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头结构,包括壳体及依次收容在壳体内的前锁胆、拨块部、离合栓与后锁胆,该锁头结构还包括推块组件与弹性件,离合栓包括相抵触的前栓体与后栓体,推块组件夹设于前锁胆与拨块部之间且前栓体可轴向滑动的连接于推块组件,后栓体可轴向滑动的连接于拨块部与后锁胆,弹性件夹持于后栓体与后锁胆间,当旋转后锁胆时,后栓体随后锁胆旋转并带动拨块部旋转;当旋转前锁胆时,推块组件随前锁胆旋转并推抵离合栓向后锁胆方向滑动以使前栓体轴向滑动连接于拨块部并解除后栓体与拨块部的连接,前拴体随推块组件旋转并带动拨块部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锁或机械锁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己应用得非常广泛。现有的电子锁或机械锁一般在后锁面带有旋钮,当在前锁面用机械钥匙转动开门时,后锁面的旋钮会跟着一起转动。然而,当后面的旋钮被障碍物挡住或后锁面的机构出问题时,在前锁面就无法用机械钥匙打该电子锁或机械锁,因此,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锁头结构。一种锁头结构,包括壳体及依次收容在壳体内的前锁胆、拨块部、离合栓与后锁胆,该锁头结构还包括推块组件与弹性件,离合栓包括相抵触的前栓体与后栓体,推块组件夹设于前锁胆与拨块部之间且前栓体可轴向滑动的连接于推块组件,后栓体可轴向滑动的连接于拨块部与后锁胆,弹性件夹持于后栓体与后锁胆间,当旋转后锁胆时,后栓体随后锁胆旋转并带动拨块部旋转;当旋转前锁胆时,推块组件随前锁胆旋转并推抵离合栓向后锁胆方向滑动以使前栓体轴向滑动连接于拨块部并解除后栓体与拨块部的连接,且前拴体随推块组件旋转并带动拨块部旋转。所述锁头结构在通过一锁胆解锁时,另一侧的锁胆不会随之转动,因此,不会因另一侧的锁胆被其他障碍物挡住或出现其他问题而不能打开使用该锁头结构的电子锁或机械锁,给使用者带来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锁头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I所示锁头结构的部分剖视装配图。图3是图I所示锁头结构的另一状态的部分剖视装配图。图4是图I所示锁头结构剖视装配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锁头结构100适用于电子锁或机械锁,包括壳体10、前锁胆20、推块组件30、拨块部40、离合栓50、后锁胆60、弹性件70及多个卡簧80。壳体10用于该锁头结构100的其他部件于其内,包括本体11与收容部12。本体11用于安装包括本锁头结构100的电子锁或机械锁于门面上。收容部12设置于本体11上,包括两个相间隔且同轴设置的前套筒121与后套筒122。前套筒121的周壁上绕其轴线贯通开设有第—^槽123。请一并参阅图2,前锁胆20大致呈中空圆柱状,其相对两端分别为前锁面21与凸轮面23。前锁面21中部开设有方孔210,用于安装旋钮或锁芯。该方孔210与旋钮或锁芯刚性连接,以便旋转旋钮或用钥匙旋转锁芯时带动该前锁胆20 —同旋转。该凸轮面2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凸峰231与两个相对设置的凹谷233。每个凸峰231上凸设有一个挡块232。前锁胆20还包括在其周壁上绕轴线贯通开设的第二卡槽201。推块组件30包括卡套31与推块35。卡套31呈中空套筒状,其一端沿轴向相对开设有两个滑槽311,其另一端沿轴向相对开设有两个卡合槽313,其周壁上绕其轴线凹设有第三卡槽315。推块35大致呈圆柱状,其包括相对凸设于其周壁一端的两个凸轴351。推块35收容于卡套31内,其两个凸轴351分别可滑动的容置于对应的滑槽311中。卡套31收容推块35的一端容置于前锁胆20内,且推块35的凸轴351抵顶前锁胆20的凸轮面23。拨块部40包括圆筒41与拨块45。圆筒41内周壁中部绕轴线凸设有挡环411。挡环411沿轴向相对凹设有两个前卡槽413。拨块45由圆筒41的外周壁凸设,用于拨动应用该锁头结构100的电子锁或机械锁的方舌。推块组件30的卡套31可部分容置于圆筒41内,此时,卡套31设有卡合槽313的一端抵顶于圆筒41的挡环411的一侧面上,卡套31的两个卡合槽313分别与挡环411的前卡槽413相对准。离合栓50包括前栓体51与后栓体53。前栓体51的外周壁的两侧沿轴向相对凸设有两个前滑条511。