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线圈两端的软端箍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851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子线圈两端的软端箍固定结构,包括柔软的绳体,所述绳体通过绑扎件绑扎固定于定子线圈的端部外圆上,并且完全和线圈贴合在一起。所述绳体外层为聚酯纤维编制而成管状,中部设有空腔,在所述腔体内填充玻璃纤维丝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将绕组端部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强端部的抗震能力,同时因所用的材料都是绝缘材料,不会出现因绝缘破损而造成端部爬电击穿问题,减少了发生对地放电现象的可能性,安装简单,操作工艺性好,提高了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固定结构,尤其涉及ー种定子线圈两端的软端箍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正常工作时,电机在发热状态下长期运转,要求绕组及其绑扎和固定除了要有足 够的电气绝缘強度、冷热稳定性及耐潮、耐腐蚀性能外,还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另外,嵌线时为了线圈端部抬高整齐和获得较好的喇叭状张ロ,多用硬质端箍(包绝缘金属端箍或玻璃钢端箍)绑扎定形,所以绕组端部绑扎和绑端箍定形与固定很重要。三相同步发电机采用的是漆包圆线作为定子绕组,其两个端部必须采用固定环进行固定,以增强线圈端部的強度,减小因电机振动造成线圈端部在铁芯槽ロ出现变形或绝缘开裂等问题。目前常规的做法是采用铁制的环包绝缘后固定在线圈端部上,如图I所示,钢圆端箍I需要包绝缘后再固定绑扎在线圈0端部上,此种做法抗震能力差,且因为采用的是铁制的环包绝缘,外层绝缘材料破裂后会造成端部爬电击穿等问题,而且传统的端箍及绑扎结构复杂、エ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子线圈两端的软端箍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抗震能力差,外层绝缘材料破裂后会造成端部爬电击穿、结构复杂、エ艺繁琐等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子线圈两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子线圈两端的软端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软的绳体(2),所述绳体(2)通过绑扎件绑扎固定于定子线圈(0)的端部外圆上,并且完全和线圈(0)贴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锋石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德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