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云斗专利>正文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新型托压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314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新型托压轮,包括立柱,立柱顶端安装固定座,固定座上开设固定孔,立柱上安装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第一轮轴的轴心与第二轮轴的轴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第一轮轴上安装第一转轮,第二轮轴上安装第二转轮,第一转轮环形外壁周圈开设第一卡槽,第二转轮环形外壁周圈开设第二卡槽,第一卡槽边沿与第二卡槽边沿之间的最小距离H为8-1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防止钢丝绳从托轮与压轮之间脱出,保障乘坐人员的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新型托压轮
技术介绍
矿用架空乘人装置主要用于矿井斜巷、平巷运送人员,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地面旅游索道,它通过电动机带动减速机上的摩擦轮作为驱动装置,采用架空的无极循环的钢丝绳作为牵引承载,钢丝绳主要靠尾部张紧装置进行张紧,沿途依靠托压轮组支撑,抱索器将乘人吊椅与钢丝绳连接并随之作循环运行从而实现运送人员的目的。目前矿用架空乘人装置中使用的托压轮组中的托轮与压轮交错设置,实际使用中如果钢丝绳出现大幅振动会使钢丝绳从托轮与压轮之间脱出,引发事故,对乘坐人员的安装构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新型托压轮,它能够有效防止钢丝绳从托轮与压轮之间脱出,保障乘坐人员的安全。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立柱,立柱顶端安装固定座,固定座上开设固定孔,立柱上安装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第一轮轴的轴心与第二轮轴的轴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第一轮轴上安装第一转轮,第二轮轴上安装第二转轮,第一转轮环形外壁周圈开设第一卡槽,第二转轮环形外壁周圈开设第二卡槽,第一卡槽边沿与第二卡槽边沿之间的最小距离H为8-15_。第一转轮环形外壁周圈设置第一环形轮衬,第一环形轮衬周圈开设第一卡槽,第二转轮环形外壁周圈设置第二环形轮衬,第二环形轮衬周圈开设第二卡槽。第—^槽边沿与第二卡槽边沿之间的最小距离H为10mm。立柱上安装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上安装第一紧定螺栓,第二套管上安装第二紧定螺栓,第一套管与第一轮轴连接,第二套管与第二轮轴连接。立柱上开设第一纵向条形孔和第二纵向条形孔,第一轮轴上设置第一挡环,第一轮轴端部穿过第一纵向条形孔,第一轮轴端部与第一紧定螺母连接,第二轮轴上设置第二挡环,第二轮轴端部穿过第二纵向条形孔,第二轮轴端部与第二紧定螺母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防止钢丝绳从托轮与压轮之间脱出,保障乘坐人员的安全,有利于减小钢丝绳的运行阻力,能够防止钢丝绳与转轮长期摩擦后受损,缓解钢丝绳产生的振动,能够实现调节转轮之间的间距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煤矿架空乘人装置新型托压轮包括立柱1,立柱I顶端安装固定座2,固定座2上开设固定孔3,立柱I上安装第一轮轴4和第二轮轴5,第一轮轴4的轴心与第二轮轴5的轴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第一轮轴4上安装第一转轮6,第二轮轴5上安装第二转轮7,第一转轮6环形外壁周圈开设第一卡槽9,第二转轮7环形外壁周圈开设第二卡槽11,第一卡槽9边沿与第二卡槽11边沿之间的最小距离H为8-15mm。使用时,固定座2通过螺栓与巷道顶部连接,用于悬挂抱紧器的钢丝绳位于第一卡槽9与第二卡槽11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由于架空乘人装置使用的钢丝绳直径通常在20mm以上,因此钢丝绳不会从第一卡槽9与第二卡槽11之间脱出,保障乘坐人员的安全,第一卡槽9边沿与第二卡槽11边沿之间的最小距离H不应小于8mm,否则影响抱紧器正常通过。