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620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在通过螺钉将安装有发光元件的光源用基板固定于基板支撑板部时,能够在光源用基板以适当的深度形成螺钉紧固用的孔的照明装置、具备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以及具备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该照明装置中,多个发光元件在光源用基板的一面(第1面)侧安装。光源用基板,通过相对于基板支撑板部从与光源用基板相反的相反一侧紧固的螺钉而被固定于基板支撑板部。光源用基板具备:构成另一面(第2面)侧的金属板和相对于金属板贴合于一面(第1面)侧的柔性布线基板,在光源用基板中紧固了螺钉的部位,作为螺钉紧固用的孔,形成有贯通金属板的贯通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备导光板以及发光元件的照明装置、具备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以及具备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各种显示装置中,液晶装置具有被称为背光装置的照明装置;和重叠地配置于该照明装置的光出射面侧的透射型或半透射型的显示面板(液晶面板),照明装置中,沿着导光板的侧端面中成为光入射部的侧端面设置有多个发光元件。 该结构的照明装置中,如图9所示,多采用如下结构光源用基板1088中在与导光板1080的侧端面相对的一面1881安装有多个发光元件1089,并且将光源用基板1088通过螺钉固定于基板支撑板部1062。此时,如果从光源用基板1088的一面1881侧紧固螺钉,则在光源用基板1088的较长方向,配置有螺钉的部位的表面状态与其两侧不同,在光源用基板1088的一面1881上产生光散射特性不连续的部分。其结果,从导光板出射的照明光发生辉度不均,存在图像品位降低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提出了如下结构在基板支撑板部1062形成有贯通孔1625,并且相对于基板支撑板部1062从与光源用基板1088相反的相反侧紧固螺钉1086以将光源用基板1088固定于基板支撑板部1062 (参照专利文献1、2)。为了实现该结构,从光源用基板1088的另一面1882侧到光源用基板1088的厚度方向的途中位置为止形成有有底的孔1885,在该孔1885中紧固螺钉1086。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特开2011- 40388号公报的图13等专利文献2特开2009- 3081号公报的图2、图7、图10等但是,如图9所不,为了从光源用基板1088的另一面1882侧到光源用基板1088的厚度方向的途中位置为止形成有底的孔1885,必须充分地管理孔1885的深度,所以在孔1885的形成上花费很多工时。即,如果孔1885贯通光源用基板1088,则如上述那样,由于贯通光源用基板1088的一面1881侧而露出的螺钉1086表面,导致与其他表面光的散射状态和/或反射状态等不同,产生光学意义上不连续的部分,有损照明的均一性。或者,可能产生在光源用基板1088的一面1881形成的布线断线的隐患。相对于此,如果孔1885过浅,则在紧固了螺钉1086时光源用基板1088被螺钉1086按压而变形,发光元件1089的光轴倾斜。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以上的问题,本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在通过螺钉将安装有发光元件的光源用基板固定于基板支撑板部时,能够在光源用基板以适当深度形成螺钉紧固用的孔的照明装置、具备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以及具备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导光板;多个发光元件,其将发光面朝向该导光板的成为光入射部的侧端面地沿着所述光入射部排列;光源用基板,在第I面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以与所述侧端面相对的方式安装,具有与安装有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I面相对的第2面,并相对于所述侧端面沿着延伸方向配置;基板支撑板部,其具有与该光源用基板的所述第2面相对的第3面,并具有相对于该第3面配置于与所述第2面相反的相反一侧的第4面;和螺钉,其从所述第4面侧不在所述光源用基板的所述第I面侧露出地,将该光源用基板固定于所述基板支撑板部,所述光源用基板具备构成所述第I面侧的第一基板和构成所述第2面侧的第二基板,在所述光源用基板中紧固了所述螺钉的部位,形成有贯通所述金属板的贯通孔。 本技术中,多个发光元件安装于光源用基板的第I面,该光源用基板,通过螺钉固定于在第2面侧配置的基板支撑板部。在此,螺钉相对于基板支撑板部从与光源用基板相反的相反一侧紧固,螺钉未在光源用基板的第I面侧露出。因此,在光源用基板的第I面侧,不会因螺钉而产生光散射特性不连续的部分,所以从导光板出射的照明光难以产生辉度不均。