and receive antenna communic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band sign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tenna to transmit and receive GPS frequency signals; wireless antenna, wireless network to transmit and receive frequency signals; diplexer, to separate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frequency band signal, frequency signal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the wireless network signal; the signal processing control module, to detect the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coupler, to obtain the reflected power; and a double pole double throw switch used to switch the antenna, the signal processing control module based on the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and reflected power, through the double pole double throw switch using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机
,特别用以涉及一种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作为一种便携式通信设备,为了迎合消费市场需求,在外型上皆以轻薄短小为潮流趋势,在此同时,智能手机又必须能提供多样化服务,这也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系统模块以及组件被装置到智能手机内部的有限空间中,因此作为无线通信最重要的天线设置的空间也相对的会受到压缩。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深入研究,传统金属背盖手机天线为了通信质量与接收讯号的需求,需要在金属背盖上留有多个缝隙以供天线辐射与接收,这些方法常常因为用户人手握住缝隙等实际使用的情况导致天线性能受到严重恶化,影响通话及上网等手机功能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于全金属背盖设计的智能手机中,利用分拆天线设计,根据天线回馈回来的功率强度和接收信号强度判定天线系统所处的工作状态,切换到信号良好的天线,保证天线系统的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包括至少二通信天线组、一信号处理控制模块。每一通信天线组分为二通信天线,以收发一移动通信频段信号;一信号处理控制模块,通过耦合器电路连接所述通信天线组,通过一双刀双掷开关电路切换所述二通信天线组中的使用天线;所述通信天线组包括一第一天线与一第二天线;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通过所述耦合器,分析所述第一天线收发所述移动通信频段信号的一第一反射功率与一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及分析所述第二天线收发所述移动通信频段信号的一第二反射功率与一第二接收信号强度;以及,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电路判断所述使用天线,分析所述第一反射功率与所述第二反射功率的差值及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强度的差值中至少其一者,依据分析结果,通过所述双刀双掷开关切换主通路为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检测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状态,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切换所述主通路为所述第二天线时,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强度的差值高于一信号强度设定值,透过所述双刀双掷开关切换所述主通路为所述第一天线,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强度的差值未高于所述信号强度设定值,维持设置所述主通路为所述第二天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透过所述双刀双掷开关切换所述主通路为所述第一天线后,若第一反射功率与所述第二反射功率的差值高于一反射功率设定值时,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透过所述双刀双掷开关切换所述主通路为所述第二天线,若所述第一反射功率与所述第二反射功率的差值未高于所述反射功率设定值时,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维持设置所述主通路为所述第一天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系统设置于智能手机之一金属后盖,所述金属后盖更包括一金属缝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二通信天线组设置于所述金属后盖角落处,更包括一低频段天线、一中频段天线以及一高频段天线,其中所述天线组将各频段天线拆分为两组共四支通信天线,且所述通信天线组与另一通信天线组对称,如两组所述低频段天线加上所述中频段天线、及两组所述高频段天线,或两组所述低频段天线加上所述高频段天线、及两组所述中频段天线,或两组所述中频段天线加上所述高频段天线、及两组所述低频段天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一全球定位系统天线,电路连接所述通信天线组,以收发一全球定位系统频段信号,所述全球定位系统天线与所述通信天线共享。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一无线网络天线,电路连接所述通信天线组,以收发一无线网络频段信号,所述无线网络天线与所述通信天线共享。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更包括一通信处理模块、一全球定位系统处理模块、一无线网络处理模块、一接收信号强度检测模块、一功率检测模块以及一双刀双掷开关逻辑控制模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一双工器电路连接于所述通信天线组与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之间,全球定位系统天线及无线网络天线至少其一与所述通信天线组天线共享时,所述双工器用以分隔所述移动通信频段信号、所述全球定位系统天线的全球定位系统频段信号以及所述无线网络天线的无线网络频段信号,所述双工器为一频分双工器或一时分双工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依据所述通信天线取得所述接收信号强度,透过所述接收信号强度检测模块检测所述接收信号强度,依据所述耦合器取得所述反射功率,透过所述功率检测模块检测所述反射功率。