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9418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站配置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在系统广播消息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向所有终端广播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在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并向载波聚合的终端发送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以便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简单、方便的实现了降低或消除载波聚合系统中终端之间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指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介绍
2.6GHz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部署的重要频段,如图1所示的,3GPP的主流规划方案是将2500-2570MHz/2620-2690MHz规划给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系统,频段编号为Band 7,将2570-2620MHz规划给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系统,频段编号为Band 38。如图1所示,当FDD系统和TDD系统共存,基站紧邻布置时,可能存在的干扰类型包括:FDD基站(BS)和TDD基站(BS)之间、FDD终端(UE)与TDD终端(UE)之间、FDD基站和TDD终端之间、FDD终端与TDD基站之间的干扰;通过分析测试发现,一般干扰会在FDD基站和TDD基站之间、FDD终端与TDD终端之间产生。对于基站之间的干扰,通常采用预留保护带和/或站址工程来解决,对于终端之间的干扰,现有不采用载波聚合技术的Rel-8/Rel-9系统,由于支持的带宽比较小,一般可以支持5MHz、10MHz、15MHz和20MHz的带宽,通过设置合理的带外杂散指标和过渡带一般就可以达到消除干扰的共存要求了。而对于引入载波聚合后的Rel-10系统,由于其支持的带宽将超过20MHz,对于Band 7或Band 38来说,支持的聚合带宽将可能为20MHz+5MHz、20MHz+10MHz、20MHz+15MHz或20MHz+20MHz。由于支持更宽的发射带宽,带外衰减将更为缓慢,现有对于非载波聚合系统的干扰消除方法,将无法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干扰消除的实现。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很好的解决载波聚合系统中终端之间的干扰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以解决消除载波聚合系统中终端之间干扰的问题。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包括:基站配置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在系统广播消息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向所有终端广播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在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并向载波聚合的终端发送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以便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包括: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基站广播的系统广播消息或接收基站发送的载波聚合专用信令;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所述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基站配置的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一种基站,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配置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在系统广播消息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或在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有终端广播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向载波聚合的终端发送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以便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一种载波聚合终端,包括:信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广播的系统广播消息或接收基站发送的载波聚合专用信令;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所述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基站配置的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干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系统,包括上述的基站和上述的载波聚合终端。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方法及装置,通过基站配置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在系统广播消息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向所有终端广播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在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并向载波聚合的终端发送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以便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该方法通过系统广播消息或专用信令携带载波聚合系统中的特殊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不会影响非载波聚合系统中的终端的正常工作,同时可以实现消除载波聚合系统中的终端之间的干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FDD和TDD系统共存的系统架构和干扰类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流程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TDD终端上行保护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流程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载波聚合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载波聚合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载波聚合系统中,要消除终端之间的干扰,考虑到终端的成本和体积限制,射频滤波器或双工器的带外抑制能力有限,可以采用降低紧邻频段的带内发射功率来实现所需的带外共存衰减需求。现有Rel-8/rel-9系统中,由于不需要回退即可满足系统共存要求,但在Rel-10中引入载波聚合功能,支持更大的发射带宽后,需要进行功率回退才能满足系统共存指标要求。由于终端是移动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对管理要求不一致,需要定义网络信令指示特定的终端共存需求。因此,需要为Rel-10载波聚合的Band 7或Band 38定义相应共存信令。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配置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在系统广播消息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向所有终端广播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在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并向载波聚合的终端发送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以便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配置载波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在系统广播消息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向所有终端
广播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在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
共存需求信息,并向载波聚合的终端发送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以便载波聚合终
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存需
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
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配置载波聚合时的
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具体包括:
基站判断终端是否工作在载波聚合模式下,以及终端所支持的频段是否需
要配置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当终端工作在载波聚合模式下且所支持的频段需要配置终端共存需求信
息时,配置所述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配置载波聚合时的
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包括下列配置方式之一或组合:
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一对应关系,将所述
第一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与功率回退值
的第二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实际占用的
资源块位置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三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三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
信息;
基站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与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的第四
对应关系,将所述第四对应关系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功率回退值,将
所述功率回退值或所述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确定载波聚
合终端的功率回退值,将所述功率回退值或所述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
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和实际占用的
资源块位置,确定载波聚合终端的功率回退值,将所述功率回退值或所述功率
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作为共存需求信息;
基站根据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确定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数目,将所
述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或所述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对应的数目编码作为共存
需求信息。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系统广播消息
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具体包括:
在主系统信息块MIB或系统信息块SIB的系统信息块类型字段中增加共
存需求信息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载波聚合专用
信令中增加共存需求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具体包括:
在专用物理层配置信息中增加共存需求信息字段携带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6.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降低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基站广播的系统广播消息或接收基站发送的载波聚合
专用信令;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所述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基站配置的载波
聚合模式下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
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
带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和/或最大上行可
使用资源块数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载波聚合终端确定满足共存

\t需求时的实际发射功率,具体包括:
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
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功率回退值,根据功率回退值确定自身的实际发射功
率;
所述载波聚合终端确定满足共存需求时的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具
体包括:载波聚合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
的终端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载波聚合终端根据共存需求
信息确定功率回退值的过程,具体包括下列方式之一或组合: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
存需求信息为发射带宽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一对应关系时,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
系和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确定功率回退值;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
存需求信息为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与功率回退值的第二对应关系
时,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和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
确定功率回退值;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
存需求信息为发射带宽、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实际占用的资源块位置与功
率回退值的第三对应关系时,根据所述第三对应关系、自身的实际发射带宽和
实际占用的资源块大小和位置,确定功率回退值;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
存需求信息为功率回退值时,解析出所述功率回退值;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
存需求信息为功率回退值对应的功率值编码时;查找存储的功率值编码与功率
回退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功率回退值;
所述载波聚合终端根据共存需求信息确定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的

\t过程,具体包括下列方式之一或组合: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
存需求信息为载波聚合终端的发射带宽、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的第四对
应关系时,根据所述第四对应关系,确定自身最大上行可使用资源块数目;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
存需求信息为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时,解析出所述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
载波聚合终端接收到系统广播消息或载波聚合专用信令中携带的终端共
存需求信息为最大可使用资源数目对应的数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