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灯管侧盖,系设置在一LED灯管管体的端部,其中LED灯管管体在其端部附近具有一扣持部,LED灯管侧盖具有对应于该扣持部的扣持件,扣持件扣合扣持部而结合LED灯管侧盖与LED灯管管体为一LED灯管,藉由无螺丝的结构,而避免引起对LED灯管的接电端子的电气安全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LED灯管端部结构的设计,特别是关于一种LED灯管侧盖。
技术介绍
传统日光灯管是利用气体放电作用配合灯管内壁上的荧光物质而发出各种可见光。由于传统日光灯管有着耗电量大、发热量高、及使用寿命短等缺点,故逐渐被低耗电量、具环保性、且使用寿命长的LED所取代,而应用制作出以日光灯管为外型的LED灯管。如图I所示,其系显示习知的LED灯管的立体图。一习知的LED灯管主要包括一个LED灯管管体A及二个LED灯管侧盖B。LED灯管侧盖B设有二接电端子C1、C2,以连接电源供LED灯管管体A内的LED通电而发光。LED灯管管体A是由一灯座Al与一灯罩A2对合而成。一般而言,考虑到灯座Al为金属(例,铝)所制成,而灯罩A2为PC (聚碳酸酯)材质所制成,故LED灯管侧盖B在设置上会藉由螺丝D锁固于LED灯管管体A的灯座Al部分。 ·然而,在这样的结构中,螺丝D的设置位置与接电端子Cl、C2过于接近,使得螺丝D的导电性容易对通电状态的接电端子Cl、C2造成不良影响而发生问题,因此有电气安全的隐忧存在。鉴于以上所述,习知的LED灯管侧盖因结构缺失而可能有电气安全的问题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灯管侧盖,以改善习知的LED灯管在电气安全上的缺点。本技术为解决习知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系提供一种LED灯管侧盖,设置在一 LED灯管管体的端部,其中LED灯管管体在其端部附近具有一扣持部,LED灯管侧盖具有对应于扣持部的扣持件,扣持件扣合扣持部而结合LED灯管侧盖与LED灯管管体为一LED灯管。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LED灯管管体包括一灯座及一灯罩,以及LED灯管管体具有分别位于灯座与灯罩上的二扣持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LED灯管侧盖具有分别位于LED灯管侧盖的相反两侧的二扣持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LED灯管侧盖在其一端面设有二接电端子,二接电端子的连线的延伸线将LED灯管侧盖区分为二个半区,以及LED灯管侧盖具有分别位于LED灯管侧盖的二个半区的二扣持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LED灯管侧盖在其一端面设有二接电端子,以及LED灯管侧盖具有分别位于二接电端子的连线的延伸线方向上的二扣持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LED灯管管体的扣持部为一扣孔,LED灯管侧盖的扣持件为一扣勾。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扣持件包括一自LED灯管侧盖延伸出的可挠延接件,以及一位于可挠延接件上的扣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LED灯管侧盖还具有一外环套,连接在LED灯管侧盖的外周缘,外环套与 LED灯管侧盖之间具有一供LED灯管管体套置的套置空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LED灯管侧盖还具有一套接件,自LED灯管侧盖的端部延伸出,套接于LED灯管管体的内侧。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扣持件位于上述套接件上,扣持件自内向外扣合扣持部。经由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本技术的LED灯管侧盖采用扣合方式与LED灯管管体结合,无须使用螺丝或其它具导电性的构件,因此不会有影响接电端子的电气安全问题。再者,扣持部可任意设置于本技术的LED灯管管体的灯座及/或灯罩处,不受构件材质的限制,因此能够有较佳的配置选择。此外,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本技术的LED灯管侧盖的扣持件对于LED灯管管体是可快速拆卸的,便于内部零件的更换。