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减反增效功能的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传统光伏组件通常包括以铝框I固定组装的钢化玻璃2、EVA层4、电池片8、TPT层6等,其中各电池片8还通过互联条3等串联和/或并联,并与接线盒7电连接;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前述各层材料依次层叠后,在140°C左右的温度下,在真空层压机中层压10-20分钟,再以铝框I装框,并将边缘部以硅胶5密封。然则,该光伏组件具有诸多不足,例如 (1)前板要使用到钢化玻璃,侧面要用到铝框,重量很大; (2)需使用热熔型EVA胶膜在高温下层压封装,会损害电池片,造成发电效率降低; (3)该光伏组件中使用的是钢化玻璃,其光学透过率仅在90%左右,导致电池片的发电效率受到较大限制; (4)该光伏组件系通过单面吸收光线,发电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反增效功能的光伏组件,其重量轻,光吸收效率高,发电效率高,且易于制备,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反透射膜,其能有效提高光电器件的光入射率,能有效提升光伏器件的发电效率,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减反增效功能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减反层、高透光液体硅胶层、电池片、高透光液体硅胶层及第二减反层,且所述光伏组件的边缘部均以密封胶条封装;所述第一减反层和第二减反层均包含减反透射膜,所述减反透射膜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折射率为1.45~1.59的第一聚合物层、折射率为1.45~1.59的第二聚合物层以及折射率为1.45~1.59的第三聚合物层,且第一聚合物层、第二聚合物层及第三聚合物层的折射率依次递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东,钟朝伟,康佩,顾杰,黄梅,周卫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瑞晨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