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雷电先导发展模型在山区地形下电位的获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6411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6:15
一种二维雷电先导发展模型在山区地形下电位的获取方法,包括: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提取输电线路的实际地形数据;对输电线路的实际地形进行拟合,使用获得的实际地形数据求出对应的保角变换函数中的与地形相关的参数,使用保角变换函数将山区地形变换到平原地形,山顶地形下采用的保角变换的函数为:山谷地形下采用的保角变换的函数为,其中z=x+i(y+d1),z是保角变换前复平面点的坐标;w=u+i(v+d1),w是保角变换后复平面点的坐标,d和d1是所述与地形相关的参数;保角变换后先做先导通道的镜像,然后根据镜像法计算空间任意一点的电位,空间任意一点S(x,y)的电位的计算公式如下: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山区地形下先导发展模型中电位的计算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雷电屏蔽分析领域,具体是。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于输电线路来讲,雷击跳闸一直是影响高压送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的运行经验表明绕击是造成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日前评估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方法较多,如规程法认为绕击率与雷电流大小无关,对地面倾角的影响只以平原和山区来分;而电气几何模型提出了绕击率与雷电流幅值有关的观点,考虑导线高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其结果与二三十年的运行经验基本符合;Dellera和Eriksson基于临界电晕半径概念发展了上行先导起始判据,建立了先导发展模型(leader progression model,LPM) ;Rizk对上行先导起始判据进行了修正,提出适合于复杂间隙结构的先导起始判据,建立了新的LPM ;王晓瑜等考虑了雷电绕击分散性,提出了输电线路的雷电绕击模型。先导发展模型通常用线电荷来模拟下行先导通道,下行先导是一步一步向下发展的,雷电先导总是朝着场强最大的方向发展的。平原地形下的先导发展模型,通过镜像法做出先导通道的镜像,然后计算先导头部电位以及空间点的电位,找出场强最大的方向,进而判断先导每一步的发展方向,直到发生最后跃变。在山区地形下应用先导发展模型时,由于场的边界复杂,不能直接采用镜像法来计算先导发展模型中电位。有文献中采用无限大斜坡来等效山区地形,过于理想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其通过采用保角变换将山顶或山谷地形变换成平原地形,在平原地形下做先导通道的镜像,然后即可计算出山区地形下相应点的电位值。,包括步骤10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提取输电线路的实际地形数据;步骤20 :对输电线路的实际地形进行拟合,使用步骤10中获得的实际地形数据求出对应的保角变换函数中的与地形相关的参数,然后使用保角变换函数将山区地形变换到平原地形,山顶地形下采用的保角变换的函数为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0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提取输电线路的实际地形数据; 步骤20 :对输电线路的实际地形进行拟合,使用步骤10中获得的实际地形数据求出对应的保角变换函数中的与地形相关的参数,然后使用保角变换函数将山区地形变换到平原地形,山顶地形下采用的保角变换的函数为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二维雷电先导发展模型在山区地形下电位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保角变换函数将山区地形中的山顶地形变换到平原地形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解析函数式W = VTTZ,分离实部和虚部,可以解得山顶地形下U,V和X,y之间关系式如下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二维雷电先导发展模型在山区地形下电位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保角变换函数将山区地形中的山谷地形变换到平原地形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解析函数式全文摘要,包括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提取输电线路的实际地形数据;对输电线路的实际地形进行拟合,使用获得的实际地形数据求出对应的保角变换函数中的与地形相关的参数,使用保角变换函数将山区地形变换到平原地形,山顶地形下采用的保角变换的函数为山谷地形下采用的保角变换的函数为,其中z=x+i(y+d1),z是保角变换前复平面点的坐标;w=u+i(v+d1),w是保角变换后复平面点的坐标,d和d1是所述与地形相关的参数;保角变换后先做先导通道的镜像,然后根据镜像法计算空间任意一点的电位,空间任意一点S(x,y)的电位的计算公式如下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山区地形下先导发展模型中电位的计算问题。文档编号G01R19/00GK102955055SQ201110238999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9日专利技术者姚尧, 阮羚, 周文俊, 喻剑辉, 唐泽洋, 李涵 申请人: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武汉大学, 国家电网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维雷电先导发展模型在山区地形下电位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0: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提取输电线路的实际地形数据;步骤20:对输电线路的实际地形进行拟合,使用步骤10中获得的实际地形数据求出对应的保角变换函数中的与地形相关的参数,然后使用保角变换函数将山区地形变换到平原地形,山顶地形下采用的保角变换的函数为:w=z2+d2---(1)山谷地形下采用的保角变换的函数为:w=z2-d2---(2)式(1)和(2)中z=x+i(y+d1),z是保角变换前复平面点的坐标;w=u+i(v+d1),w是保角变换后复平面点的坐标,d和d1是所述与地形相关的参数;步骤30:保角变换后先做先导通道的镜像,然后根据镜像法计算空间任意一点的电位,空间任意一点S(x,y)的电位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VS=14πϵ0(∫y10y1TH(z0)r1dy+∫y20y2TH(z0)r1dy+k+∫yn0ynTH(z0)r1dy)---(12)式(12)中ξ0是真空介电常数,yn0为先导通道第n段的末端纵坐标,yn为先导通道第n段的起始纵坐标,H(z0)=0.3α+0.7β,α=e-(z0-10)/75,β=1-z0H,H为雷云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z0为先导头 部高度(在公式中z0>10),r1=ln(u(x,y)-u(x0,y0))2+(v(x,y)+v(x0,y0))2(u(x,y)-u(x0,y0))2+(v(x,y)-v(x0,y0))2T=a0L1+L2+k+Ln-1+1+1k2(yn-y)H(z0)I0+I0(a+b(LZ-(L1+L2+k+Ln-1)-1+1k2(yn-y)))1+c(LZ-(L1+L2+k+Ln-1)-1+1k2(yn-y))+d(LZ-(L1+L2+k+Ln-1)-1+1k2(yn-y))2其中,I0为回击电流峰值,a0=1.476×10?5,a=4.857×10?5,b=3.9097×10?6,c=0.522,d=3.73×10?3,k为保角变换前直线的斜率,L1、L2、Ln?1分别表示的第一段、第二段、第n?1段先导通道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尧阮羚周文俊喻剑辉唐泽洋李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