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觉神经刺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113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0:47
一种痛觉神经刺激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适合于附着到活体的刺激电极,在所述活体与所述刺激电极之间插入外源致痛物质和热原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被构造成向所述刺激电极供应电能的刺激电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能够适当地执行活体的期望神经纤维(特别是C纤维)的选择性刺激的痛觉神经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如JP-A-2010-088802中所述,为了早期检测作为糖尿病的三种主要并发症之一的末梢神经紊乱,对于只刺激C纤维并检查对刺激的反应的方法,存在高度需求。JP-A-2010-088802公开了ー种能够只刺激C纤维的痛觉神经刺激装置。在所提出的装置中,只有C纤维可以被选择性刺激,并展望了各种不同的应用。然而,在通过所述痛 觉神经刺激装置执行刺激的情形中,存在个体差异,并且即使对于健康个体来说,也时有发生对相同刺激强度(mA)的不同反应。据JP-A-2010-088802公开,当基于电流量的刺激强度低吋,C纤维受到刺激,而随着刺激强度变得更高时,更粗的纤维例如A S纤维受到刺激。然而,对刺激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当刺激強度增加时,期望的纤维不能受到刺激。此外,基于大电流量的刺激強度使对象感觉疼痛。因此,使用下述刺激技术可能是可行的,即,在测量的初始阶段以基于小电流量的強度开始刺激,然后逐渐改变成具有基于大电流量的強度。然而,根据所述刺激技木,随着时间的进行反应变得迟钝,或者随着时间流逝反应变得超敏,由此导致不能获得充分结果的问题。如在JP-A-2010-088802中所公开的在只打算选择性刺激C纤维的情形中,具体来说,刺激必须使用非常弱的电流来执行,并且取决于检查者的技巧,刺激可能不能适当地执行,使得检查有时不能良好地进行。美国专利No. 7781486公开了ー种技术,在所述技术中,为了增强使用针状电极的刺激的作用,以静脉内注射的形式给予抑制内源性阿片样物质(opioide)的酶促降解的物质。在所述技术中需要静脉内注射。因此,所述技术具有不能简单地用于施加刺激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痛觉神经刺激装置,所述装置不使用基于大电流量的刺激强度,就能以适当和简单的方式选择性刺激活体的期望的神经纤维(特别是C纤维)。本专利技术的ー个方面提供了ー种痛觉神经刺激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适合于附着到活体的刺激电极,插入在活体与刺激电极之间的外源致痛物质和热原中的至少ー种;以及被构造成向所述刺激电极供应电能的刺激电源。所述刺激电极可以包括第一电极,其尖端适合于插入到皮肤中;以及第ニ电极,其配置在第一电极的外周,不与第一电极发生电导通,并适合于与活体的皮肤相接触。所述刺激电源能够提供脉冲信号,其中第一电极的电极性被设置成阳极和阴极中的ー极,第二电极的电极性被设置成所述阳极和阴极中的另ー扱。所述外源致痛物质可以包括辣椒素、山椒素、姜油酮、樟脑、异硫氰酸烯丙酯和薄荷醇中的至少ー种。所述热原可以使用由金属的氧化反应造成的发热。所述外源致痛物质和热原中的至少ー种可以与所述刺激电极一体地配置。所述外源致痛物质和热原中的至少ー种可以在用凡士林稀释后插入。所述刺激电源可以向所述刺激电极供应电能,用于选择性刺激活体的预期的神经纤维。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痛觉神经刺激装置个实施例的构造的框图。 图2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痛觉神经刺激装置实施例中使用的刺激电极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痛觉神经刺激装置实施例中使用的刺激电极的修改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痛觉神经刺激装置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框图。