前栓体51可收容于拨块部40的圆筒41与推块组件30的卡套31内,其前滑条511相应可滑动的卡合于挡环411的前卡槽413内及卡套31的卡合槽313内。后栓体53抵触前栓体53,且其外周壁的两侧沿轴向相对凸设有两个后滑条531,后栓体53的后滑条531分别与前栓体51的前滑条511相对准。后锁胆60大致呈中空圆柱状,其相对两端分别为接合面61与后锁面63。后锁胆60沿轴向相对开设有两个后卡槽65,且其后卡槽65贯通接合面63。后锁胆60还包括在其外周壁上绕轴线凹设的第四卡槽67,第四卡槽67邻近接合面61设置。后锁胆60设置接合面61的一端容置于拨块部40的圆筒41内,接合面61抵顶圆筒41的挡环411的另一侧面上。离合栓50的后栓体53可部分容置于后锁胆60内或拨块部40的圆筒41,其部分后滑条531则相应可滑动的卡合于后卡槽65,部分可滑动的卡合于挡环411的前卡槽413内。后锁面63用于安装用于安装旋钮或锁芯。该后锁面63与旋钮或锁芯刚性连接,以便旋转旋钮或用钥匙旋转锁芯时带动该后锁胆60 —同旋转。一并参阅图2所示,后锁胆60的中部凸设有一挡壁65。弹性件70可以但不限于为柱状螺旋压簧,其收容于后锁胆60内并夹设于后锁胆60的挡壁65与后栓体53之间。组装该锁头结构100时,可以但并不限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拨块部40夹设于壳体10的前套筒121与后套筒122之间。将推块组件30由前套筒121装入,其中卡套31部分容置于拨块部40的圆筒41内,其第三卡槽315刚好曝露于前套筒121与圆筒41之间。将前锁胆20装入前套筒121,其凸轮面23的凹谷233抵顶推块35的凸轴351,其第二卡槽201刚好与前套筒121的第一卡槽123位置相对应,前锁面21由前套筒121的端面露出。将离合栓50由后套筒122装入拨块部40的圆筒41内,前栓体51收容于卡套31内并抵顶推块35,且其前滑条511与卡套31的卡合槽313相卡合,后栓体53部分收容于拨块部40的圆筒51内且其后滑条531部分与挡环411的前卡槽413相卡合。将弹性件70由后锁胆60有接合面61的一端装入后锁胆60内。将后锁胆60装入壳体10的后套筒122内,其接合面61 —端伸入圆筒41并收容部分后栓体53于其内,后卡槽65与后栓体53的另一部分后滑条531相卡合,后锁胆60的第四卡槽67刚好曝露于后套筒122与圆筒41之间,后锁面63由后套筒122的端面露出。弹性件70收容于后锁胆60内并夹设于后锁胆60的挡壁65与后栓体53之间。将三个卡簧80分别卡持于相对应设置的第一、第二卡槽123、201内、第三卡槽315内以及第四卡槽67内,如此壳体10即可旋转的收容该锁头结构100的其他部件于其内,而该锁头结构100的其他部件不会由壳体10脱离。请一并参阅图4,该锁头结构100的弹性件70上具有预压力并抵顶离合栓50的后栓体51,前、后栓体51、53的抵触面与圆筒41的挡环411和卡套315的抵触面相对应,此时,仅后栓体53与拨块部40的圆筒41刚性连接。当旋转安装于后锁胆60上的旋钮或锁芯带动后锁胆60转动时,后栓体53带动拨块部40的圆筒41转动,拨块45拨动包括该锁头结构100的电子锁或机械锁的方舌以解锁或锁定该电子锁或机械锁。此时,前锁胆20静止,因此,不会因前锁胆20被其他障碍物挡住或出现其他问题而影响通过后锁胆60打开该电子锁或机械锁。如图3所示,当旋转安装于前锁胆20上的旋钮或锁芯带动前锁胆20转动时,推块35的凸轴351由凸轮面23的凹谷233相对旋转到凸峰231并与挡块232抵顶时,推块35在凸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头结构,包括壳体及依次收容在壳体内的前锁胆、拨块部、离合栓与后锁胆,其特征在于:该锁头结构还包括推块组件与弹性件,离合栓包括相抵触的前栓体与后栓体,推块组件夹设于前锁胆与拨块部之间且前栓体可轴向滑动的连接于推块组件,后栓体可轴向滑动的连接于拨块部与后锁胆,弹性件夹持于后栓体与后锁胆间,当旋转后锁胆时,后栓体随后锁胆旋转并带动拨块部旋转;当旋转前锁胆时,推块组件随前锁胆旋转并推抵离合栓向后锁胆方向滑动以使前栓体轴向滑动连接于拨块部并解除后栓体与拨块部的连接,且前拴体随推块组件旋转并带动拨块部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龙辉,凌彬,肖荣,李向东,陈图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洛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