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轴流风扇,导风圈,所述导风圈的上部一侧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安装板以及固定在安装板上的若干翅片,所述翅片的安装方向与所述轴流风扇的轴线方向相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空调室外机由于采用了新型结构的散热器,对电子模块的散热效果明显增强,对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空调室外机中的散热器的电子模块测量温度,较使用原散热器的电子模块温度低了1.5℃~2.5℃。(*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调与制冷工程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新型结构散热器的空调室外机。
技术介绍
空调器室外机采用轴流风扇进行强制对流换热,气流流经散热器时,降低电子模块的温度,可使电子模块长期有效地工作,但是现有的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太理想,对散热器的结构亟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不好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轴流风扇,导风圈,所述导风圈的上部一侧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安装板以及固定在安装板上的若干翅片,所述翅片的安装方向与所述轴流风扇的轴线方向相垂直。由于气流受到轴流风扇叶片的影响作用,由轴向运动逐渐变为周向运动,这样散热器的翅片就与气流方向相平行,就不会阻碍气流的运动,增强散热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翅片靠近导风圈一侧的角部设为弧形。即每个翅片靠近导风圈一侧的角部设计成内凹的弧形边缘。再进一步地,所述翅片设为弧形的角部一侧与导风圈的边缘距离相等。其中,所述翅片的厚度为I. 5 2. 5mm,优选2mm。其中,所述翅片之间的距离为7 9mm,优选8mm。其中,所述翅片的片数为14 19片,优选16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所述空调室外机由于采用了新型结构的散热器,对电子模块的散热效果明显增强,对使用本技术所述空调室外机中的散热器的电子模块测量温度,较使用原散热器的电子模块温度低了 1.5 2. 5°C。附图说明图I是原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空调室外机中轴流风扇与散热器的安装相对位置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图2的右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空调室外机中采用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空调室外机中轴流风扇与散热器的安装相对位置示意图;图7是图6的左视图;图8是图6的右视图;其中1、原散热器;2、轴流风扇;3、导风圈;4、散热器;4_1、安装板;4_2、翅片;4-2-1、弧形角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I所示,原散热器I的结构示意图,其翅片4-2的边缘均是直边;如图2-4所示,原散热器I在安装后,翅片4-2的安装方向与轴流风扇2的轴线方向是平行的。由于导风圈3附近的气流方向是沿轴向运动的,这样,原散热器I的翅片4-2会阻碍气流的运动,影响散热效果。如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散热器4包括安装板4-1以及固定在安装板4-1 上的若干翅片4-2 ;其中,翅片4-2的厚度为I. 5^2. 5mm,优选2mm,翅片4_2之间的距离为7、mm,优选8mm,翅片4-2的片数为14 19片,优选16片。如图6_8所示,一种空调室外机中的轴流风扇2、导风圈3和散热器4的安装相对位置示意图,导风圈3的右上部安装散热器4,散热器4的翅片4-2的安装方向与轴流风扇2的轴线方向相垂直,即散热器4的翅片4-2与气流方向相平行,这样就不会阻碍气流的运动,增强散热效果。翅片4-2靠近导风圈3 —侧的角部设为弧形角部4-2-1,每个翅片4_2靠近导风圈3 一侧的角部均设计为内凹的弧形边缘,而且弧形边缘与导风圈3的边缘距离相等。当然,翅片4-2的厚度还可以为I. 5 2. 5mm中其他数值的厚度,翅片4_2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为7、mm中其他树值的距离,翅片4-2的片数还可以为14 19片中其他树值的片数。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参数值。为了分析散热器4附近的气流情况,对气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发现气流是先沿轴向运动的,然后在叶片附近受到叶片的作用,逐渐变成以周向运动为主。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对未使用散热器4的室外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发现气流刚刚入流时其径向速度比较小,基本流动主要沿来流方向,气流快要达到叶片前缘叶尖时,气流受径向影响明显的加强,气流继续沿出流方向流动时,受到轴流风扇2转动影响会越来越大,使气流在叶片的外圆的切向方向上的速度分量越来越大,即垂直于出流方向的速度矢量越来越大,接近导风圈3时气流的速度减弱,受到导风圈3的分流作用,越过导风圈3后,速度减弱更多,在箱体的角上形成涡流,速度变得很小。原散热器I的翅片4-2间的气流的运动只有在刚进入散热片的时候速度比较大,而且越靠近散热片下沿,其流动性越好,而散热片间的大部分区域(主要是风扇的吸风区域)的流体的流动性都很差。同样对本技术所述新型结构的散热器4的室外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发现散热器4的翅片4-2间的气流运动只有在靠近叶片的区域才有明显的速度,才能起到散热的作用,这个区域主要集中在吸力面叶尖位置到导风圈3之间。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气流在叶片的吸力面叶尖和导风圈3之间的区域是主要的气流运动区域,做周向运动,气流在叶片的吸力面左侧(即来流方向)及导风圈3包络范围内的气流主要是沿流道方向运动,而且在散热器高度覆盖范围内,越靠近叶片的区域即距叶轮轮毂轴向距离越短时,速度越大。考虑到要充分利用气流进行散热及节省成本,因而设计成本技术所述的空调室外机中的散热器结构。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 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轴流风扇,导风圈,所述导风圈的上部一侧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安装板以及固定在安装板上的若干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安装方向与所述轴流风扇的轴线方向相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靠近导风圈一侧的角部设为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靠近导风圈一侧的角部设为内凹的弧形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设为弧形的角部一侧与导风圈的边缘距离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厚度为1.5 2. 5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厚度为2mm。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之间的距离为7 9m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之间的距离为8mm。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片数为14 19片。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片数为16片。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轴流风扇,导风圈,所述导风圈的上部一侧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安装板以及固定在安装板上的若干翅片,所述翅片的安装方向与所述轴流风扇的轴线方向相垂直。本技术所述空调室外机由于采用了新型结构的散热器,对电子模块的散热效果明显增强,对使用本技术所述空调室外机中的散热器的电子模块测量温度,较使用原散热器的电子模块温度低了1.5℃~2.5℃。文档编号F24F1/18GK202757212SQ20122043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轴流风扇,导风圈,所述导风圈的上部一侧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安装板以及固定在安装板上的若干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安装方向与所述轴流风扇的轴线方向相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娟,刘丽伟,徐超,赵可可,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