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拍摄图片的景深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922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化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拍摄图片的景深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移动终端摄像传感器的拍摄区域划分为N个区域,N为大于1的任意整数;(2)对每个区域进行对焦并都拍摄一张RAW数据格式的照片;(3)将每个区域内的RAW数据输出成RAW数据组;(4)将每个区域的RAW数据组组合成一张RAW数据格式的照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区域对焦方式拍摄图片,有效解决图片景深浅的问题,得到全景深的图片,更加清晰的呈现整个拍摄场景的画面,提升拍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景深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机、数码相机等移动终端拍摄图片时的景深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用手机、相机等电子数码产品进行拍摄景物时,由于摄像头镜头工艺和尺寸的限制,拍出来的照片景深都很浅,不能在一张照片上将同一个场景的景物全部清晰的呈现出来。景深是指镜头成像最清晰的物体的前后某段距离内,成像的清晰度仍然合格的距离,这一前一后的距离范围即是景深。景深和镜头焦距、光圈、物距及模糊圈有关。为了拍出各种效果,经常需要调整相机的一些参数,需要专业的拍摄人员才能知晓并做到对于一般的使用者来说,随手使用拍摄装置进行景物的拍摄,由于存在景深的问题,使拍摄到的图片中有些地方不够清晰,使拍摄到的图片效果不尽人意。要想使所有的被拍摄景物都能在同一张照片上较为清晰的呈现,需要尽可能大的景深,理论上最好是全景深。景深越大,被拍摄物的清晰度就越高。想达到最大景深的简易方法是缩小光圈。然而手机上的一些摄像头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目前很难做到全景深拍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拍摄图片的景深处理方法,能拍摄出全景深照片,能清晰的将整个拍摄场景的画面都清晰的呈现出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终端拍摄图片的景深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移动终端摄像传感器的拍摄区域划分为N个区域,N为大于1的任意整数;(2)对每个区域进行对焦并分别拍摄一张RAW数据格式的照片;(3)将每张照片中的对焦区域内的RAW数据输出成RAW数据组;(4)将每个区域的RAW数据组组合成一张RAW数据格式的照片。所述划分的N个区域按有规律的顺序分别标记为A1、A2、A3---AN,A1区域对焦拍摄的RAW数据格式的照片标记为B1,A2区域对焦拍摄的RAW数据格式的照片标记为B2,A3区域对焦拍摄的RAW数据格式的照片标记为B3---AN 区域对焦拍摄的RAW数据格式的照片标记BN。所述B1照片中A1区域的RAW数据输出的数据组标记为C1,B2照片中A2区域的RAW数据输出数据组标记为C2,B3照片中A3区域的RAW数据输出的数据组标记为C3---BN照片AN区域的RAW数据输出的数据组标记CN,将RAW数据组C1、C2、C3---CN按照A1、A2、A3---AN区域的排列顺序组合成一张全景图片,拍摄结束。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同一个拍摄场景划分成若干个拍摄区域,并对每个拍摄区域进行对焦并拍摄一张照片,然后根据现有摄像头内的处理程序和算法对照片的数据进行输出和整合,将全部区域的照片整合成一张全景照片,有效解决景深问题,使照片为全景深照片,不存在景深浅的问题,能够清晰的将整个拍摄场景的画面呈现出来。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移动终端拍摄图片的景深处理方法,应用在手机、相机等电子数码产品上,提高拍摄照片的清晰度。以上所述的拍摄前提都是指在拍摄同一个场景的景物时的情况下。如附图1所示,具体执行时,(1)将移动终端摄像传感器的拍摄区域划分为N个区域,N为大于1的任意整数,即是在摄像传感器的拍摄程序区域进行划分。N可为3、4、8,或者其他任意整数。按照有规律的顺序将各个区域分别标记为A1、A2、A3---AN,该顺序可为顺时针方向排列标记,或者逆时针方向排列标记,或者其他有规律性的顺序进行标记,在此列举并非是限定。另外,各个区域可以是大小面积一致,也可以不一致。