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发元专利>正文

一种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457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细纱加工阶段引入并条工艺,将纤维素纤维条和棉组成的两纤维条,获得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线,再以该混纺纱线为地纱与氨纶裸丝,采用纬平针铲织编织方法编织,每个编织系统以一根地纱和一根氨纶裸丝添纱线一起织入,获得一种纬编单面平针添纱组织面料,而后将该面料进行加热预定型,温度为190~195℃,消除织物细皱纹,其中的氨纶以半熔融状与地纱结合起来,然后进行染色和定型,获得抗起毛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纬编针织面料。有益效果在于不仅解决了纤维素纤维为主的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问题,而且弹性延伸性大,制成织内衣衫裤后,手感柔软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工艺
,具体为一种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纺织面料表面的起毛起球,在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织物上一般都会出现,而化纤较为明显与突出.织物起毛起球影响衣着美观,降低服用性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织物外观及服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提高织物的服用舒适性与品质,日益受到国内外染整工作者的重视.组织结构疏松的织物比结构紧密的织物易起毛起球.结构紧密的织物与外界物体摩擦时,不易产生毛绒,已经产生的毛绒又由于纤维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而不易滑到织物表面上来,故可减轻起毛起球现象.如针织物结构比较疏松,一般比机织物易起毛起球;又如高机号织物一般比较紧密,所以低机号织物比高机号织物易起毛起球.同理,涤纶低弹变形丝针织物就更容易起球.纬编织物较经编织物易于起球;粗针距织物比细针距织物、平纹织物比罗纹织物、胖花织物比普通提花织物容易起球,其原因与织物结构紧密度的大小、组织交叉点的多少和布面平滑程度均有关系。近年来,随着人们不断追求穿着舒适化,贴身内衣衫裤的针织面料越来越多采用纤维素纤维。纤维素纤维比棉更柔软,吸湿性更好。但纤维素纤维针织物的最大弱点是易起毛起球。为了克服纤维素纤维针织物的起毛起球现象,常以纤维素纤维与其它纤维混纺来改善。但是要显著改善起毛起球现象,则要以纤维素纤维低比例,其它纤维高比例来混纺。这样,织物中纤维素纤维的舒适性优势就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以克服现有起毛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技术上述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I、在细纱加工阶段引入并条工艺,将纤维素纤维条和棉组成的两纤维条,获得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线,纤维在纱线中聚集,使纱线表面光洁,织造中和服用中不易起毛;纤维素纤维的重量含量为55% 80%,细度为O. 66 O. 88dtex,棉纤维的重量含量为20% 45% ;棉纤维的细度为I. 67dtex左右,混纺纱的细度为14. 9 28. 4dtex ;2、以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为地纱与氨纶裸丝,采用纬平针铲织编织方法,进行编织,每个编织系统以一根地纱和一根氨纶裸丝添纱线一起织入,获得一种纬编单面平针添纱组织面料,氨纶裸丝细度为22-44dteX,该面料收缩紧密,不易起毛起球;3、面料编织后,进行加热预定型,预定型温度为190 195°C,消除织物细皱纹,其中的氨纶以半熔融状与地纱结合起来,然后进行染色和定型,获得抗起毛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纬编针织面料。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抗起毛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纬编针织面料,织物尺寸稳定,做成针织内衣衫裤,弹性延伸性大,穿着舒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不仅解决了纤维素纤维为主的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问题,而且弹性延伸性大,弹性回复力小,制成织内衣衫裤后,手感柔软舒适。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结合实际做如下说明一种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I)将纤维素纤维条和棉纤维条,混纺纱线其中纤维素纤维的重量含量为55%,棉纤维的重量含量为45% ;所说的纤维素为竹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细度为O. 88dtex,棉纤维的细度为I. 67dtex,混纺纱的细度为18. 