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9645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播种装置,用于育苗用播种成套设备中,包括:底部具有开口的,用于储存种子的种子容器;位于该开口的、通过旋转将种子从所述种子容器的开口送出的种子送出辊,在所述种子送出辊的送出种子用的辊面形成有沿所述种子送出辊的轴向延伸的送出辊槽,在所述送出辊槽内的槽面,进一步设置有沿所述种子送出辊的轴向延伸的槽。利用简单的结构能够使种子不容易附着在送出辊槽内,即使是种子为潮湿的情况,也能够使种子的送出变得顺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播种装置,用于育苗用播种成套设备中。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播种装置,该播种装置用于育苗用播种成套设备中,并具有设置在输送装置的左右一对的主框架上的机体,支撑在该机体上的种子容器,设置在该种子容器的排出口下方的扩散板以及在种子容器的排出口设置的转动自如的送出辊。通过送出辊被转动驱动,储存在种子容器内的种子从种子容器中被送出,落下到扩散板,再从扩散板落下到育苗箱中的底土上。在送出辊的送出种子用的辊面形成有沿送出辊的轴向延 伸的送出辊槽。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11-167138但是,在专利文献I的播种装置中,在利用送出辊槽送出储存在种子容器内的种子时,种子容易附着在送出辊槽内,从而影响对种子的正常送出,特别是当种子潮湿的时候,种子更容易附着在送出辊槽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播种装置,利用简单的结构能够使种子不容易附着在送出辊槽内,使种子的送出变得顺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I为,一种播种装置,用于育苗用播种成套设备中,包括底部具有开口的,用于储存种子的种子容器;位于该开口的、通过旋转将种子从所述种子容器的开口送出的种子送出辊,在所述种子送出辊的送出种子用的辊面形成有沿所述种子送出辊的轴向延伸的送出辊槽,在所述送出辊槽内的槽面,进一步设置有沿所述种子送出辊的轴向延伸的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2为,根据技术方案I记载的播种装置,所述槽由多个面构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3为,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播种装置,所述多个面为平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4为,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的播种装置,所述多个面为相同或相似的形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5为,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播种装置,所述送出辊槽形成为相对于其宽度的中央为对称形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6为,根据技术方案1-5任一项记载的播种装置,还包括绕所述种子送出辊的所述辊面设置的导向件,该导向件的导向面可相对于所述种子送出辊的所述辊面在所述种子送出辊的径向上后退。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利用简单的结构能够使送出辊与种子表面的接触面积变小,使种子不容易附着在送出辊槽内,即使是种子为潮湿的情况,也能够使种子的送出变得顺畅。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播种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播种装置的 种子送出辊的径向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播种装置的种子送出辊槽的放大剖面图,即图2的A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播种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播种装置的种子送出辊的径向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播种装置的种子送出辊槽的放大剖面图,即图2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I的左侧对应播种装置的前侧,图I的右侧对应播种装置的后侧,图I的纸面里侧对应播种装置的右侧,图I的纸面跟前侧对应播种装置的左侧。符号I为播种装置。该播种装置I用于育苗用播种成套设备中,包括底部具有开口 21的,用于储存种子的种子容器2 ;位于该开口 21的、通过旋转将种子从种子容器2的开口 21送出的种子送出辊3,在种子送出辊3的送出种子用的辊面31形成有沿种子送出辊3的轴向延伸的送出辊槽32,在送出辊槽32内的槽面,进一步设置有沿种子送出辊3的轴向延伸的槽34。具体来说,播种装置I的机体5设置在育苗用播种成套设备中的输送装置的左右一对的主框架(未图示)上。机体5的上部设置有种子容器2。