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高效的LED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574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眩高效的LED灯具,包括LED光源和内表面设置有漫反射层的灯具背板,所述灯具背板设置一弧形顶面、以及分别与所述弧形顶面两端部相连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所述LED光源设置第一LED灯条和第二LED灯条,所述第一LED灯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内侧面上,所述第二LED灯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内侧面上;并且,对应每一LED灯条,其所在内侧面还固定连接一镜面反射器,所述LED灯条设置在所述弧形顶面与其对应的镜面反射器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光学损失少,光利用率高,亮度均匀,并同时避免了光源眩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防眩高效的LED灯具
技术介绍
目前,LED的亮度随着光通量的提高在不断的增加,亮度已超出1000000cd/m2,这个亮度值已超出了人眼亮度感觉的适应范围(10-4-106cd/m2),如果人们直接看到LED光源就会有视觉刺痛感。如图I所示,当前解决LED灯具亮度过高的方案是将固定在基板3上的LED光源2隐藏起来,通过高反射率漫反射材料I将其发出的光线进行多次反射混合后从灯具漫发射表面出射,但是这种方案有如下几点缺陷· 1)、灯具腔内全部为漫反射材料,即使漫反射材料的反射率再高,无穷多次的反射也会大大衰减灯具的发光效率; 2),LED和漫反射面的距离太近,通常会使漫反射的光线被反射至LED或LED铝基板上而被吸收; 3)、紧靠近LED侧的反射面会被LED照射后亮度过高,从灯具外侧看向灯具时,有两条亮条纹分布在灯具内侧,降低灯具整体亮度均匀度效果。4)、因LED本身为固有的Iambertain型发光,无论Θ多大,照射到反射器上得光分布都不能达到较高的均匀度。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光学损失少,光利用率高,亮度均匀,并同时避免了光源眩光问题的防眩高效的LED灯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眩高效的LED灯具,包括LED光源和表面设置有漫反射层的灯具背板,所述灯具背板设置一弧形顶面、以及分别与所述弧形顶面两端部相连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所述LED光源设置第一 LED灯条和第二 LED灯条,所述第一LED灯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内侧面上,所述第二 LED灯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内侧面上;并且,对应每一 LED灯条,其所在内侧面还固定连接一镜面反射器,所述LED灯条设置在所述弧形顶面与其对应的镜面反射器之间。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LED灯具中,所述第一 LED灯条和所述第二 LED灯条的发光方向正相对设置。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LED灯具中,每一镜面反射器与其对应LED灯条所在内侧面的连接角度设置为a,其中,0〈a < 90度。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LED灯具中,所述镜面反射器设置为条形镜面反射器。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LED灯具中,其还设置分别与所述灯具背板的两端部固定连接的两端盖,并且,各端盖的内表面还设置漫反射层。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结合的设计原理将LED点光源经转化成均匀的面光源后出射,降低了高亮度LED光源对人眼的眩光危害;并且,通过将LED光源固定设置在灯具背板的两内侧面,各LED朝LED灯具内侧面发光,并且,在LED灯条所在内侧面还固定连接一镜面反射器,所述LED灯条设置在所述弧形顶面与其对应的镜面反射器之间,LED灯条上部的光线直接照向灯具背板的漫反射层,LED灯条下部的光线经过镜面发射器反射后照向灯具背板的漫反射层,最后再经过灯具背板的漫反射层反射至出光口,减少了多次反射的光学损失,光利用率高,亮度均匀,并且,灯具背板、以及镜面反射器等的整体结构对LED灯条还具有遮挡的作用,人眼观察LED灯具时不会直接看到光源光线,避免了 LED直投光眩光的危害。附图说明 图I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截面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中LED光源上部光线方向不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中LED光源下部光线方向示意图。