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取向剂、使用其的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909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形成预倾角的面内均匀性良好、耐高温高湿性及对于来自背光源的热和光的耐受性良好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剂。包含将聚酰胺酸成分酰亚胺化而得的可溶性聚酰亚胺,所述聚酰胺酸成分通过将包括以下述通式[1]表示的二胺和以下述通式[2]表示的二胺的二胺成分与四羧酸二酐反应而得。式[1]中,X表示芳香环,R1表示碳数1~5的亚烷基,R2表示碳数1~4的烃基。式[2]中,R1表示单键、2价有机基团,X1、X2、X3分别独立地表示苯环或环己烷环,p、q、r分别独立地表示0或1的整数,R2表示氢原子、碳数1~22的烷基或具有类固醇骨架的碳数12~25的2价有机基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高温高湿性、耐光性和预倾角的面内均匀性良好的液晶取向剂、使用其的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元件是采用液晶分子被形成于基板的液晶取向膜夹持的结构,并利用通过液晶取向膜朝一定方向取向的液晶分子根据电压进行响应这一特点的显示元件。作为该液晶取向膜,一直以来主要采用聚酰亚胺膜,作为使聚酰亚胺膜形成于液晶显示元件的带电极的基板上的手段,已知使用聚酰胺酸等聚酰亚胺前体的溶液形成涂膜并在基板上使其酰亚胺化的方法,以及使用包含预先酰亚胺化了的可溶性聚酰亚胺的溶液的方法。形成这些液晶取向膜的聚酰亚胺前体的溶液和可溶性聚酰亚胺等被称为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处理剂)。其中,使用包含可溶性聚酰亚胺的溶液的方法即使是较低温度的烧成也可以形成制成液晶取向膜时的特性良好的聚酰亚胺膜,但是聚酰亚胺的溶解性比聚酰胺酸低,涂布、 成膜性差,且所形成的液晶取向膜大多强度不足,特别是存在摩擦处理时容易发生对膜表面的损伤或膜剥离的难点。此外,由于液晶显示元件的大型化、高亮度化,并且随着液晶显示元件被用于各种场所和领域,预倾角的面内均匀性成为问题,耐高温高湿性和对于由背光源产生的热量的耐老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30 JP 2010-1059331.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将聚酰胺酸成分酰亚胺化而得的可溶性聚酰亚胺,所述聚酰胺酸成分通过将包括以下述通式[I]表示的二胺和以下述通式[2]表示的二胺的二胺成分与四羧酸二酐反应而得;[化I]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的X为亚苯基,R1为碳数 I 5的直链亚烷基,R2为甲基或乙基。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的X为亚苯基,R1为亚甲基或亚乙基。4.如权利要求I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通式[2]中的R1为选自-O-、-NHCO-, -C00-和-CH2O-的2价有机基团,R2为氢原子或碳数I 18的直链烧基。5.如权利要求I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通式[2]中的R1为选自-O-和-NHCO-的2价有机基团,P为O l,q为O l,r为0,R2为氢原子或碳数I 18的直链烷基。6.如权利要求I 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通式[2]为以式[3] 表示的二胺;[化3]7.如权利要求I 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成分包括 5 95摩尔%以式[I]表不的二胺。8.如权利要求I 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成分包括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铁谷尚士野田尚宏筒井皇晶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