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硬包安装结构,它包括软硬包、插条(4)、三角龙骨(5)、卡式龙骨(6),所述卡式龙骨(6)固定到墙体,三角龙骨(5)连接到卡式龙骨(6)上,三角龙骨(5)上设置有插口,软硬包背面设置有插条(4),插条(4)插入插口以使得软硬包和三角龙骨(5)实现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新的施工工艺,突破了原有木基层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木基层材料的使用所存在的缺陷;软硬包的形式与铝扣板一样,可工厂化加工定做,便捷了施工,实现了产品化装饰,提高了效率;比起用木基层来说它不受环境的影响,不会热胀冷缩,提高了防火要求,适合于任何场地的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硬包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高档酒店、会所、办公楼、娱乐场所,软硬包墙面及包软硬包的面板基层材料都是木基层,防火、防水性能差,不能满足防火防潮等级。受外界环境温差、湿差变化较大的影响,易引起木基层膨胀变形、热胀冷缩的质量通病,且环保性能不够,成本过高,往往达不到业主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硬包安装结构,它不会膨胀变形,防火、防水性能好, 且绿色环保,成本可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硬包安装结构,它包括软硬包、插条、三角龙骨、卡式龙骨,所述卡式龙骨固定到墙体,三角龙骨连接到卡式龙骨上,三角龙骨上设置有插ロ,软硬包背面设置有插条,插条插入插ロ以使得软硬包和三角龙骨实现连接。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解释 所述插条横截面为L形,设置在软硬包边缘,相邻软硬包的插条背靠背组合呈T形一井插入插ロ。所述软硬包背面设置有保护软硬包不变形的背条。所述卡式龙骨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到墙体。所述软硬包由正面至背面依次包括面料、海绵、石膏板。所述石膏板的六个面都设有清漆涂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软硬包安装结构,它采用新的施工エ艺,突破了原有木基层技术,给予多种应カ有自由释放的空间,避免了木基层热胀冷缩变形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了木基层材料的使用所存在的缺陷;软硬包的形式与铝扣板一祥,可エ厂化加工定做,便捷了施工,实现了产品化装饰,提高了效率;新的施工エ艺墙面不再采用木基层,改用龙骨及膨胀螺栓,方便了墙面基层的调平,比起用木基层来说它不受环境的影响,不会热胀冷缩,提高了防火要求,适合于任何场地的施工要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描述 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结构剖面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层构件平面分解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三角龙骨与卡式龙骨安装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 其中I面料;2海绵;3背条;4插条;5三角龙骨;6卡式龙骨;7膨胀螺栓;8石膏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如图I、图2、图3所示,一种软硬包安装结构,它包括软硬包、插条4、三角龙骨5、卡式龙骨6。卡式龙骨6通过膨胀螺栓7固定到墙体,三角龙骨5连接到卡式龙骨6上,三角龙骨5上设置有插ロ,软硬包背面设置有插条4,插条4插入插ロ以使得软硬包和三角龙骨5实现连接,设计深化对卡式龙骨6对应点位进行排版,形成模数化安装。插条4横截面为L形,设置在软硬包边缘,相邻软硬包的插条4背靠背组合呈T形一井插入插ロ。软硬包由正面至背面依次包括面料I、海绵2、石膏板8。石膏板8的六个面都设有清漆涂层。软硬包背面设置有保护软硬包不变形的背条3。本实施例实施时包含以下要点 I、卡式龙骨6及三角龙骨5作为软硬包基层改变了常规用木基层做软硬包基层的结构。卡式龙骨6与三角龙骨5间距根据软硬包单位尺寸设置间距,如600mm*600mm的软包, 则将卡式龙骨6间距设置成600mm,三角龙骨5根据卡式龙骨6的排布设定间距(龙骨是ー种环保、防火、防潮、轻便、易于加工的材料)。2、三角龙骨5作软硬包的基层材料可根据墙面的垂直度及平整度进行调节,由于轻质易于加工的特性,可以根据软硬包的大小随意调节,适合于各个不同的环境使用,不会产生变形的不良反应。3、软硬包背面加固定软硬包不变形的背条3保证了软硬包不变形,特别是铝扣板式的插条4的装置以及エ厂化的加工模式方便了现场软硬包的安装,保证了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专利技术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总之,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权利要求1.一种软硬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软硬包、插条(4)、三角龙骨(5)、卡式龙骨(6),所述卡式龙骨(6)固定到墙体,三角龙骨(5)连接到卡式龙骨(6)上,三角龙骨(5)上设置有插口,软硬包背面设置有插条(4),插条(4)插入插口以使得软硬包和三角龙骨(5)实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硬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条(4)横截面为L形,设置在软硬包边缘,相邻软硬包的插条(4)背靠背组合呈T形一并插入插口。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硬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硬包背面设置有保护软硬包不变形的背条(3)。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硬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式龙骨(6)通过膨胀螺栓(7)固定到墙体。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硬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硬包由正面至背面依 次包括面料(I)、海绵(2)、石膏板(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硬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板(8)的六个面都设有清漆涂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硬包安装结构,它包括软硬包、插条(4)、三角龙骨(5)、卡式龙骨(6),所述卡式龙骨(6)固定到墙体,三角龙骨(5)连接到卡式龙骨(6)上,三角龙骨(5)上设置有插口,软硬包背面设置有插条(4),插条(4)插入插口以使得软硬包和三角龙骨(5)实现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新的施工工艺,突破了原有木基层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木基层材料的使用所存在的缺陷;软硬包的形式与铝扣板一样,可工厂化加工定做,便捷了施工,实现了产品化装饰,提高了效率;比起用木基层来说它不受环境的影响,不会热胀冷缩,提高了防火要求,适合于任何场地的施工要求。文档编号E04F13/22GK102953527SQ20121045656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季震宇, 周熠, 张定波, 黄磊, 蒋缪奕, 黄健, 纪敏, 周群宝, 孙蕾, 杨乐, 张骏辉, 司马东兰, 姚文静, 魏小霞, 吴之俊, 曹明光, 金 一 申请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硬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软硬包、插条(4)、三角龙骨(5)、卡式龙骨(6),所述卡式龙骨(6)固定到墙体,三角龙骨(5)连接到卡式龙骨(6)上,三角龙骨(5)上设置有插口,软硬包背面设置有插条(4),插条(4)插入插口以使得软硬包和三角龙骨(5)实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震宇,周熠,张定波,黄磊,蒋缪奕,黄健,纪敏,周群宝,孙蕾,杨乐,张骏辉,司马东兰,姚文静,魏小霞,吴之俊,曹明光,金一,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