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公交车的车门隔离装置。该车门隔离装置为设于公交车车厢内的门帘装置,所述门帘装置由门帘框架和帘布构成,门帘框架位于车厢内的车门上端并与该车门上端的车壁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区域范围,所述帘布装于门帘框架周边及门帘框架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具有减少或防止公交车内的空调冷气或暖气随车门的打开而流失的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门隔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公交车的车门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公交车内都设有空调设备,以备在不同温度的情况下对车厢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以达到所需的温度。开着空调的公交车每到一站且无论该站点是否有乘客上下车都会不断地开门和关门,而现有公交车的车门没有一种比较完善的结构去防止开门时车内空调冷气或暖气的流失,所以当公交车不断地开门关门的时候会影响车厢内的温度调节,同时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公交车的车门隔离装置,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公交车的车门隔离装置,车门隔离装置为设于公交车车厢内的门帘装置,该门帘装置由门帘框架和帘布构成,门帘框架位于车厢内的车门上端并与该车门上端的车壁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区域范围,帘布装于门帘框架周边及门帘框架顶部。由此,可以具有减少或防止公交车内的空调冷气或暖气随车门的打开而流失的有益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门帘框架与车门上端车壁形成的区域范围到车厢底面的垂直投影面大于车门处的安全区域,由此可以具有有效防止车门向内打开时触碰到门帘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门帘框架与车门上端的车壁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门帘框架与车门上端的车壁之间为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帘布为透明的聚氯乙烯软帘。由此,当公交车门打开时产生的冲力不会把门帘吹动从而可以具有稳定安全的有益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帘布的长度至少为门帘框架到车厢底面的垂直距离。由此,还可以更好防止公交车内空调冷气或暖气流失的有益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帘布从门帘框架下方的一侧向另一侧部分重叠排列分布,两两之间形成部分重叠,帘布在其重叠部分对应设有吸合装置。由此,可以具有使得门帘能稳固吸合在一起,乘客下车时也能方便将门帘分开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公交车门打开时的示意图;图2为图I装上公交车的车门隔离装置后的示意图;图3为公交车门关闭时的示意图;图4为图3装上公交车的车门隔离装置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示意性地显示了公交车的车门打开并位于安全区域5处时的状态,此时,由于公交车的车门没有隔离物所以公交车车内的冷气或暖气会白白流失,影响车厢内的温度调节。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在公交车车门打开时,在车厢内的车门附近处即安全区域5外安装公交车的车门隔离装置后的状态。图3示意性地显示公交车门关闭时的状态。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公交车车门关闭时,在车厢内的车门附近处即安全区域5外安装公交车的车门隔离装置后的状态。图5是在车门处安装本技术简易装置的示意图,该简易装置可以位于安全区域范围内。参照图I至图4,门帘框架2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公交车门上端的车壁I形成固 定连接;也可以通过在门帘框架2上设连接孔,在公交车门上端的车壁I处也对应地设有连 接孔,这些连接孔之间相配合并通过螺栓或钢销等使得将门帘框架2与公交车门上端的车壁I形成可拆卸连接。连接好后的门帘框架2整体位于车厢内的车门的上端处并与车壁I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区域范围6。如图2和图4所示,门帘框架2的周边均装有帘布3,门帘框架2的顶部即区域范围6处也装有帘布3,装有帘布3的门帘框架2整体构成了门帘装置,该门帘装置将公交车门形成一个隔离空间,由此,门帘装置可以起到隔离车门的作用,有效防止车厢内的冷气或暖气向车门外流失。参照图I至图4,所述帘布3选用不易被风吹动的聚氯乙烯软帘,所述帘布3的长度至少为门帘框架2到车厢底面的垂直距离,如此一来可以达到更好的隔绝效果。帘布3可以为一整块透明的聚氯乙烯软帘,该整块聚氯乙烯软帘位于该门帘框架2周边下方。帘布3还可以为多块单独的软帘分别从门帘框架2下方的一侧向另一侧部分重叠排列分布,两两之间的重叠部分对应设有吸合装置4,该吸合装置4可以由磁条构成,该磁条分别设置在帘布3的重叠部分,当公交车到站开门但没有乘客上下车时,帘布3之间相互贴合,门帘装置起到防止车厢内冷气或暖气向外流失的作用,当有乘客上下车时,乘客可以掰开吸合装置4而打开帘布3后进行上下车,安全且方便。当公交车车内不需要开空调时,帘布3可以分别向门帘框架2两旁收好。除以上实施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图5所示的简易装置,可以只在正对车门的门帘框架2处以及门帘框架2的顶部装有帘布3,如此一来,当车门往里打开的时候可以,车门与所装帘布3共同形成一个隔离区域,也可以具有有效减少车厢内冷气或暖气的向外流失的有益效果。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比如,帘布3除了选用聚氯乙烯软帘外还可以选用其他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的透明帘布,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公交车的车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隔离装置为设于公交车车厢内的门帘装置,所述门帘装置由门帘框架和帘布构成,门帘框架位于车厢内的车门上端并与该车门上端的车壁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区域范围,所述帘布装于门帘框架周边及门帘框架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公交车的车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隔离装置为设于公交车车厢内的门帘装置,所述门帘装置由门帘框架和帘布构成,门帘框架位于车厢内的车门上端并与该车门上端的车壁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区域范围,所述帘布装于门帘框架周边及门帘框架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公交车的车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区域范围到车厢底面的垂直投影面大于车门处的安全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交车的车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帘框架与车门上端的车壁之间为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交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业,
申请(专利权)人:陈大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