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作用超硬复合齿强侧切开窗钻头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5166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作用超硬复合齿强侧切开窗钻头及其制造工艺,主要包括接头(1)、工作部(11)、胎体(2)和切削齿(5),胎体(2)设置于工作部表面,切削齿(5)包括圆柱形硬质合金齿带(6)、方形硬质合金齿带(7)、圆-方形硬质合金齿组合式齿带(12)、巴拉斯齿(8)和保径齿(10),切削齿(5)以高低交错复合的方式布于胎体(2)表面。其制造工艺包括:制作模具、涂胶、造基体、布齿和烧结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制造工艺简单;保护巴拉斯齿在钻头切削金属套管时免受损伤,继而全力切削岩石,可实现高效切削金属和岩石的双作用功能,弥补普通铣锥在深井/超深井的厚壁及双层套管开窗侧钻作业中难以快速分叉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深井/超深井、高强度厚壁及双层套管开窗侧钻
,特别是一种双作用超硬复合齿强侧切开窗钻头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经过多年来对石油资源地开采,我国有许多套损井、变形井和事故井区域还有大量的石油资源,使死井复活,老井更新,成为石油开采的重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套管开窗侧钻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套管开窗侧钻技术是在普通定向井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具有普通定向井和水平井的共性之外,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侧钻技术主要应用于(I)钻井过程中套管内有落物且无法打捞,不能继续进行钻井作业。(2)钻井及采油过程中套管变形,无法正常采油。(3)采油过程中砂堵严重,通过修井作业无法恢复生产的井。(4)直井落空,偏离油层位置,经勘探其周围还有开采价值油藏。(5)油田开发后期,已无开采价值的井,为了节约钻井成本,充分挖掘潜力,利用原井眼开窗侧钻定向井开采边缘油气藏。套管开窗侧钻技术的核心是要有可靠的、高效率的磨铣工具,选择较好的开窗位置进行套管开窗并钻出地层。在侧钻技术发展初期,采用平底磨鞋进行套管开窗,耗时较长,而且开窗质量差。经过不断探索,目前常用的磨铣工具有复式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作用超硬复合齿强侧切开窗钻头,包括接头(1)和工作部(11),接头(1)与工作部(11)一体相连,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胎体(2)、水槽(3)、水眼(4)和切削齿(5),胎体(2)设置于工作部(11)的外表面上,胎体(2)的外轮廓由浅锥面、平底面、抛物面和柱面组成,沿胎体(2)的轮廓线方向上均匀开设有多条水槽(3),水槽(3)覆盖胎体(2)的抛物面和柱面,工作部(11)内设有水眼(4),水眼(4)与水槽(3)连通,切削齿(5)镶嵌在胎体(2)上,切削齿(5)包括自带切削角度的圆柱形硬质合金齿带(6)、方形硬质合金齿带(7)、圆?方形硬质合金齿组合式齿带(12)、巴拉斯齿(8)和保径齿(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荣杨兰田钟琳付建红侯子旭贾晓斌周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