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测量对点和放样装置,即可调式精准放样器。由基座、立杆、连接套筒、连接杆及若干调节制动手柄、连接螺栓等组成。本装置采用了独创的十字联动轴、悬垂指针组合结构,实现各立杆快速调直,并且可在左右、前后及上下三个方向上对立杆进行自由调节。本装置做为对点工具可实现轻便、直观、稳定对点;作为放样工具,既可配合全站仪使用,实现测设点的快速、精确定位,也可配合卫星定位接受机作为流动站使用,实现GPS-RTK迅速放样。携带方便,操作灵活,对点直观,放样迅速,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测量放样的效率和精度。可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速铁路、市政工程的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及变形监测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量对点和放样装置,即可调式精准放样器。本装置做为对点工具可实现轻便、直观、稳定对点;作为放样工具,既可配合全站仪使用,实现测设点的快速、精确定位,也可配合卫星定位接收机作为流动站使用,实现GPS-RTK迅速放样。携带方便,操作灵活,对点直观,放样迅速,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测量放样的效率和精度。可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速铁路、市政工程的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及变形监测等领域。
技术介绍
常规地面点对中和照准装置采用光学基座及配套棱镜觇牌,结合木质或铝合金三角架一起使用。光学基座上安装有圆水准器或管式水准器及三个角螺旋。对点过程一般按 先对中、后整平的步骤将三脚架安放在测量标志点的上方,通过光学对点器对中,通过调节三脚架腿的长度或基座脚螺旋、观察水准器气泡来整平,安放过程需经专门训练方可熟练掌握。重量较重,携带不便,且觇牌中心偏离点位后不易被察觉。目前配合全站仪普遍用于放样的装置是铝合金对中杆,具有两个可开合支架和一根顶端可安装棱镜的直立对点杆,放样时需要进行对点杆的“平面移动-整平”操作,反复多次方可实现,作业效率和放样精度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测量对点的需要和测量放样的特点,提供一种可调式对点和放样装置。本装置结合一个棱镜及觇牌(附件)可实现地面已有点位的迅速整平、对准;结合两只棱镜(附件)、配合全站仪使用,可实现待定点的迅速、准确二维或三维放样。本装置结构紧凑、携带方便、操作灵活,降低了对点劳动强度,改变了常规测量放样的模式,提高了放样的效率和精度。为实现以上目的,本装置采取了如下技术措施用一个底部具有三个尖脚的金属圆盘形底座结合一根直立的金属支撑杆,作为整个装置的支架。基座保证整个装置能稳固安放在地面上。通过在支撑杆和基座之间设置十字交叉联动轴结合在支撑杆上设置两根呈90度水平分布的悬垂指针,实现支撑杆迅速调整到竖直位置。通过在支撑杆和第二立杆、第二立杆和第三立杆之间设置两组等长、平行连结杆,实现第二立杆与支撑杆、第三立杆与第二立杆之间上下错动和相对平移。通过在支撑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上设置三组圆柱形套筒,实现三根立杆在水平面内的相对转动。该装置做对点工具使用时,三根杆的相对转动,可以实现三根立杆在水平面内呈三角形分布,增强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该装置用作测量放样工具时,三根杆的相对转动,可以实现用第二立杆迅速标定放样点所在的方向,用第三立杆迅速确定待定点的位置。为实现三维放样及点位的标定,第三立杆上设置第四组套筒,并设滑移控制手柄实现第三立杆的上下移动。为此本装置由基座(4)、支撑杆(第一立杆)(I)、第二立杆(2)、第三立杆(3)、垂直联动轴两根(5A、6A)及悬垂指针两个(7A、8A)、转动套筒八个、平行连接杆四组(每组2根共8根)及若干连接螺栓及制动手柄、测量棱镜(附件)组成。基座(4)和支撑杆(I)构成本装置的支撑机构,用来保持整个器件稳定安放并承担其他器件重量。十字联动轴(5A、6A)及其固定手柄(5B、6B)以及悬垂指针(7A、8A)及支撑螺栓(7B、8B)构成本装置的调直机构,用来迅速调整、指示支撑杆到竖直位置。