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932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使用高容量正极抑制了初次充放电中的不可逆容量所引起的电池容量的降低的具有高容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实施方式中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负极含有选自Si、Si氧化物和碳中的至少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中,前述正极含有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能够吸收和放出锂的氧化物、和过渡金属氧化物,该过渡金属氧化物由Li2MO2(其中M为Cu和Ni的至少一者)表示、含有平面四配位MO4结构、该平面四配位MO4结构形成共有由2个相对氧原子形成的边的一维链,其中将前述负极的初次充电容量设为Y,前述正极的初次充电容量设为Z时,满足Z≤Y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实施方式涉及具有高容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正极使用了高容量正极活性物质。
技术介绍
现在由于移动电话、笔记本个人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作为电力源的二次电池的作用受到更多重视。用于这些设备的二次电池要求小型和轻量、具有高容量、并具有即使反复充放电也不易劣化的性能,现在使用最多的是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主要使用石墨和硬碳等碳(C)。使用碳可以令人满意地重复充放电循环,但其容量已经被使用至接近其理论容量,因而今后无法期待碳在容量方面 的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容量的要求强烈,正在研究比碳具有更高容量的负极材料。作为可以实现高容量的负极材料,可以列举出例如硅(Si)。使用Si的负极具有高容量,其中每单位体积吸收和放出大量的锂离子。然而,由于锂离子被吸收和放出时,电极活性物质本身的膨胀和收缩大,电极活性物质的微粉化进行,导致初次充放电中的不可逆容量大,在正极侧形成无法用于充放电的部分。此外,还有充放电循环寿命短的问题。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使用Si氧化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方法来作为使用Si的初次不可逆容量的降低、和充放电循环寿命改善的对策。专利文献I中,通过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21 JP 2010-1407531.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包含正极和负极,所述负极包含选自Si、Si氧化物和碳中的至少一种负极活性物质, 其中,所述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能够吸收和放出锂的氧化物、和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由Li2MO2 (其中M为Cu和Ni的至少一者)表示且包括平面四配位MO4结构,该平面四配位MO4结构形成共有由2个相对氧原子形成的边的一维链, 其中,将所述负极的初次充电容量设为Y,所述正极的初次充电容量设为Z时,满足Z≤Y的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梶田彻也高桥浩雄笠原龙一入山次郎沼田达治
申请(专利权)人: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