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阻尼低频振荡与强迫功率振荡判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6335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阻尼低频振荡与强迫功率振荡判别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电网的安全运行。该方法是在电网中发生负阻尼低频振荡或强迫功率振荡时,基于电网广域测量系统(WAMS)采集的数据,计算各发电机和负荷支路的能流方向因子,判断电网中是否存在明确的外部扰动源,如果存在明确的外部扰动源,则判断低频振荡机理是强迫功率振荡,如果没有明确的外部扰动源,则判断低频振荡机理是负阻尼低频振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在电网发生低频振荡时为电力调度部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快速抑制振荡提供依据,且计算方法简便易行,计算速度快,能够适应电网实时判断振荡机理的要求,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电网的安全运行,更具体涉及判别电网低频振荡是属于负阻尼低频振荡,还是属于强迫功率振荡。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在扰动下会发生电机转子间的相对摇摆并在缺乏阻尼的情况下引起持续振荡,振荡频率范围在O. I 2. 5Hz,故称为低频振荡。对于低频振荡产生的机理,理论上比较完善工程应用最多的是负阻尼理论,F. Demello等于1969年运用阻尼转矩的概念对单机一无穷大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现象进行了机理研究,认为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高放大倍数的励磁系统产生了负阻尼作用,抵消了系统固有的正阻尼,使得系统的总阻尼很小或为负,这样一旦出现扰动,就会引起转子增幅振荡或振荡不收敛。低频振荡较容易发生在负载较重的长条形系统中,除了励磁系统对系统阻尼有较大影响外,系统的网架结构、运 行方式、负荷特性以及调速器参数对系统振荡的阻尼均有较大的影响。强迫振荡理论对一些实际发生功率振荡有较好的解释,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同,该理论认为当系统受到外界持续周期性功率扰动的频率接近系统功率振荡的固有频率时,会引起大幅度的功率振荡。汤涌在电网技术2006,30 (10) :29-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阻尼低频振荡与强迫功率振荡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在有????????????????????????????????????????????????台发电机和个负荷的交流互联电网中,各发电机与电网连接支路及负荷与电网连接支路的两端均装设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b、当广域测量系统监测到电网中振荡的主导振荡频率、有功功率振荡幅度、持续的周波数均满足低频振荡告警阈值时,立即发出低频振荡告警;c、广域测量系统发出低频振荡告警后,以个振荡周波为一组,持续传递各发电机与电网连接支路及负荷与电网连接支路的有功功率,频率及主导振荡频率的数据,其中:m=1,2,3,…,M+N;d、...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俊许汉平胡婷黄家祺罗纯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中电力电网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