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惰性气体保护装置的锂离子液流电池反应器。
技术介绍
锂离子液流电池综合了锂离子电池和液流电池的优点,是一种能量密度大、成本较低的新型可充电电池。锂离子液流电池由正极悬浮液池、负极悬浮液池、电池反应器、液泵(或者其他动力系统)及密封管道组成。其中,正极悬浮液池盛放正极复合材料颗粒(如磷酸铁锂复合材料颗粒)和电解液的混合物,负极悬浮液池盛放负极复合材料颗粒(如钛酸锂复合材料颗粒)和电解液的混合物。锂离子液流电池工作时,电极悬浮液在液泵(或其他动力)的推动下通过密封管道在电极悬浮液池和电池反应器之间流动,流速可根据电极悬浮液浓度和环境温度(或者动力大小)进行调节。锂离子液流电池的关键部件是电池反应器,包括正极悬浮液通道和负极悬浮液通道,在正极悬浮液通道和负极悬浮液通道之间设有电子不导电的多孔隔膜,充放电时,正极悬浮液通道内的正极悬浮液和相邻负极悬浮液通道内的负极悬浮液的锂离子可以通过多孔隔膜微孔中的电解液进行交换。具体过程是,当电池放电时,负极悬浮液通道内的负极复合材料颗粒内部的锂离子脱嵌而出,进入电解液,并通过多孔隔膜到达正极悬浮液通道,嵌入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液流电池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反应器包括:惰性气体通道、正极悬浮液通道和负极悬浮液通道;所述的正极悬浮液通道和负极悬浮液通道组成电极悬浮液通道;所述正极悬浮液通道和负极悬浮液通道之间设有多孔隔膜;所述的正极悬浮液通道、多孔隔膜和负极悬浮液通道三者在四周边缘处粘接固定在一起;所述惰性气体通道处于电极悬浮液通道外侧四周边缘,与电极悬浮液通道相互独立,惰性气体通道内惰性气体与电极悬浮液通道内的电极悬浮液互不直接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翀,张艳萍,冯彩梅,韩立,张萍,王秋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