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体嵌入式电动机,该永磁体嵌入式电动机包括嵌入转子中的永磁体。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2011-4480公开了一项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证了强度并改善了磁性能的永磁体嵌入式电动机。形成磁极的永磁体被嵌入在上述公报中公开的转子中。两个永磁体相当于单个磁极。永磁体被设置成形成V形,V形的最宽的部分相对更靠近转子的外侧。另外,用于嵌入永磁体的转子通过交替地层叠具有不同结构的两种钢板(第一层叠钢板和第二层叠钢板)而形成。也就是说,每块第一层叠钢板包括与磁极对应的第一保持孔、第一腔以及第二腔。保持两个永磁体的两个第一保持孔、设置在两个第一保持孔之间的两个第一腔、以及设置在两个永磁体与邻近这两个永磁体设置的另外两个永磁体之间的两个第二腔与单个磁极对应。每块第二层叠钢板包括与磁极对应的第二保持孔、第三腔以及切口部分。保持两个永磁体的两个第二保持孔、设置在两个第二保持孔之间的两个第三腔、以及设置成与第一层叠钢板的第二腔重叠并与转子的外边缘相连的两个切口部分与单个磁极对应。转子的铁芯通过交替地层叠第一层叠钢板和第二层叠钢板而形成。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2004-104962公开了一项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防止了由永磁体的磁通泄露造成的输出减少。根据在上面的公报中公开的第九实施方式和第十实施方式中的转子,日本特开专利公报No.2011-4480中的第二层叠钢板的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体嵌入式电动机,包括:转子(2),所述转子(2)包括具有外边缘(4A)的转子芯(4),所述转子芯(4)通过对钢板进行层叠而形成,所述钢板各自包括多对磁体插入孔(6A?6H),每对磁体插入孔(6A?6H)均由设置成V形的两个磁体插入孔(6A?6H)形成,所述V形的宽的端部相对更靠近所述转子芯(4)的所述外边缘(4A);多对永磁体(8),所述多对永磁体(8)嵌入在所述多对磁体插入孔(6A?6H)中,每对永磁体(8)均由两个板状永磁体(8)形成,所述两个板状永磁体(8)设置成V形并使得相应的磁极彼此面对;以及定子(3),绕所述定子(3)缠绕有线圈,所述永磁体嵌入式电动机的特征在于,每个磁体插入孔(6A?6H)均包括位于d轴附近的d轴端部,以及位于q轴附近的q轴端部,所述转子芯(4)通过仅层叠这样的钢板形成:在所述钢板中,所有磁体插入孔(6A?6H)的所述q轴端部都通过切口(7A?7H)连接到所述转子芯(4)的所述外边缘(4A),以及当所述永磁体(8)被插入到所述磁体插入孔(6A?6H)中时,在每个磁体插入孔(6A?6H)的所述d轴端部处均形成间隙(9;10;12)。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8.21 JP 2011-1800321.一种永磁体嵌入式电动机,包括:
转子(2),所述转子(2)包括具有外边缘(4A)的转子芯(4),
所述转子芯(4)通过对钢板进行层叠而形成,所述钢板各自包括多对
磁体插入孔(6A-6H),每对磁体插入孔(6A-6H)均由设置成V形的
两个磁体插入孔(6A-6H)形成,所述V形的宽的端部相对更靠近所述
转子芯(4)的所述外边缘(4A);
多对永磁体(8),所述多对永磁体(8)嵌入在所述多对磁体插入
孔(6A-6H)中,每对永磁体(8)均由两个板状永磁体(8)形成,所
述两个板状永磁体(8)设置成V形并使得相应的磁极彼此面对;以及
定子(3),绕所述定子(3)缠绕有线圈,
所述永磁体嵌入式电动机的特征在于,
每个磁体插入孔(6A-6H)均包括位于d轴附近的d轴端部,以及
位于q轴附近的q轴端部,
所述转子芯(4)通过仅层叠这样的钢板形成:在所述钢板中,所
有磁体插入孔(6A-6H)的所述q轴端部都通过切口(7A-7H)连接到
所述转子芯(4)的所述外边缘(4A),以及
当所述永磁体(8)被插入到所述磁体插入孔(6A-6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镜味雅直,中根芳之,楳山亮,光田聪,铃木希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