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嵇晓成专利>正文

吸尘式冲击电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99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吸尘式冲击电钻,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冲击电钻、内置式吸尘装置及外部附属吸尘装置,冲击电钻包括电机(5)、电钻壳体(6)、钻夹头(10)、工作状态推钮(11)、手柄(20)和支架(27),内置式吸尘装置与电钻壳体(6)结合为一体。(*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在工作时能吸去所产生粉尘的吸尘式冲击电钻
技术介绍
现在的冲击电钻应用范围广泛,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冲击电钻钻头的冲击及冲击电钻散热风叶所产生的气流作用会将冲击电钻钻孔时所带出来的粉尘吹得到处飞扬,这样既影响了环境卫生,又会使操作者吸入大量的粉尘损害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在的冲击电钻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粉尘到处飞扬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冲击电钻工作时能吸去所产生粉尘的吸尘式冲击电钻。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一种吸尘式冲击电钻,它包括冲击电钻、内置式吸尘装置及外部附属吸尘装置三部分。其中,冲击电钻包括电机、电钻壳体、钻夹头、工作状态推钮、手柄和支架;内置式吸尘装置与电钻壳体结合为一体,它包括吸尘壳体、电机转轴、吸尘风叶、出尘筒、吸尘收集袋接口、密封圈A和进气口,吸尘壳体、出尘筒、吸尘收集袋接口和进气口均设在电钻壳体内,吸尘风叶设在电机转轴上,并安装在吸尘壳体内;外部附属吸尘装置包括吸尘收集袋、吸尘收集袋接口、吸尘软管、标尺筒、标尺架、紧固圈、标尺、吸尘支架、密封圈B,吸尘支架固定在标尺的前端,吸尘支架用吸尘软管连接到冲击电钻的进气口。安装时,手柄装在冲击电钻头上,标尺架固定在手柄上,吸尘软管接在吸尘支架和冲击电钻的进气口之间。使用时,将钻头装在钻夹头上,通过调节标尺架螺钉移动标尺筒,使钻头尖与吸尘支架口座平行,然后调节标尺上的紧固圈螺钉来确定所要钻孔的深度,就可按现有的冲击电钻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钻孔结束后,取下吸尘收集袋,倒出粉尘即可。本技术与现有的冲击电钻相比,具有在冲击电钻工作时能吸去所产生粉尘,为操作者提供一个清爽、整洁的工作环境,使冲击电钻的操作者在工作时避免了吸入粉尘,保护了操作者的身体健康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吸尘式冲击电钻的冲击电钻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吸尘式冲击电钻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吸尘式冲击电钻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至附图2,一种吸尘式冲击电钻,它包括冲击电钻、内置式吸尘装置及外部附属吸尘装置三部分。冲击电钻包括电机(5)、电钻壳体(6)、钻夹头(10)、工作状态推钮(11)、手柄(20)和支架(27)。内置式吸尘装置与电钻壳体(6)结合为一体,它包括吸尘壳体(1)、电机转轴(2)、吸尘风叶(3)、出尘筒(12)、吸尘收集袋接口(13)、密封圈A(14)和进气口(29)。其中,吸尘壳体(1)、出尘筒(12)、吸尘收集袋接口(13)和进气口(29)均设在电钻壳体(6)内,并用增强尼龙注塑而成。吸尘风叶(3)设在电机转轴(2)上,并安装在吸尘壳体(1)内。在电机转轴(2)上设有轴承A(23)、电枢(24)、轴承B(25)、轴承C(26)和支架(27),在支架(27)上设有轴承D(28)。