图5A和5B是示出在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痛觉神经刺激装置实施例执行刺激的情况下获得的測量结果的图。參考标记列表10脉冲产生本体単元11脉冲信号提供单元12上升/下降控制单元13脉冲波形控制单元20刺激供电部分21电流/电压控制部分22供电部分23显示部分24操作部分25极性切换部分30刺激电极31针状电极60外源性致痛物质、热原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參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痛觉神经刺激装置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在图中,相同的部件用同样的參考数字表示,并且重复性描述将被省略。图I是痛觉神经刺激装置的实施例的图示。痛觉神经刺激装置包括将附着于活体A的刺激电极30。例如,刺激电极30被配置为具有图2示出的截面。刺激电极30包括起到第一电极作用的针状电极31,其尖端具有允许所述尖端略微插入到皮肤中的形状;以及起到第二电极作用的接触电极32,其在使用时与皮肤相接触。如图2所示,针状电极31相对于接触电极32突出。针状电极31的尖端并非总是必需是尖的,可以具有球形或杆状形状。接触电极32可以具有圆筒形状,其包围针状电极31并且以针状电极31为中心,或者可选地,可以以针状电极31为中心圆筒状地放置多个接触电极32。接触电极具有例如Imm的内径。可选地,接触电极32的一部分具有可以略微插入到皮肤中的形状。由绝缘材料构造而成的间隔物33可以嵌入到接触电极32与针状电极31之间的间隙中。将具有柱体形状、使用接触电极32作为芯并由绝缘材料形成的外部装配部分34设置在接触电极32的外周。可以使用如图4中所示的构造,其中使用了各自由图2中所示的ー对接触电极32和针状电极31形成的多个刺激电极30 (在该实例中为3对(扱)),所述刺激电极立于由绝缘树脂制成的盘状基座41上,并且3个针状电极31连接到一根导线,3个接触电极32连接到一根导线,这两根导线被引出作为引导线42。即使在使用任ー个上述刺激电极30的构造时,也通过例如涂覆(图I)的方式在刺 激电极30与活体A的接触部分之间插入外源致痛物质60和热原60中的至少ー种。外源致痛物质60的实例为辣椒素、山椒素、姜油酮、樟脑、异硫氰酸烯丙酯和薄荷醇。外源致痛物质60的概念包含致痛物质、致炎物质和刺激性物质。在外源致痛物质60通过涂覆的方式插入的情况下,优选在活体刺激之前约20分钟涂覆。优选地,热原60通过使用例如由金属的氧化反应造成的发热,将活体A的刺激部位加温至约30°C。刺激电极30与刺激供电部分20相连。刺激供电部分20供应电能,用于只刺激活体中的C纤维,并且具体地在改变脉冲的电极性时,执行供电的功能。如图4中所示,刺激供电部分的构造与JP-A-2010-088802中所公开的相似。也就是说,刺激供电部分20具有下述构造电流/电压控制部分21与脉冲产生本体単元10相连,极性切換部分25与电流/电压控制部分21相连。刺激电极30与极性切换部分25相连。供电部分22向各个部分供应电能。脉冲产生本体単元10由模拟/数字微处理器构造而成,并包括产生和提供脉冲信号的脉冲信号提供単元11、上升/下降控制单元12和脉冲波形控制单元13。上升/下降控制单元12改变从脉冲信号提供装単元11提供的脉冲信号的上升/下降时间中的至少ー种。上升/下降控制单元12可以选择线性模式,其中脉冲信号的上升或下降具有线性上升和下降的形状,或选择指数模式,其中脉冲信号的上升或下降具有指数上升和下降的形状,以便能够产生具有所需形状的脉冲波形。与脉冲产生本体単元10相连的电流/电压控制部分21是刺激強度控制单元,其改变由脉冲信号提供单元11提供的脉冲信号的电压和电流中的至少ー种。与电流/电压控制部分21相连的极性切换部分25起到电极性转换单元的作用,其转换针状电极31和接触电极32的电极性。操作部分24包括脉冲波形设定单元。脉冲波形设定单元可以设定脉冲波形控制単元13,以便将脉冲信号改变成具有所需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和脉冲数。操作部分24包括刺激強度设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痛觉神经刺激装置,包括:刺激电极,该刺激电极适合于附着到活体,在该活体与该刺激电极之间插入外源致痛物质和热原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刺激电源,该刺激电源被构造成向所述刺激电极供应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乾幸二竹岛康行根木润斧嘉伸牛岛良介小岛武
申请(专利权)人:大学共同利用机关法人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