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880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热膜,包括基膜、金属膜、电极等,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的顶膜与底膜的上部热封形成密封层C,所述电线中部贯穿密封层C,所述基膜位于所述护套、所述密封层A与密封层C间形成的腔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护套上添加了密封层C,使得护套内形成了两个不连通的腔体,电缆的拉扯作用只会影响到密封层B的完好性,破坏密封层B、护套和密封层C间形成的腔体的密封性,但由于该腔体内的电线处于松弛状态,电缆的拉扯作用不会影响到电线与密封层C的密封性,也就不会对密封层A、护套和密封层B间腔体的密封性造成损害,使得基膜一直处于真空密封状态,大幅提升电热膜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采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膜
技术介绍
常见的电热膜一般采用在电热膜基膜外添加护套,以达到保护基膜免受水气的腐蚀、延长基膜使用寿命的目的。制作这种带护套的电热膜吋,需将护套内抽成真空,然后将护套的顶膜与底膜采用热封等方式粘合形成密封层,保持膜腔的密封性。由于护套上端的密封层夹有电缆,电热膜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电缆容易因拉扯而与护套产生滑动,导致密封层出现裂缝,致使膜腔密封性下降,降低电热膜的使用寿命。为解决电缆拉扯问题,有的电热膜在电缆与护套连接处的外部添加密封夹。但是这种电热膜没有并从根本上解决电缆 ·拉扯问题,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密封夹还容易划伤电热膜的护套,降低电热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热膜,包括基膜、金属膜、电极、护套、电缆、连接头,基膜位于护套内,金属膜位于基膜与护套间,基膜上的两个电极分别与电缆中的两根电线连接,护套的顶膜与底膜的下端热封形成密封层A,上端热封形成密封层B,电缆下部贯穿密封层B,电缆上端与连接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的顶膜与底膜的上部热封形成密封层C,所述电线中部贯穿密封层C,所述基膜位于所述护套、所述密封层A与密封层C间形成的腔体内。所述护套、所述密封层B和所述密封层C间形成的腔体为密封真空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护套上添加了密封层C,使得护套内形成了两个不连通的腔体,电缆的拉扯作用只会影响到密封层B的完好性,破坏密封层B、护套和密封层C间形成的腔体的密封性,但由于该腔体内的电线处于松弛状态,电缆的拉扯作用不会影响到电线与密封层C的密封性,也就不会对密封层A、护套和密封层B间腔体的密封性造成损害,使得基膜一直处于真空密封状态,大幅提升电热膜的使用寿命。密封层C加工简单、制作容易,无需在电热膜上添加其他器件,便于其推广,同时不会对电热膜产生不利影响。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ー步说明图中,I、基膜;2、金属膜;3、电极;4、护套;5、电缆;6、连接头;7、电线;8、密封层A ;9、密封层B ; 10、密封层C。如图I所示,基膜I位于护套4内,金属膜2位于基膜I与护套4间,基膜I上的两个电极3分别与电缆5中的两根电线7连接,护套4的顶膜与底膜的下端热封形成密封层AS,上端热封形成密封层B9,上部热封形成密封层C10,电线中部贯穿密封层C10,电缆下部贯穿密封层B9,电缆5上端与连接头6连接,基膜I位于护套4、密封层A8与密封层ClO间形成的腔体内,密封层B9、 护套4和密封层ClO间形成的腔体为密封真空腔。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膜,包括基膜(I)、金属膜(2)、电极(3)、护套(4)、电缆(5)、连接头(6)、电线(7),基膜(I)位于护套(4)内,金属膜(2)位于基膜(I)与护套(4)间,基膜(I)上的两个电极(3)分别与电缆(5)中的两根电线(7)连接,护套(4)的顶膜与底膜的下端热封形成密封层A (8),上端热封形成密封层B (9),电缆(5)下部贯穿密封层B (9),电缆(5)上端与连接头(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4)的顶膜与底膜的上部热封形成密封层C (10),所述电线(7)中部贯穿密封层C (10),所述基膜(I)位于所述护套(4)、所述密封层A (8)与密封层C (10)间形成的腔体内。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4)、所述密封层B(9)和所述密封层C (10)间形成的腔体为密封真空腔。·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热膜,包括基膜、金属膜、电极等,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的顶膜与底膜的上部热封形成密封层C,所述电线中部贯穿密封层C,所述基膜位于所述护套、所述密封层A与密封层C间形成的腔体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护套上添加了密封层C,使得护套内形成了两个不连通的腔体,电缆的拉扯作用只会影响到密封层B的完好性,破坏密封层B、护套和密封层C间形成的腔体的密封性,但由于该腔体内的电线处于松弛状态,电缆的拉扯作用不会影响到电线与密封层C的密封性,也就不会对密封层A、护套和密封层B间腔体的密封性造成损害,使得基膜一直处于真空密封状态,大幅提升电热膜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H05B3/04GK202759604SQ20122045031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专利技术者梁永亮 申请人:包头市山川圣阳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热膜,包括基膜(1)、金属膜(2)、电极(3)、护套(4)、电缆(5)、连接头(6)、电线(7),基膜(1)位于护套(4)内,金属膜(2)位于基膜(1)与护套(4)间,基膜(1)上的两个电极(3)分别与电缆(5)中的两根电线(7)连接,护套(4)的顶膜与底膜的下端热封形成密封层A(8),上端热封形成密封层B(9),电缆(5)下部贯穿密封层B(9),电缆(5)上端与连接头(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4)的顶膜与底膜的上部热封形成密封层C(10),所述电线(7)中部贯穿密封层C(10),所述基膜(1)位于所述护套(4)、所述密封层A(8)与密封层C(10)间形成的腔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市山川圣阳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