连接杆(9A、9B、10A、10B)连同第一立杆(I)、第二立杆(2)及相连套筒,连接杆(11A、11B、12A、12B)连同第二立杆(2)、第三立杆(3)及相连套筒,一起构成该装置的平移及错动机构,能实现第二立杆与第一立杆之间、第三立杆与第二立杆之间在立面内的平行移动及在竖直方向的相对上下错动。分别套装在两根立杆上的三组套筒,即装在立杆(I)上的套筒(9E、10E)、装在 立杆(2)上的套筒(9F、10F)及套筒(11E、12E)连同与其铰接的连结杆、及紧固螺钉(图中未表示),一起构成本装置的三个旋转机构,可实现第一、二、三立杆之间在水平面内的相对转动。立杆(3)及套合其上的套筒(11F、12F)及调节手柄(13A、13B)构成本装置的竖向滑移机构,放松手柄(13A、13B),可实现立杆(3)相对于套筒(11F、12F)的竖向上下滑移。安装在立杆(2)顶端的棱镜(15)(附件)的中心和立杆⑵下部尖端严格位于立杆(2)的中心轴线上,构成本装置第一个瞄准、对点机构;安装在立杆(3)顶端的棱镜(16)(附件)的中心和立杆(3)下部尖端严格位于立杆(3)的中心轴线上,构成本装置第二个瞄准、对点机构。这两个瞄准对点机构仅在测量放样时同时使用。附图说明图I :可调式精准放样器收起时主视2 :可调式精准放样器展开详图其中1_第一立杆(支撑杆),2-第二立杆,3-第三立杆,4-基座,5A-第一转轴,5B-第一转轴制动手柄,6A-第二转轴,6B-第二转轴制动手柄,7A-第一悬垂指针,7B-第一悬垂指针的制动螺栓,8A-第二悬垂指针,SB-第二悬垂指针制动螺栓,9A、9B-第一组连接杆,10A、IOB-第二组连接杆,IlAUlB-第三组连接杆,12A、12B-第四组连接杆,9E、IOE-第一组套筒,9F、IOF-第二组套筒,I IE、12E-第三组套筒,I IF、12F-第四组套筒。9C、9D_连接杆(9A、9B)的制动手柄,10CU0D-连接螺栓,11C、IID-连接杆(IlAUlB)的制动手柄,12C、12D-连接螺栓,13AU3B-竖向滑移控制手柄,14-悬垂指针支撑套筒,15-棱镜(附件),16-棱镜(附件)。图3:十字联动轴俯视图。图4:十字联动轴正视图。图5:十字联动轴侧视图。图6 :悬垂指针机构俯视图。图7:悬垂指针正视图。图8 :悬垂指针侧视图。图9:支撑杆正视图。图10 :第二立杆正视图。图11 :第三立杆正视图。图12 图15 :可调式精准放样器作为对点照准工具架设过程俯视图。其中图12 :安放,图13 :调直,图14 :对中,图15 :照准。图16 图20 :可调试精准放样器配合全站仪进行放样过程俯视图。其中图16 :粗定位并安放,图17 :调直,图18 :定向,图19 :定距,图20 :标定。具体实施例方式本装置有两个用途,一是用作对点和照准工具,架设在地面已有点位上进行定向·或控制测量观测,另一个用途是用作测量放样工具,配合全站仪或卫星定位接受机进行工程放样。用作对点和照准工具时的操作较简单,用作放样工具时的操作稍复杂,下面分别详细介绍。本装置用作对点和照准工具时,附件棱镜(15)可省去,附件棱镜(16)上可加装配套觇牌,增加照准精度。操作可分为安放、调直、对中、照准四个步骤,如图12 图15所示第一步安放。操作员手握支撑杆(I)上部手柄,将本装置轻置于地面已有点(设为PD附近,设为A点,使基座底部接触地面,一只手轻扶支撑杆,用一只脚踩压基座顶面,使基座三个尖脚与地面紧密接触。注意使基座中心(即支撑杆中心)到Pl的水平距离d小于连接杆(9A)与连接杆(IlA)的长度之和,最佳位置是距离等于上述长度和的一半。(图12)第二步调直。即将支撑杆及所有立杆调整到竖直位置,相当于常规基座的整平。操作员首先将制动螺栓(7B、8B)旋松,使悬垂指针(7A、8A)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转动,观察7A、8A指针下端对应支撑杆上的刻度。若两个指针都未指向中心刻度,则按下述方法调整一手轻握支撑杆,另一只手松开位于基座上方的调节手柄(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十字联动轴结构,其特征在于:一长一短两根金属轴固连在一起,两轴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内垂直相交。较长的一根轴两端安装在基座上的轴箍内,可绕轴中心线转动,另一根较短的轴会随着长轴的转动一起运动,相对于基座顶面产生倾斜。该短轴的两端通过轴箍与一直杆相连,该直杆可绕该短轴中心纵线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伟东,刘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七彩风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