由于现有交错排列的托压轮组与钢丝绳接触面积较大,因此在安装时需要确保转轮与钢丝绳平行,否则会增加钢丝绳的运行阻力,同时使钢丝绳脱落的概率增加,本技术所述的第一转轮6和第二转轮7只有一个点与钢丝绳接触,因此在安装时不需严格保证转轮与钢丝绳平行,钢丝绳的运行阻力不会增加,尤其是在巷道转弯或正负变坡的位置,本技术能够确保钢丝绳能够顺畅通过,不会出现阻力过大的情况。·本技术为了防止钢丝绳与转轮长期摩擦后受损,可在第一转轮6环形外壁周圈设置第一环形轮衬8,第一环形轮衬8周圈开设第一卡槽9,第二转轮7环形外壁周圈设置第二环形轮衬10,第二环形轮衬10周圈开设第二卡槽11。轮衬可以采用硬度较低的橡胶、塑料等材料制作,能够更好的对钢丝绳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所述第一卡槽9边沿与第二卡槽11边沿之间的最小距离H优选为10mm。当第一卡槽9边沿与第二卡槽11边沿之间的最小距离H为IOmm时,抱紧器能够顺畅通过,并且第一卡槽9边沿与第二卡槽11之间形成的空间较小,有利于缓解钢丝绳产生的振动。本技术为了能够对第一转轮6和第二转轮5的高度进行调整,实现调节转轮之间的间距的目的,可在转轴与立柱之间设置位置调节装置,所述位置调节装置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一立柱I上安装第一套管12和第二套管13,第一套管12上安装第一紧定螺栓14,第二套管13上安装第二紧定螺栓15,第一套管12与第一轮轴4连接,第二套管13与第二轮轴5连接。第一紧定螺栓14和第二紧定螺栓15用于固定第一套管12和第二套管13在立柱I上的位置,松开紧定螺栓就可对套管的位置进行调节。实施例二立柱I上开设第一纵向条形孔16和第二纵向条形孔17,第一轮轴4上设置第一挡环18,第一轮轴4端部穿过第一纵向条形孔16,第一轮轴4端部与第一紧定螺母19连接,第二轮轴5上设置第二挡环20,第二轮轴5端部穿过第二纵向条形孔17,第二轮轴5端部与第二紧定螺母21连接。第一紧定螺母19和第二紧定螺母21旋紧后能够与挡环一起夹紧立柱I,起到定位作用,需要调整转轮位置时,松开紧定螺母,将转轴在条形孔内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再次将紧定螺母旋紧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新型托压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立柱(1)顶端安装固定座(2),固定座(2)上开设固定孔(3),立柱(1)上安装第一轮轴(4)和第二轮轴(5),第一轮轴(4)的轴心与第二轮轴(5)的轴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第一轮轴(4)上安装第一转轮(6),第二轮轴(5)上安装第二转轮(7),第一转轮(6)环形外壁周圈开设第一卡槽(9),第二转轮(7)环形外壁周圈开设第二卡槽(11),第一卡槽(9)边沿与第二卡槽(11)边沿之间的最小距离H为8?15mm。

【技术特征摘要】
1.煤矿架空乘人装置新型托压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I),立柱(I)顶端安装固定座(2),固定座(2)上开设固定孔(3),立柱(I)上安装第一轮轴(4)和第二轮轴(5),第一轮轴(4)的轴心与第二轮轴(5)的轴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第一轮轴(4)上安装第一转轮(6),第二轮轴(5)上安装第二转轮(7),第一转轮(6)环形外壁周圈开设第—^槽(9),第二转轮(7)环形外壁周圈开设第二卡槽(11),第一卡槽(9)边沿与第二卡槽(11)边沿之间的最小距离H为8_15mm。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煤矿架空乘人装置新型托压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轮(6)环形外壁周圈设置第一环形轮衬(8),第一环形轮衬(8)周圈开设第一卡槽(9),第二转轮(7)环形外壁周圈设置第二环形轮衬(10),第二环形轮衬(10)周圈开设第二卡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煤矿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斗李志锋许成仁李纯新
申请(专利权)人:李云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