藉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全金属背盖设计,利用分拆天线设计,根据天线反馈回来的功率强度和接收信号强度判定天线系统所处的工作状态,切换到信号良好的天线,保证天线系统的正常工作。可以克服讯号接收不稳定的缺陷,增强手机终端接收讯号,解决用户人手握住缝隙等实际情况导致天线性能受到严重恶化的问题,解决用户人手握住缝隙等实际情况导致的影响通话、上网等手机功能的问题,进而大大改善用户体验。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技术上有显着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技术效果,成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专利技术。上述说明仅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的组件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的信号处理控制模块组件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的实施例操作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移动终端同步操作的方法及系统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照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的组件示意图。在图1中,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其中包括:第一通信天线组110、第二通信天线组111、全球定位系统天线120、无线网络天线130、双工器140、信号处理控制模块150、耦合器160以及双刀双掷开关170。此架构中,信号处理控制模块150可通过耦合器160取得第一通信天线组110及第二通信天线组111反馈的移动通信频段信号值。依据设计上的需求,第一通信天线组110可选择性的设置高、中、低频等不同频段的天线,或是设置多频段通用的天线;第二通信天线组111亦是同理。而且,两通信天线组分别可与无线网络天线130及全球定位系统天线120设计成天线共享结构,例如第一通信天线组110与无线网络天线130形成天线共享,第二通信天线组111与全球定位系统天线120形成天线共享;相反的,也可以第一通信天线组110与全球定位系统天线120形成天线共享,第二通信天线组111与无线网络天线130形成天线共享。双工器140是设置于通信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包括:至少二通信天线组,每一通信天线组分为二通信天线,以收发一移动通信频段信号;一信号处理控制模块,通过耦合器电路连接所述通信天线组,通过一双刀双掷开关电路切换所述二通信天线组中的使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天线组包括一第一天线与一第二天线;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通过所述耦合器,分析所述第一天线收发所述移动通信频段信号的一第一反射功率与一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及分析所述第二天线收发所述移动通信频段信号的一第二反射功率与一第二接收信号强度;以及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电路判断所述使用天线,分析所述第一反射功率与所述第二反射功率的差值及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强度的差值中至少其一者,依据分析结果,通过所述双刀双掷开关切换主通路为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包括:至少二通信天线组,每一通信天线组分为二通信天线,以收发一移动通信频段信号;一信号处理控制模块,通过耦合器电路连接所述通信天线组,通过一双刀双掷开关电路切换所述二通信天线组中的使用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天线组包括一第一天线与一第二天线;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通过所述耦合器,分析所述第一天线收发所述移动通信频段信号的一第一反射功率与一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及分析所述第二天线收发所述移动通信频段信号的一第二反射功率与一第二接收信号强度;以及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电路判断所述使用天线,分析所述第一反射功率与所述第二反射功率的差值及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强度的差值中至少其一者,依据分析结果,通过所述双刀双掷开关切换主通路为所述第一天线或所述第二天线。2.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检测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状态,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切换所述主通路为所述第二天线时,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强度的差值高于一信号强度设定值,透过所述双刀双掷开关切换所述主通路为所述第一天线,当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强度的差值未高于所述信号强度设定值,维持设置所述主通路为所述第二天线。3.如权利要求第2项所述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透过所述双刀双掷开关切换所述主通路为所述第一天线后,若第一反射功率与所述第二反射功率的差值高于一反射功率设定值时,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透过所述双刀双掷开关切换所述主通路为所述第二天线,若所述第一反射功率与所述第二反射功率的差值未高于所述反射功率设定值时,所述信号处理控制模块维持设置所述主通路为所述第一天线。4.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基于功率和信号强度检测的天线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所述天线系统设置于智能手机之一金属后盖,所述金属后盖更包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