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顶板裂隙形态及其演化过程的精密搜索观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6443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煤矿顶板裂隙形态及其演化过程的精密搜索观测方法,第一步使用地质钻机进行顶板钻孔;第二步使用岩层观测记录仪搜索表面裂隙区;第三步使用双端堵水器搜索上述表面裂隙区内的延深裂隙;第四步:分析数据,确定延深裂隙位置;第五步在延深裂隙的位置安装多点位移计观测裂隙演化数据;第六步:综合分析由双端堵水器,岩层观测记录仪及多点位移计取得的数据,即可确定顶板裂隙的分布,形态及演化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个观测过程最大程度节约了观测成本的同时,得到了裂隙位置,表面裂隙形态,延深裂隙程度和裂隙演化过程的完整数据,结果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顶板裂隙形态及其演化过程的观测技术,具体涉及综合使用地质钻机、岩层观测记录仪、双端堵水器和多点位移计的搜索式观测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矿井采煤工作面开采或巷道开挖后,工作面或巷道顶板部分岩层内会形成离层及破裂,了解顶板岩层裂隙形态及其演化过程,是确定工作面及巷道合理支护参数的重要依据。对于在建筑物、铁路(公路)、水下采煤工作面,了解顶板岩层裂隙形态及其演化过程,是确定工作面合理开采参数的依据,也是顶板离层注浆减沉和地表下沉控制技术应用的基础,同时对承压水下煤层疏水安全开采等也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煤矿井下常用各类双端堵水器、岩层观测记录仪等对采空区顶板裂隙情况进行观测,简单地使用这些仪器进行钻孔观测,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难以找到具体的破裂或离层区域进行针对性观测,得到顶板裂隙的形态及其演化过程。为此,专利技术人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深部及中小煤矿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究与示范”(编号2012BAK04B00),本专利技术是该项目研究内容中的一部分成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采空区顶板裂隙观测方法的观测消耗大,观测结果粗略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顶板裂隙形态及其演化过程的精密搜索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第一步:使用地质钻机进行顶板钻孔工作面回采或巷道开挖前,在联络巷或掘进头处设立测站,用地质钻机向顶板钻斜孔,选取合理的钻孔角度以及足够的钻孔深度,以保证钻孔贯通顶板有裂隙的区域;钻孔完成后撤出钻杆,并组装岩层观测记录仪;第二步:使用岩层观测记录仪搜索表面裂隙区利用导杆沿钻孔轴心人工推进彩色摄像探头,同时操作主机进行录像,并逐渐深入钻孔,直至整个钻孔观测完毕;根据录像内容及深度计数器的读数,找到其中裂隙尺寸较大,分布较集中的范围,并从下到上依次标注为第一表面裂隙区、第二表面裂隙区…第M表面裂隙区;观测完成后撤出导杆,同时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建国吴笛谭云亮刘学生马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