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水管防锈止漏施工法及其结构,尤指一种无需破坏水管外侧包覆的结构体,而可有效填补破损并形成防锈表面保护层的施工法及其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水管破损造成漏水时的施工方式,较简易地乃是直接将水管外侧包覆的(水泥)结构体敲开,以使水管的破损部位对外显露,于更换水管或将封阻该破损部位之后,再填补该(水泥)结构体,使其表面得以恢复原状;然而,此种方式需破坏该水管外侧包覆的(水泥)结构体,虽于水管的破损部位修复后,会回填相同的(水泥)材料,但其整体结构强度 仍难以回复至原状,致使整体建筑物的强度受影响,此为其应用上的严重缺失。另有将水管中之水排出后,以半油(脂溶)性树脂灌入水管中,并经一适当渗透时间,使该半油性树脂渗填于破损部位后,再以水性树脂灌入水管中,利用该水性树脂覆盖于半油性树脂上,除可形成进一步的保护外,并可增加其硬化速率;然而,此种施工方式虽可避免破坏水管外侧包覆的(水泥)结构体,但其水管修复的效果较差,且其填补材料容易受水流冲刷而逐渐损耗,造成该破损部位反复的损坏,形成应用上的缺失,同时,该半油性树脂与水性树脂材料本身不具防锈保护效果,无法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管防锈止漏施工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法至少包括:「排水」步骤,将具有破损部位的待施工水管内的水向外排出;「注入填补材料」步骤,将填补材料注入填满该待施工水管内部,并加压保持一定时间,使该填补材料得以渗入待施工水管的破损部位;「排出填补材料」步骤,以高压空气注入该待施工水管内,以排挤该填补材料流出待施工水管,且于该待施工水管内壁及破损部位残留有该填补材料;「烘干硬化」步骤,以热空气导入该待施工水管内,使该残留在待施工水管内的填补材料得以受热而干固,并于待施工水管内壁面及破损部位形成硬化的保护层与填塞部。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