6dtex ;(2)以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为地纱与氨纶裸丝,采用纬平针铲织编织方法,进行编织,每个编织系统以一根地纱和一根氨纶裸丝添纱线一起织入,获得一种纬编单面平针添纱组织面料,氨纶裸丝细度为44dtex,混纺纱的平针组织采用的未充满系数为17 ;该面料收缩紧密,不易起毛起球;(3)织物编织后,进行加热预定型,预定型温度为190°C,然后进行染色和定型,获得所说的抗起毛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纬编针织面料。采用国家标准进行检测抗起毛起球性4 5级水洗尺寸变化率直向2. 3%,横向2. 9%弹子顶破强力293N。实施例2、(I)、将纤维素纤维和棉的纤维条混纺纱线;其中纤维素纤维的重量含量为80%,棉纤维的重量含量为20%;所说的纤维素为天丝,纤维素纤维的细度为O. 77dtex,棉纤维的细度为I. 67dtex,混纺纱的细度为15. 6dtex ;(2)、以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为地纱与氨纶裸丝,采用纬平针铲织编织方法,进行编织,每个编织系统以一根地纱和一根氨纶裸丝添纱线一起织入,获得一种纬编单面平针添纱组织面料,氨纶裸丝细度为33dtex,混纺纱的平针组织采用的未充满系数为19 ;该面料收缩紧密,不易起毛起球;(3)织物编织后,进行加热预定型,预定型温度为195°C,然后进行染色和定型,获得所说的抗起毛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纬编针织面料。采用国家标准进行检测抗起毛起球性能如下4级水洗尺寸变化率直向3. 1%,横向4. 6%弹子顶破强力246N。权利要求1.一种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细纱加工阶段引入并条工艺,将纤维素纤维条和棉组成的两纤维条,获得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线,纤维在纱线中聚集,使纱线表面光洁,织造中和服用中不易起毛;纤维素纤维的重量含量为55% 80%,细度为O. 66 O. 88dtex,棉纤维的重量含量为20% 45% ;棉纤维的细度为I. 67dtex,混纺纱的细度为14. 9 28. 4dtex ;(2)、以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为地纱与氨纶裸丝,采用纬平针铲织编织方法,进行编织,每个编织系统以一根地纱和一根氨纶裸丝添纱线一起织入,获得一种纬编单面平针添纱组织面料,氨纶裸丝细度为22-44dteX,该面料收缩紧密,不易起毛起球;(3)、面料编织后,进行加热预定型,预定型温度为190 195°C,消除织物细皱纹,其中的氨纶以半熔融状与地纱结合起来,然后进行染色和定型,获得抗起毛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纬编针织面料。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工艺
,具体为一种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细纱加工阶段引入并条工艺,将纤维素纤维条和棉组成的两纤维条,获得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线,再以该混纺纱线为地纱与氨纶裸丝,采用纬平针铲织编织方法编织,每个编织系统以一根地纱和一根氨纶裸丝添纱线一起织入,获得一种纬编单面平针添纱组织面料,而后将该面料进行加热预定型,温度为190~195℃,消除织物细皱纹,其中的氨纶以半熔融状与地纱结合起来,然后进行染色和定型,获得抗起毛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纬编针织面料。有益效果在于不仅解决了纤维素纤维为主的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问题,而且弹性延伸性大,制成织内衣衫裤后,手感柔软舒适。文档编号D06C7/02GK102953221SQ20111024003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6日专利技术者刘发元 申请人:刘发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细纱加工阶段引入并条工艺,将纤维素纤维条和棉组成的两纤维条,获得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线,纤维在纱线中聚集,使纱线表面光洁,织造中和服用中不易起毛;纤维素纤维的重量含量为55%~80%,细度为0.66~0.88dtex,棉纤维的重量含量为20%~45%;棉纤维的细度为1.67dtex,混纺纱的细度为14.9~28.4dtex;(2)、以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为地纱与氨纶裸丝,采用纬平针铲织编织方法,进行编织,每个编织系统以一根地纱和一根氨纶裸丝添纱线一起织入,获得一种纬编单面平针添纱组织面料,氨纶裸丝细度为22?44dtex,该面料收缩紧密,不易起毛起球;(3)、面料编织后,进行加热预定型,预定型温度为190~195℃,消除织物细皱纹,其中的氨纶以半熔融状与地纱结合起来,然后进行染色和定型,获得抗起毛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纬编针织面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发元
申请(专利权)人:刘发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