电机(5)转动时,带动吸尘风叶(3)同步旋转,吸尘壳体(1)四周凹槽用密封圈A(14)进行密封,防止钻孔时吸尘壳体(1)吸入的粉尘进入电钻内部,将吸尘壳体(1)和冲击电钻完全隔离,进气口(29)为锥度结构,用来连接吸尘壳体(1)和吸尘软管(8),出尘筒(12)用来连接吸尘收集袋(7)。外部附属吸尘装置包括吸尘收集袋(7)、吸尘收集袋接口(13)、吸尘软管(8)、标尺筒(9)、标尺架(15)、紧固圈(16)、标尺(17)、吸尘支架(18)和密封圈B(19)。标尺架(15)固定在冲击电钻的手柄(20)上,在标尺架(15)上设有标尺筒调节螺钉(21),用来固定和调节标尺筒(9)。在标尺筒(9)上设有标尺(17)、弹簧和弹簧座,标尺(17)的伸缩通过弹簧来调节。标尺(17)上的刻度通过设在其上的紧固圈(16)来进行固定。吸尘支架(18)通过螺钉固定在标尺(17)的前端,其前端装有密封圈B(19)。吸尘支架(18)用吸尘软管(8)连接到冲击电钻的进气口(29)。使用不同规格的冲击钻头,可调节标尺架(15)上的标尺筒调节螺钉(21),使冲击钻头和被钻物的平面平齐。通过调节标尺(17)上的紧固圈(16)的标尺调节螺钉(22),可预先设置钻孔的深度。权利要求1.一种吸尘式冲击电钻,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冲击电钻、内置式吸尘装置及外部附属吸尘装置,冲击电钻包括电机(5)、电钻壳体(6)、钻夹头(10)、工作状态推钮(11)、手柄(20)和支架(27),内置式吸尘装置与电钻壳体(6)结合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式冲击电钻,其特征在于内置式吸尘装置包括吸尘壳体(1)、电机转轴(2)、吸尘风叶(3)、出尘筒(12)、吸尘收集袋接口(13)、密封圈A(14)和进气口(29),其中,吸尘壳体(1)、出尘筒(12)、吸尘收集袋接口(13)和进气口(29)均设在电钻壳体(6)内,吸尘风叶(3)设在电机转轴(2)上,并安装在吸尘壳体(1)内,在电机转轴(2)上设有轴承A(23)、电枢(24)、轴承B(25)、轴承C(26)和支架(27),在支架(27)上设有轴承D(28),吸尘壳体(1)四周凹槽用密封圈A(14)进行密封,进气口(29)为锥度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式冲击电钻,其特征在于外部附属吸尘装置包括吸尘收集袋(7)、吸尘收集袋接口(13)、吸尘软管(8)、标尺筒(9)、标尺架(15)、紧固圈(16)、标尺(17)、吸尘支架(18)和密封圈B(19),标尺架(15)固定在冲击电钻的手柄(20)上,在标尺架(15)上设有标尺筒调节螺钉(21),在标尺筒(9)上设有标尺(17)、弹簧和弹簧座,标尺(17)上的刻度通过设在其上的紧固圈(16)进行固定,吸尘支架(18)通过螺钉固定在标尺(17)的前端,其前端装有密封圈B(19),吸尘支架(18)与冲击电钻的进气口(29)之间通过吸尘软管(8)连接在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在工作时能吸去所产生粉尘的吸尘式冲击电钻。本技术针对现在的冲击电钻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粉尘到处飞扬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冲击电钻工作时能吸去所产生粉尘的吸尘式冲击电钻。本技术包括冲击电钻、内置式吸尘装置及外部附属吸尘装置三部分。其中,内置式吸尘装置与电钻壳体结合为一体,它包括吸尘壳体、电机转轴、吸尘风叶、出尘筒、吸尘收集袋接口、密封圈A和进气口;外部附属吸尘装置包括吸尘收集袋、吸尘收集袋接口、吸尘软管、标尺筒、标尺架、紧固圈、标尺、吸尘支架、密封圈B。使用时,按现有的冲击电钻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钻孔结束后,取下吸尘收集袋,倒出粉尘即可。文档编号B23B45/00GK2582796SQ0228706公开日2003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日专利技术者嵇晓成 申请人:嵇晓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嵇晓成
申请(专利权)人:嵇晓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