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外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010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手机外套,包括与手机外形相匹配的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3D光学膜,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呈可拆卸式装设,第一壳体具有用于支撑所述3D光学膜的支撑装置,且3D光学膜超出支撑装置的部分不小于手机屏幕的大小。通过将3D光学膜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上,并在3D光学膜的四边通过保护条或者侧板进行保护,这样就可以防止3D光学膜裸露在外部,避免被撞击脱落或者刮坏的情况发生;通过在第一壳体的一侧设置固定销,同时对应在第二壳体上设置固定槽,这样不论在使用或者收放第一壳体的时候,都可以对第一壳体进行固定,这样就不会出现第一壳体自行滑落出第二壳体的情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机外套,尤其涉及一种不仅可使手机播放的视频具有3D效果,还可对手机进行保护的多功能手机外套。
技术介绍
大部分的手机都具有视频播放功能,人们可以在上下班途中、出差的路上等随时随地的通过手机观看动画、短片、电影等,给人们增添了许多乐趣,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手机的视频功能仅限于2D就会感到不满足。目前3D立体电影作为一种可为人们展现一幅幅连贯的立体画面,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的感觉,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可是目前观看3D电影需要到特定的电影院或者电视机上,佩戴3D眼镜才能 进行观看。为此目前有部分的手机外套将3D光学膜安装到其上,实现了手机观看3D视频的功能,但是此手机外套的安装结构比较复杂,3D光学膜容易刮伤脱落,给使用者造成了很多麻烦,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2043153U,公开了一种“手机外套”,其包括与手机大小相配合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本体和下本体,所述手机外套还包括3D光学膜,所述3D光学膜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下本体的底板上,所述3D光学膜的另一端可自由活动,所述3D光学膜超出所述壳体下本体底板部分大于或等于手机屏幕大小。此手机外套的3D光学膜由于仅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采用自由设置,没有壳体的保护,这样3D光学膜就会容易脱落,使用很不方便,而且存放3D光学膜的上本体采用手机下部开口,这样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由于使用习惯,带有3D光学膜的下本体由于重力原因容易滑落出上本体,掉落在地上损坏,给使用者造成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手机外套,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随时可配合手机直接观看3D视频、3D光学膜固定可靠、不易掉落、不易损坏、保护手机不被划坏或者损坏的优点。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手机外套,包括与手机外形相匹配的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3D光学膜,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呈可拆卸式装设,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用于支撑所述3D光学膜的支撑装置,且所述3D光学膜超出所述支撑装置的部分不小于手机屏幕的大小。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为带有显示方孔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四边垂直设置有第一保护条和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一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二保护条。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垂直设置第二侧边,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侧边的两端均设置第三侧边,所述两个第三侧边之间留有用于所述第一壳体安放的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条的外侧、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一侧设置若干固定销。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边上对应所述固定销设置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包括两排,第一排所述固定槽用于所述第一壳体使用时的固定,第二排所述固定槽用于所述第一壳体收回时的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的一侧均设置向内弯折的第三保护条,以使手机在安放到所述第二壳体内时不掉落。优选的,所述第一侧边的高度不小于手机的厚度,所述第一保护条的高度不小于所述3D光学膜的厚度。优选的,所述第二侧边以及所述第三侧边的高度均大于手机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手机相对应的应用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3D光学膜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上,并在3D光学膜的四边通过保护条或者侧板进行保护,这样就可以防止3D光学膜裸露在外部,避免被撞击脱落或者刮坏的情况发生;通过在第一壳体的一侧设置固定销,同时对应在第二壳体上设置固定槽,这样不论在使用或者收放第一壳体的时候,都可以对第一壳体进行固定,这样就不会出现第一壳体自行滑落出第二壳体的情况发生,保证使用者的使用安全,对比现有技术,此手机外套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随时可配合手机直接观看3D视频、3D光学膜固定可靠、不易掉落、不易损坏、保护手机不被划坏或者损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实施例所述的手机外套的第一壳体和3D光学膜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的手机外套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立体示意图。图中I、第一壳体;11、第一底板;12、显不方孔;13、第一保护条;14、第一侧板;15、第二保护条;16、固定销;2、第二壳体;21第二底板;22、第二侧板;23、第三侧板;24、固定槽;25、应用孔;26、第三保护条;3、3D 光学膜。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 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手机外套,包括与手机外形相匹配的壳体和设置于该壳体上的3D光学膜3,壳体包括第一壳体I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I和第二壳体2呈可拆卸式装设,第一壳体I具有用于支撑3D光学膜3的支撑装置,且3D光学膜3超出支撑装置的部分不小于手机屏幕的大小。如图I和2所示,支撑装置为带有显示方孔12的第一底板11,第一底板11四边垂直设置有第一保护条13和第一侧边14,第一侧边14的一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二保护条15,第一保护条13的外侧、与第一侧边14相对的一侧设置两个固定销16,同时第一侧边14的高度不小于手机的厚度,第一保护条13的高度不小于3D光学膜3的厚度。通过将3D光学膜3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I上,并在3D光学膜3的四边通过保护条或者侧板进行保护,这样就可以防止3D光学膜3裸露在外部,避免被撞击脱落或者刮坏的情况发生。如图3 6所示,第二壳体2包括第二底板21,第二底板21的一侧垂直设置第二侧边22,第二底板22的一侧、连接于第二侧边22的两端均设置第三侧边23,两个第三侧边23之间留有用于第一壳体I安放的槽。第二侧边22上对应固定销16设置固定槽24,且固定槽24包括两排,每排有两个该固定槽24,每排两个固定槽24之间的距离和两个固定销16的距离一致,以使两个固定销16能同时插入固定槽24内,将带有3D光学膜3的第一壳体I能很好的固定在第二壳体2上,第一排固定槽24用于第一壳体I上的3D光学膜3使用时的固定,第二排固定槽24用于第一壳体I上的3D光学膜3收回时的固定。通过在第一壳体I的一侧设置固定销16,同时对应在第二壳体2上设置固定槽24,这样不论在使用或者收放第一壳体I的时后,都可以 对第一壳体I进行固定,这样就不会出现第一壳体I自行滑落出第二壳体2的情况发生,保证使用者的使用安全。同时第二侧边22和第三侧边23的一侧均设置向内弯折的第三保护条26,以使手机在安放到第二壳体2内时不掉落,第二侧边22以及第三侧边23的高度均大于手机的厚度。为了保证手机的正常使用,我们在第二壳体2上开设有与手机上的摄像头孔、充电孔等等孔相对应的应用孔25。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手机外形相匹配的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3D光学膜,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呈可拆卸式装设,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用于支撑所述3D光学膜的支撑装置,且所述3D光学膜超出所述支撑装置的部分不小于手机屏幕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手机外形相匹配的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3D光学膜,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呈可拆卸式装设,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用于支撑所述3D光学膜的支撑装置,且所述3D光学膜超出所述支撑装置的部分不小于手机屏幕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机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为带有显示方孔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四边垂直设置有第一保护条和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一端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二保护条。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机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垂直设置第二侧边,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侧边的两端均设置第三侧边,所述两个第三侧边之间留有用于所述第一壳体安放的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玉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