种子容器2的上部为方形,下部的前后侧壁分别向下方且中央侧倾斜,从而在底部形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的开Π 21。在开口 21设置有种子送出辊3。该种子送出辊3可旋转地架设在机体5的左右侧壁之间。在种子送出辊3的送出种子用的辊面31形成有沿种子送出辊3的轴向即左右方向延伸的送出辊槽32,在送出辊槽32内的槽面,进一步设置有沿种子送出辊3的轴向即左右方向延伸的槽34。该槽34由多个面构成,在本实施形态中为两个面35、36。这些面35、36都为平面,且形成为相同或相似的形状。并且,送出辊槽32形成为相对于其宽度的中央为对称形状。播种装置I还包括绕种子送出辊3的辊面31设置的导向件6,该导向件6的导向面64可相对于种子送出辊3的辊面31在种子送出辊3的径向上后退。该导向件6包括固定在机架5上的支架61,被支架61支承的板金62,安装在板金62上的弹性体63,弹性体63的靠近棍面31的表面作为导向面64。播种装置I还包括种子扫落刷4,该种子扫落刷4位于种子送出辊3的斜下方,并且其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可沿斜下方滑动地架设在机体5的左右侧壁之间;以及刷平刷7,该刷平刷7设置在种子送出辊3的斜上方,与种子送出辊3的辊面31紧贴,用于将种子送出辊3的送出辊槽32内的种子的从辊面31露出的部分刷去。在本技术中,在送出辊槽32内的槽面,进一步设置有沿种子送出辊3的轴向延伸的槽34,因此,可以减少送出辊槽32与种子表面的接触面积,种子难以附着在送出辊槽32上,尤其在种子潮湿时,附着的几率较小。在本技术中,送出辊槽32内的槽34由多个面构成,因此,相比于槽34由单一面构成的情况,制造更为容易。在本技术中,构成槽34的多个面都为平面,因此,相比于构成槽34的多个面 为曲面的情况,制造更为各易。在本技术中,多个面形成为相同或相似的形状,因此,相比于多个面形成为不同形状的情况,制造更为容易。在本技术中,送出辊槽32形成为相对于其宽度的中央为对称形状,因此,相比于送出辊槽32形成为不对称形状,制造更为容易。在本技术中,播种装置I还包括绕种子送出辊3的辊面31设置的导向件6,该导向件6的导向面64可相对于种子送出辊3的辊面31在种子送出辊3的径向上后退。因此,利用导向件6能够不损坏种子地将种子保持在规定的位置,从而能够提高播种的精度。上面,对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关于具体的结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适当的改变,也可以对上述的实施方式进行任意地组合。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送出辊槽32内的槽34由多个面构成。但本技术不限于此,送出辊槽内的槽也可以由一个面构成,例如一个曲面构成。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槽34的面为两个面。但本技术不限于此,构成槽34的面也可以是三个面、四个面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槽34的多个面都为平面。但本技术不限于此,构成槽的多个面也可以都为曲面。或者是曲面和平面的组合。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面形成为相同或相似的形状。但本技术不限于此,多个面也可以形成为不同的形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送出辊槽32形成为相对于其宽度的中央为对称形状。但本技术不限于此,送出辊槽也可以形成为非对称形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导向件6包括固定在机架5上的支架61,被支架61支承的板金62,安装在板金62上的弹性体63,弹性体63的靠近辊面31的表面作为导向面64。但本技术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板金,而将弹性体直接安装在支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播种装置,用于育苗用播种成套设备中,包括:底部具有开口的,用于储存种子的种子容器;位于该开口的、通过旋转将种子从所述种子容器的开口送出的种子送出辊,在所述种子送出辊的送出种子用的辊面形成有沿所述种子送出辊的轴向延伸的送出辊槽,该播种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送出辊槽内的槽面,进一步设置有沿所述种子送出辊的轴向延伸的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播种装置,用于育苗用播种成套设备中,包括 底部具有开ロ的,用于储存种子的种子容器; 位于该开ロ的、通过旋转将种子从所述种子容器的开ロ送出的种子送出辊, 在所述种子送出辊的送出种子用的辊面形成有沿所述种子送出辊的轴向延伸的送出辊槽, 该播种装置的特征在干, 在所述送出辊槽内的槽面,进ー步设置有沿所述种子送出辊的轴向延伸的槽。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由多个面构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本周作正野嘉宏木村达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株式会社启文社制作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