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钳形交流微小电流传感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6276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口径钳形交流微小电流传感器装置,包括钳形磁芯,钳形磁芯的上部外侧套设有第一钳形传感器,钳形磁芯的下部外侧套设有第二钳形传感器,第二钳形传感器的外径大于或等于第一钳形传感器,第二钳形传感器的外侧设有钳形磁芯屏蔽体,钳形磁芯屏蔽体将钳形磁芯、第一钳形传感器和第二钳形传感器屏蔽,钳形磁芯屏蔽体的外侧设有电磁屏蔽外壳,电磁屏蔽外壳将钳形磁芯屏蔽体屏蔽,钳形磁芯屏蔽体和电磁屏蔽外壳上开设有与钳形磁芯轴向孔相通的孔,钳形磁芯屏蔽体的内侧设有信号放大器,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与第一钳形传感器电连接,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钳形传感器电连接。具有精度高、测量范围宽、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电力系统容性设备泄漏电流信号进行采样的设备;尤其涉及容性设备末屏接地引下线无法打开时的微小交流电流信号采样的大口径钳形交流微小电流传感器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中有大量的容性设备,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等,在电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的绝缘性能对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 δ )是反映其绝缘性能的重要参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 δ )的检测首先需要对容性设备的泄漏电流信号的提取,目前主要采用现场预装单匝穿芯式电流传感器的方式来提取容性设备的泄漏电流信号。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每一个容性设备都需要预装一只单匝穿芯式电流传感器,现场施工量大,费用昂贵;并且当预装单匝穿芯式电流传感器出现故障时无法开展相应的带电检测作业。目前也有对接地引下线进行改造,形成可断开的节点,用短接线引入穿芯式电流传感器的方式获得泄漏电流的方式。这种方法存在接地引下线断开的可能性,给测试人员人身安全和系统安全都带来风险。目前现有的钳形微小电流传感器钳口都比较小,不适用于现场比较宽的扁形接地引下线,国内也还未曾有将钳形交流电流传感器用于测量容性设备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口径钳形交流微小电流传感器装置,包括钳形磁芯(1),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形磁芯(1)的上部外侧套设有第一钳形传感器(2),钳形磁芯(1)的下部外侧套设有第二钳形传感器(3),所述第二钳形传感器(3)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钳形传感器(2),所述第二钳形传感器(3)的外侧设有钳形磁芯屏蔽体(4),所述钳形磁芯屏蔽体(4)将钳形磁芯(1)、第一钳形传感器(2)和第二钳形传感器(3)屏蔽,所述钳形磁芯屏蔽体(4)的外侧设有电磁屏蔽外壳(5),所述电磁屏蔽外壳(5)将钳形磁芯屏蔽体(4)屏蔽,所述钳形磁芯屏蔽体(4)和电磁屏蔽外壳(5)上开设有与钳形磁芯(1)轴向孔相通的孔,所述钳形磁芯屏蔽体(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丽华杨晟张志强刘均裕李伟烽何炳锋缪东飞潘涛戴兵窦佳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武汉新电电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