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灯带的灯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5739 阅读:3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灯带的灯箱,它包括灯箱、上端管(1)、灯带(2)、钢丝(3)、支架(4)、滑轮(8)、下端管(9),灯箱上部的顶棚开设有用于作为灯带(2)升降出口的孔洞,上端管(1)和下端管(9)沿水平方向上下放置,上端管(1)位于顶棚上方,下端管(9)位于灯箱内部,上端管(1)和下端管(9)之间通过钢丝(3)连接,上端管(1)可转动的安装在滑轮(8)上,滑轮(8)通过支架(4)固定在顶棚上,灯带(2)按垂直方向以满足发光效果的间距固定在上端管(1)、下端管(9)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饰效果好,提升了装饰的整体性和档次;降低灯箱内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难度,降低维护费用,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灯带的灯箱
技术介绍
按照现行常规エ艺,常规灯箱制作安装时存在以下弊端 1、在透光体上面做检修ロ,光源透过检修ロ骨架时,会在透光体上形成黒影,或者使用广告钉明装固定,装饰的整体性和档次都大打折扣,都会严重影响装饰效果,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2、如果为了避免这些质量通病而采用一次性固定安装的エ艺,那么灯箱作为ー个封闭的箱体,又为日后的检修带来极大的难度,维修成本高,质量、安全风险难以把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灯带的灯箱,它使灯箱达到更出色的装饰效果,提升装饰的整体性和档次;同时,可降低灯箱内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难度,降低维护费用,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灯带的灯箱,它包括灯箱、上端管、灯帯、钢丝、支架、滑轮、下端管,所述灯箱上部的顶棚开设有用于作为灯带升降出口的孔洞,所述上端管和下端管沿水平方向上下放置,上端管位于顶棚上方,下端管位于灯箱内部,上端管和下端管之间通过钢丝连接,上端管可转动的安装在滑轮上,滑轮通过支架固定在顶棚上,灯带按垂直方向以满足发光效果的间距固定在上端管、下端管之间。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解释 所述上端管上设置有限位器,钢丝安装在限位器上。所述上端管的端头上设置有摇杆。所述孔洞四周设置有翻边。所述灯带的长度略长于上端管和下端管之间的距离以避免灯带受力。所述灯带为LED灯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可移动灯带的灯箱,改进传统的施工模式,它使灯箱达到了更出色的装饰效果,避免了传统灯箱施工エ艺的质量通病;同时,使用过程中使灯箱内设备的清理和检修省时省力,降低了灯箱内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难度,降低了后期维护费用,不产生污染,不损伤灯箱装饰面层;符合行业倡导的緑色装饰的理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描述 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墙面灯箱立体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墙面灯箱上部结构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墙面灯箱整体剖面图;其中1上端管;2灯带;3钢丝;4支架;5翻边;6摇杆;7限位器;8滑轮;9下端管。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如图I、图2、图3所示,一种可移动灯带的灯箱,它包括灯箱、上端管I、灯带2、钢丝3、支架4、滑轮8、下端管9,所述灯箱上部的顶棚开设有用于作为灯带2升降出ロ的孔洞,所述上端管I和下端管9沿水平方向上下放置,上端管I位于顶棚上方,下端管9位于灯箱内部,上端管I和下端管9之间通过钢丝3连接,上端管I可转动的安装在滑轮8上,滑轮8通过支架4固定在顶棚上,灯带2按垂直方向以满足发光效果的间距固定在上端管I、下端管9之间。 上端管I上设置有限位器7,钢丝3安装在限位器7上。上端管I的端头上设置有摇杆6。孔洞四周设置有翻边5。灯带2的长度略长于上端管I和下端管9之间的距离以避免灯带2受力。灯带2为LED灯带。本实施例的实施包含以下要点 I、提前预埋技术点将墙面灯箱上部与顶棚之间预留孔洞,作为灯带升降的出口。孔洞需大于不锈钢圆管(上端管I或下端管9)长度200mm,孔洞四周石膏板的翻边5高度为100mm,同时吊顶内留出足够的检修活动空间,方便检修人员的操作。2、支架制作技术点将两根不锈钢圆管(上端管1,下端管9)沿水平方向上下放置,两端对齐,两根不锈钢圆管之间通过钢丝3连接,垂直长度大于灯箱透光部分长度。钢丝3上端的不锈钢圆管(上端管I)安装在灯箱上部藏于吊顶内,下端的不锈钢圆管(下端管9)垂下到灯箱底部距灯箱底部150mm。将LED灯带(灯带2)按垂直方向,以满足发光效果的间距平行固定在两根水平方向的不锈钢圆管上面。