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通信方法具有:无线基站(DeNB)对中继节点(RN)在第一子帧中发送第一下行信号的步骤;中继节点(RN)对移动台(UE)在第二子帧中发送第二下行信号的步骤;中继节点(RN)对无线基站(DeNB)通知是“半双工频带内中继节点”的情况的步骤;以及无线基站(DeNB)根据该通知,对中继节点(RN)发送Un子帧中的R-PDCCH和R-PDSCH的发送定时的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方法和无线基站。
技术介绍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方式的后继的通信方式即LTE-Advanced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移动台UE与无线基站DeNB (DonoreNB,宿主基站)之间能够连接具备了与无线基站DeNB相同的功能的“中继节点(Relay Node) RN”。在该LTE-Advanced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移动台UE与中继节点RN之间设定Uu子巾贞(Uu subframe),在中继节点RN与无线基站DeNB之间设定Un子巾贞(Un subframe)。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I :3GPP TS36. 300 (V10. 0. 0), “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 Access (E-UTRA) 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E-UTRAN)Physical Channels”,2010 年 6 月非专利文献2 3GPP TR36. 814 (V9. 0. 0),“Further Advancements forE-UTRAPhysical Layer Aspects”,2010 年 3 月非专利文献3 :3GPP TS36. 331 (V9. 3. 0) , “Radio ResourceControl (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2010 年 6 月非专利文献4 3GPP Rl-084686, “Updated WF on addressingforwardcompatibiIity in Rel_8”,2008 年 11 月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同时进行由中继节点RN对来自无线基站DeNB的下行信号的接收处理(Un子帧中的接收处理)和由中继节点RN向移动台UE的下行信号的发送处理(Uu子帧中的发送处理)、或者同时进行中继节点RN对来自移动台UE的上行信号的接收处理(Uu子帧中的接收处理)和由中继节点RN向无线基站DeNB的上行信号的发送处理(Un子帧中的发送处理)的情况下,存在中继节点RN的发送信号掺入到中继节点RN自身的接收电路从而产生干扰的问题点。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方法和无线基站,能够降低因同时进行Un子帧中的发送接收处理和Uu子帧中的发送接收处理而引起的对中继节点自身的接收电路的干扰。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方法,其主旨在于,具有无线基站对中继节点在第一子帧中发送第一下行信号的步骤;所述中继节点对移动台在第二子帧中发送第二下行信号的步骤;所述中继节点对所述无线基站通知应使所述第一子帧和所述第二子帧在时间方向上不重复的步骤;以及所述无线基站根据所述通知,对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该无线基站与该中继节点之间的子帧中的发往该中继节点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定时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方法,其主旨在于,具有无线基站对中继节点在第一子帧中发送第一下行信号的步骤;所述中继节点对移动台在第二子帧中发送第二下行信号的步骤;所述中继节点对所述无线基站通知应使所述第一子帧和所述第二子帧在时间方向上不重复的步骤;以及所述无线基站根据所述通知,对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该无线基站与该中继节点之间的一个 子帧内能够接收的OFDM码元数目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方法,其主旨在于,具有无线基站对中继节点在第一子帧中发送第一下行信号的步骤;所述中继节点对移动台在第二子帧中发送第二下行信号的步骤;所述中继节点对所述无线基站通知应使所述第一子帧和所述第二子帧在时间方向上不重复的步骤;以及所述无线基站根据所述通知,对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该无线基站与该中继节点之间的子帧中的发往该中继节点的解码用参考信号的配置图案(pattern)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特征是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中继节点对移动台在第二子帧中发送第二下行信号,该无线基站的主旨在于,具备用于对所述中继节点在第一子帧中发送第一下行信号的发送部,在从所述中继节点接收到应使所述第一子帧和所述第二子帧在时间方向上不重复的通知时,所述发送部对该中继节点发送所述无线基站与该中继节点之间的子帧中的发往该中继节点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定时。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特征是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中继节点对移动台在第二子帧中发送第二下行信号,该无线基站的主旨在于,具备用于对所述中继节点在第一子帧中发送第一下行信号的发送部,在从所述中继节点接收到应使所述第一子帧和所述第二子帧在时间方向上不重复的通知时,所述发送部对该中继节点发送所述无线基站与该中继节点之间的一个子帧内能够接收的OFDM码元数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特征是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中继节点对移动台在第二子帧中发送第二下行信号,该无线基站的主旨在于,具备用于对所述中继节点在第一子帧中发送第一下行信号的发送部,在从所述中继节点接收到应使所述第一子帧和所述第二子帧在时间方向上不重复的通知时,所述发送部对该中继节点发送所述无线基站与该中继节点之间的子帧中的发往该中继节点的解码用参考信号的配置图案。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因同时进行Un子帧中的发送接收处理和Uu子帧中的发送接收处理而引起的对于中继节点自身的接收电路的干扰的移动通信方法和无线基站。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方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节点的功能方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图5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RRC UE能力信息(RRC UE Capability Information)”中的信息兀素“UE-EUTRA-Capability”的格式的一例的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参照图I至图5,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如图I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是LTE-Advanced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具备移动管理节点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无线基站DeNB、中继节点RN等。 这里,在图I的例子中,在中继节点RN与移动台UE之间设定Uu子帧(Uu无线承载),在无线基站DeNB与中继节点RN之间设定Un子帧(Un无线承载)。如图2所示,无线基站DeNB具备接收部11、控制部12、发送部13。接收部11接收由中继节点RN发送的信号。例如,接收部11从中继节点RN通过“RRC UE能力信息”,接收是“半双工频带内中继节点(中继类型 I) (Half duplex inband Relay Node (Type lrelay))”、“全双工频带内中继节点(中继类型 lb)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21 JP 2010-1411081.一种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无线基站对中继节点在第一子帧中发送第一下行信号的步骤; 所述中继节点对移动台在第二子帧中发送第二下行信号的步骤; 所述中继节点对所述无线基站通知应使所述第一子帧和所述第二子帧在时间方向上不重复的步骤;以及 所述无线基站根据所述通知,对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该无线基站与该中继节点之间的子帧中的发往该中继节点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定时的步骤。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中的HARQ-ACK的信道。3.一种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无线基站对中继节点在第一子帧中发送第一下行信号的步骤; 所述中继节点对移动台在第二子帧中发送第二下行信号的步骤; 所述中继节点对所述无线基站通知应使所述第一子帧和所述第二子帧在时间方向上不重复的步骤;以及 所述无线基站根据所述通知,对所述中继节点发送该无线基站与该中继节点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秀明,永田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