另外,构成光源用基板的第2面侧的第一基板为金属板,构成光源用基板的第I面侧的第二基板,为相对于第一基板贴合于第I面侧的柔性布线基板。在光源用基板中紧固了螺钉的部位,作为螺钉紧固用的孔,形成有贯通第一基板(金属板)的贯通孔。因此,紧固螺钉的孔的深度,根据金属板的厚度而唯一地确定为适当的深度,所以不会产生因孔过深而导致的问题和/或因孔过浅而导致的问题。本技术中,优选,所述贯通孔在与安装有所述发光元件的部位不重叠的位置形成。根据该结构,能够适当地安装发光元件。本技术中,优选,在所述柔性布线基板中与所述贯通孔重叠的区域,形成有金属层。根据该结构,螺钉的前端由金属层覆盖,所以螺钉的影响不会通过柔性布线基板而波及其他。本技术中,优选,所述第一基板(金属板)的侧端面和所述第二基板(柔性布线基板)的侧端面成为连续的切断面。即,优选,在形成光源用基板时,在使大型的第一基板(金属板)和大型的第二基板(柔性布线基板)贴合后,同时切断第一基板(金属板)和第二基板(柔性布线基板)以形成单品尺寸的光源用基板。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使第一基板(金属板)和第二基板(柔性布线基板)贴合前在第一基板(金属板)形成贯通孔,能够提高生产率。本技术中,优选,所述第一基板(金属板)比所述第二基板(柔性布线基板)厚。根据该结构,能够可靠地支撑第二基板(柔性布线基板),并且能够将在发光元件产生的热经由第一基板(金属板)释放。本技术中,优选,所述贯通孔为螺纹孔。根据该结构,在紧固螺钉时,不对光源用基板施加过大的力,所以能够防止光源用基板变形。本技术中,优选,所述基板支撑板部为金属制的。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在发光元件产生的热经由第一基板(金属板)向基板支撑板部释放。本技术,如果在所述光源用基板的所述第I面朝向所述光入射部的情况下应用,则是有效的。在光源用基板的第I面与光入射部相对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因螺钉在第I面侧露出而导致的问题,但根据本技术,能够防止该问题的产生。本技术所涉及的照明装置能够用于显示装置,该情况下,显示装置具有重叠配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光出射侧的显示面板。本技术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用于液晶电视机等电子设备。附图说明图I是具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液晶电视机(电子设备)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图3是进一步细致分解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显示装置时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要部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照明装置中使用的光源用基板周边的结构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照明装置中使用的光源用基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将光源用基板固定于基板支撑部的方法的说明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照明装置中使用的光源用基板的说明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要部的剖视图。图9是现有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8…照明装置、10···显不面板、30···第2框架、40…第I框架、50···第3框架、60···光源支撑部材、62···基板支撑板部、80···导光板、80A…光入射部、80B…光出射面、85···螺钉紧固用的孔、86···螺钉、88···光源用基板、89···发光兀件(光源)、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导光板;多个发光元件,其将发光面朝向该导光板的成为光入射部的侧端面地沿着所述侧端面排列;光源用基板,在第1面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以与所述侧端面相对的方式安装,具有与安装有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1面相对的第2面,并相对于所述侧端面沿着延伸方向配置;基板支撑板部,其具有与该光源用基板的所述第2面相对的第3面,并具有相对于该第3面配置于与所述第2面相反的相反一侧的第4面;和螺钉,其从所述第4面侧不在所述光源用基板的所述第1面侧露出地,将该光源用基板固定于所述基板支撑板部,所述光源用基板具备构成所述第1面侧的第一基板和构成所述第2面侧的第二基板,在所述光源用基板中紧固了所述螺钉的部位,形成有贯通所述第一基板的贯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野信孝百濑洋一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