(2)对每个区域进行对焦并分别拍摄一张RAW数据格式的照片。比如对A1区域对焦时拍摄一张整个场景的RAW数据格式的照片,此张照片以A1区域为焦点进行对焦拍摄;继续对B2区域对焦时拍摄一张整个场景的RAW数据格式的照片,此张照片以B2区域为焦点进行对焦拍摄;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区域都进行对焦拍摄完毕。然后各张照片分别进行标记,以A1区域为焦点进行对焦拍摄的RAW数据格式的照片标记为B1,以A2区域为焦点进行对焦拍摄的RAW数据格式的照片标记为B2,以A3区域为焦点进行对焦拍摄的RAW数据格式的照片标记为B3---以AN 区域为焦点进行对焦拍摄的RAW数据格式的照片标记为BN。在拍摄时,各个区域的拍摄均在移动终端的摄像器内自动完成,其中的拍摄软件方面均是现有公知程序,在此不进行详细描述。区域对焦和拍摄方式可以应用各种现有应用在相机内的公知算法进行处理即可。(3)将每张照片中的对焦区域内的RAW数据输出成RAW数据组。B1照片中的A1区域的RAW数据输出的数据组标记为C1,B2照片中A2区域的RAW数据输出的数据组标记为C2,B3照片中A3区域的RAW数据输出的数据组标记为C3---BN照片中AN区域的RAW数据输出的数据组标记CN。(4)将每个区域的RAW数据组组合成一张RAW数据格式的照片。在将RAW数据组C1、RAW数据组C2、RAW数据组C3---RAW数据组CN进行组合时,需要按照区域A1、A2、A3---AN的排列顺序进行组合成一张照片,该照片即可最终拍摄到的场景图片,实现全景深拍摄目的,将整个场景的画面都清晰的呈现出出来。需要说明的是,输出数据及将各区域的数据图片进行组合,都是由软件程序直接在移动终端的系统内进行处理的,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算法或者其他合成方法都是公知技术,为常用的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如RAW数据转成图片时需要经过所谓的“RAW转换程序”的处理,其中就包括去马赛克等,该PAW转换程序都是拍摄终端内应用非常广泛,并且为人所知的技术,PAW数据就是由感光元件记录的图像的所有灰度数据。下面举例说明。当将同一个拍摄场景划分为4个区域时,即N=4,如附图2所示,按照顺时针的规律将4个区域分别标记为A1、A2、A3和A4,A1区域对焦拍摄到的照片标记为B1,A2区域对焦拍摄到的照片标记为B12,A3区域对焦拍摄到的照片标记为B3,A4区域对焦拍摄到的照片标记为B4。然后将对焦区域A1的RAW数据输出为数据组C1,对焦区域A2的RAW数据输出为数据组C2,对焦区域A3的RAW数据输出为数据组C3,对焦区域A4的RAW数据输出为数据组C4,最后通过公知的软件程序将各个数据组组成为一张RAW数据图片,该图片即为全景深照片。同理,当同一个拍摄场景划分为5个区域时,即N=5,按逆时针的的规律将5个区域分别标记为A1、A2、A3、A4和A5,A1区域对焦拍摄到的照片标记为B1,A2区域对焦拍摄到的照片标记为B12,A3区域对焦拍摄到的照片标记为B3,A4区域对焦拍摄到的照片标记为B4,A5区域对焦拍摄到的照片标记为B5。然后将对焦区域A1的RAW数据输出为数据组C1,对焦区域A2的RAW数据输出为数据组C2,对焦区域A3的RAW数据输出为数据组C3,对焦区域A4的RAW数据输出为数据组C4,对焦区域A5的RAW数据输出为数据组C5,最后通过公知的软件程序将各个数据组组成为一张RAW数据图片,该图片即为全景深照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拍摄图片的景深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移动终端摄像传感器的拍摄区域划分为N个区域,N为大于1的任意整数;(2)对每个区域进行对焦并分别拍摄一张RAW数据格式的照片;(3)将每张照片中的对焦区域内的RAW数据输出成RAW数据组;(4)将每个RAW数据组组合成一张RAW数据格式的照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拍摄图片的景深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移动终端摄像传感器的拍摄区域划分为N个区域,N为大于1的任意整数;
(2)对每个区域进行对焦并分别拍摄一张RAW数据格式的照片;
(3)将每张照片中的对焦区域内的RAW数据输出成RAW数据组;
(4)将每个RAW数据组组合成一张RAW数据格式的照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拍摄图片的景深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的N个区域按有规律的顺序分别标记为A1、A2、A3---AN,A1区域对焦拍摄的RAW数据格式的照片标记为B1,A2区域对焦拍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