附图说明图I系显示习知的LED灯管的立体图;图2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 LED灯管的立体图;图3a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LED灯管侧盖的前视图;图3b系显示依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LED灯管侧盖的前视图;图4系显示图2的LED灯管的部分剖视图;图5系显示图2的LED灯管的爆炸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 LED 灯管I LED灯管管体11 灯座12 灯罩13a 扣持部13b 扣持部2 LED灯管侧盖201 端面202 外周缘203 端部21a 扣持件21b 扣持件211 可挠延接件212 扣件22 外环套221 套置空间23 套接件31接电端子32接电端子ALED灯管管体Al灯座A2灯罩BLED灯管侧盖Cl接电端子C2接电端子·D螺丝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藉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阅图2至图5,图2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 LED灯管的立体图,图3a系显示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LED灯管侧盖的前视图,图3b系显示依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LED灯管侧盖的前视图,图4系显示图2的LED灯管的部分剖视图,以及图5系显示图2的LED灯管的爆炸图。依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 LED灯管100包括一 LED灯管管体I及一 LED灯管侧盖2。LED灯管管体I包括一灯座11及一灯罩12,并且在LED灯管管体I的端部附近具有二扣持部13a、13b。LED灯管侧盖2设置于LED灯管管体I的端部,其具有对应于扣持部13a、13b的扣持件21a、21b。扣持件21a、21b分别扣合于扣持件21a、21b而使LED灯管侧盖2与LED灯管管体I结合一体成为LED灯管100。扣持部13a、13b在本实施例中为扣孔,扣持件21a、21b为扣勾。然而,本技术并不限于此,扣持部13a、13b与扣持件21a、21b可为任意的凹凸配合结构,例如,扣持部13a、13b为凹槽,而扣持件21a、21b为凸块,或者,扣持部13a、13b为扣勾而扣持件21a、21b为扣孔。另外,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扣持部13&、1313与扣持件21&、2113可为利用磁铁相吸而扣合的构件。在本技术中,由于LED灯管侧盖2与LED灯管管体I并非采用螺丝锁固,故无须考虑灯座11与灯罩12的材质是否适合承受锁合的应力,因此扣持件21a、21b的位置可任意配置而非一定要对应灯座11。本实施例中扣持件的数量为二,扣持件21a、21b较佳地是分别位于LED灯管侧盖2的相反两侧,以使LED灯管侧盖2与LED灯管管体I的结合点相互对称而使结合更为稳固,让LED灯管侧盖2不易脱落。此外,在扣持件的数量为三个以上的情况中,则以配置于各等分角度上为佳。例如,当扣持件的数量为三个时,则以LED灯管侧盖的轴心为原点,三个扣持件分别配置在0°、120°、240°的位置为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LED灯管侧盖2于端面201处设有二接电端子31、32。二接电端子31、32的连线的延伸线L将LED灯管侧盖2区分为上下二个半区,二扣持件21a、21b分别位于LED灯管侧盖2的上半区与下半区。据此,LED灯管管体I的二扣持部13a、13b则分别位于灯座11及灯罩12上。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二扣持件21a、21b分别位于二接电端子31、32的连线的延伸线L的方向上。无论是图3a或图3b的结构,都能够藉由扣持件21a、21b对称设置在LED灯管侧盖2而使与LED灯管管体I的结合较为稳固。如图4所示,扣持件2la、2Ib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一自LED灯管侧盖2延伸出的可挠延接件211,以及一位于可挠延接件211上的扣件212。藉由可挠延接件211的挠性,使扣件212可经受力而退出扣孔(即,扣持部13a),以便于使扣持件21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灯管侧盖,系设置在一LED灯管管体的端部,其特征在于,该LED灯管管体在其端部附近具有一扣持部,该LED灯管侧盖具有对应于该扣持部的扣持件,该扣持件扣合该扣持部而结合该LED灯管侧盖与该LED灯管管体为一LED灯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民海,吴锦儒,曾耀庆,陈永仁,
申请(专利权)人:诚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