图4c为本专利技术中LED光源整体光线方向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宽度方向亮度均匀度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配光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眩高效的LED灯具,所述LED灯具在使用过程中光学损失少,光利用率高,灯具亮度均匀,并同时避免了光源眩光问题。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LED灯具包括LED光源和内表面设置有漫反射层的灯具背板104,漫反射层可以通过镀膜、涂抹漫反射材料、或固定等方式设置在所述灯具背板的内表面,其中,所述灯具背板104设置一弧形顶面102、以及分别与所述弧形顶面102两端部相连的第一内侧面101和第二内侧面109,弧形顶面102、第一内侧面101和第二内侧面109的表面均设置漫反射层,在使用时,LED灯具发出的光线经过灯具背板104内表面设置的漫反射层反射至LED灯具的出光口,再通过出光口照射出外部。并且,所述LED光源设置第一 LED灯条103和第二 LED灯条107,第一 LED灯条103和第二 LED灯条107均为线条型LED光源,每一 LED灯条包括若干LED,各LED呈线条型排列,并且,将所述第一 LED灯条103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内侧面101上,所述第二 LED灯条107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内侧面109上,优选地,所述第一 LED灯条和所述第二 LED灯条的发光方向正相对设置,即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所述第二内侧面可以设置为两相对的内侧面,所述第一 LED灯条和所述第二 LED灯条的发光面相对设置,从而可以使所述第一 LED灯条和所述第二 LED灯条的发光方向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 LED灯条和所述第二 LED灯条上部的光线可以直接照射至弧形顶面的漫反射层中,减少多次反射光学损失,光效率高。并且,对应每一 LED灯条,其所在内侧面还固定连接一镜面反射器,即对应第一LED灯条103,还设置第一镜面反射器108,第一镜面反射器108与第一内侧面还固定连接,即第一内侧面一端与弧形顶面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镜面反射器108,第一 LED灯条103设置在所述弧形顶面与第一镜面反射器108之间;并且,对应第二 LED灯条107,还设置第二镜面反射器106,第二镜面反射器106与第二内侧面还固定连接,即第二内侧面一端与弧形顶面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二镜面反射器106,第二 LED灯条107设置在所述弧形顶面与第二镜面反射器106之间;镜面反射器可以由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表面的镜面反射层组成,其中,镜面反射层可以过镀膜、涂抹镜面反射材料、或固定等方式设置在基板的表面。如此设置,可以使各LED灯条下部的光线通过其对应设置的镜面反射器反射至弧形顶面的漫反射层中,反射的光线经过灯具背板弧形顶面的漫反射层漫反射至LED灯具的出光口后照射出 外部。如此,如图3所示,灯具背板104设置漫反射面1041、漫反射面1042和漫反射面1043,第一镜面反射器108设置镜面反射面1081,第二镜面反射器106设置镜面反射面1061,并且,LED灯具还设置漫反射面1062和漫反射面1082。如此,LED灯具在发光时,LED上部的光线方向如图4a所示,各LED灯条上部的光线直接照射至灯具背板104弧形顶面的漫反射层上,并且,如图4b所述,各LED灯条下部的光线经过镜面反射器108反射至灯具背板104弧形顶面的漫反射层上;并且,如图4c所示,直接照射在漫反射层、或反射至漫反射层上的光线经漫反射层反射后,通过LED灯具出光口 401照射出外部,以供照明使用。其中,各镜面反射器可以设置为条形镜面反射器,条形镜面反射器与其对应的LED灯条相对应设置,从而可以确保LED灯条照射到其下部的光线能够被条形镜面反射器完全反射至弧形顶面的漫反射层中,反射效率高。并且,灯具背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眩高效的LED灯具,包括LED光源和内表面设置有漫反射层的灯具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背板设置一弧形顶面、以及分别与所述弧形顶面两端部相连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所述LED光源设置第一LED灯条和第二LED灯条,所述第一LED灯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内侧面上,所述第二LED灯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内侧面上;并且,对应每一LED灯条,其所在内侧面还固定连接一镜面反射器,所述LED灯条设置在所述弧形顶面与其对应的镜面反射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华罗志祥赖杨成李名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