上端管I固定在灯箱上部,并预留空间。上端管I穿过滑轮8,然后滑轮8利用镀锌方管(支架4)与顶棚进行连接形成固定支架,摇杆6固定在上端管I的ー侧,同时将钢丝3的限位器7固定在上端管I上,保证提升的有效性。3、LED灯带(灯带2)固定技术点LED灯带按竖直方向以满足发光效果的间距平行固定在两根不锈钢圆管上。注意LED灯带的长度应略长于两根不锈钢圆管之间的距离,避免LED灯带受力。4、维护时达到的技术效果检修时,转动摇杆6,通过滑轮8的联动,将待维护灯带缠绕在上端管I上,通过检修孔取出灯带进行维修(提升时通过固定上端管I上的限位器7保证提升的垂直度,不会损伤灯箱内壁的装饰完成品)。将更换(修理)过的灯带与下端管9固定,再通过转动摇杆6,在它缠绕灯带下落的同时,将已更换(修理)过的灯带展开徐徐放下,待钢丝3充分展开到位后,将更换(修理)过的灯带与上端管I固定。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专利技术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总之,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权利要求1.一种可移动灯带的灯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灯箱、上端管(I)、灯带(2)、钢丝(3)、支架(4)、滑轮(8)、下端管(9),所述灯箱上部的顶棚开设有用于作为灯带(2)升降出口的孔洞,所述上端管(I)和下端管(9)沿水平方向上下放置,上端管(I)位于顶棚上方,下端管(9 )位于灯箱内部,上端管(I)和下端管(9 )之间通过钢丝(3 )连接,上端管(I)可转动的安装在滑轮(8 )上,滑轮(8 )通过支架(4)固定在顶棚上,灯带(2 )按垂直方向以满足发光效果的间距固定在上端管(I )、下端管(9 )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移动灯带的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管(I)上设置有限位器(7),钢丝(3)安装在限位器(7)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移动灯带的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管(I)的端头上设置有摇杆(6)。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移动灯带的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四周设置有翻边(5)。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移动灯带的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2)的长度略长于上端管(I)和下端管(9 )之间的距离以避免灯带(2 )受力。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灯带的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2)为LED灯带。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灯带的灯箱,它包括灯箱、上端管(1)、灯带(2)、钢丝(3)、支架(4)、滑轮(8)、下端管(9),灯箱上部的顶棚开设有用于作为灯带(2)升降出口的孔洞,上端管(1)和下端管(9)沿水平方向上下放置,上端管(1)位于顶棚上方,下端管(9)位于灯箱内部,上端管(1)和下端管(9)之间通过钢丝(3)连接,上端管(1)可转动的安装在滑轮(8)上,滑轮(8)通过支架(4)固定在顶棚上,灯带(2)按垂直方向以满足发光效果的间距固定在上端管(1)、下端管(9)之间。本专利技术的装饰效果好,提升了装饰的整体性和档次;降低灯箱内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难度,降低维护费用,安全可靠。文档编号F21S2/00GK102954383SQ20121045655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蒋晓芳, 成建新, 王宏, 刘长东, 蒋缪奕, 谢天, 邓小琳, 李胜来, 杨保忠, 丁洪杰, 常波, 戴家卫, 薄岚, 顾静芳, 刘丹, 金鑫, 沈虹 申请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灯带的灯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灯箱、上端管(1)、灯带(2)、钢丝(3)、支架(4)、滑轮(8)、下端管(9),所述灯箱上部的顶棚开设有用于作为灯带(2)升降出口的孔洞,所述上端管(1)和下端管(9)沿水平方向上下放置,上端管(1)位于顶棚上方,下端管(9)位于灯箱内部,上端管(1)和下端管(9)之间通过钢丝(3)连接,上端管(1)可转动的安装在滑轮(8)上,滑轮(8)通过支架(4)固定在顶棚上,灯带(2)按垂直方向以满足发光效果的间距固定在上端管(1)、下端管(9)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晓芳成建新王宏刘长东蒋缪奕谢天邓小琳李胜来杨保忠丁洪杰常波戴家卫薄岚顾静芳刘丹金鑫沈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