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生态净化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3801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净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生态净化笼,包括预保护装置和至少一个净化笼单元体,所述净化笼单元体包括外框和设置在外框内的生物填料,所述外框内壁设有填料支架,所述生物填料固定在填料支架上,所述外框两端还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污水收集和净化系统合二为一,利用生物接触氧化和全推流净化原理,将污水直接接入组合式生态净化笼进行输送和净化,该装置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景观、河道等水污染净化,安装不受场地限制,可设置在污水管道、河道、水渠、景观水体等各类系统中,其具有出水水质好、投资省、占地小(甚至不占地),无永久固定设施,便于安装、拆卸和维护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净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生态净化笼
技术介绍
基于目前市政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系统不完善及传统污水处理设施投资高、占地大等问题,导致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区域水体的大面积污染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创新的技术方案。传统污水管网仅解决了污水集中收集的问题,污水处理厂等设施仅解决污水集中净化问题,这导致了整个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的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占地大,运行及维护费用负担重,这些因素又反过来造成目前城乡基础排水设施薄弱,污水截污纳管率低,很多污水未经纳管,直接排入附近水体,造成城镇目前地表水及地下水普遍污染严重,环境日 趋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出水水质好、投资省、占地小,且无永久固定设施,便于安装、拆卸和维护的组合式生态净化笼。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生态净化笼,包括至少一个净化笼单元体,所述净化笼单元体包括外框和设置在外框内的生物填料,所述外框内壁设有填料支架,所述生物填料固定在填料支架上,所述外框两端还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件。生物填料用于微生物的附着介质,可采用目前市场广泛应用的常规填料(如弹性填料、组合填料等),也可用仿生亲水净化填料等,并可在填料上投放特效微生物。填料支架用于固定填料,可采用多种材料,如不锈钢、碳钢或塑料材质等。优选地,所述填料支架包括设置在外框两端的支撑圈和设置在两支撑圈之间的若干填料固定杆。优选地,所述支撑圈上设有若干支撑杆,所述填料固定杆固定在支撑杆上。优选地,所述外框底部或侧壁上还设有曝气管。曝气管,用于为微生物供氧,可采用微孔爆气等多种曝气形式。优选地,所述净化笼单元体数量为二个以上,多个净化笼单元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连接件用于各单元体之间的连接固定,单元之间设置密封垫片,可采用螺栓及卡箍等。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相互配套的连接圈,相互配套的连接圈之间通过螺栓和卡箍固定。优选地,所述外框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或者正多边形的一种。优选地,该净化笼还包括预保护器,所述预保护器设置在净化笼单元体前侧。优选地,所述预保护器包括壳体、进水口、溢流管、格栅和油水分离板,所述格栅设置在进水口后侧,所述油水分离板设置在格栅后侧,所述溢流管设置在壳体上部。预保护器具有隔油、过滤和溢流功能,起到保护生态净化笼的作用。优选地,所述格栅为金属筛网,所述油水分离板的纵截面呈波浪形或者平面形。本专利技术将污水收集和净化系统合二为一,利用生物接触氧化和全推流净化原理,将污水直接接入组合式生态净化笼进行输送和净化,该装置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景观、河道等水污染净化,安装不受场地限制,可设置在污水管道、河道、水渠、景观水体等各类系统中,其具有出水水质好、投资省、占地小(甚至不占地),无永久固定设施,便于安装、拆卸和维护等特点。附图说明 图I为本专利技术中净化笼单元体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预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外框,2.生物填料,3.支撑圈,4.支撑杆,5.连接件,6.填料固定杆,7.曝气管,8.净化笼单元体,9.壳体,10.进水口,11.溢流管,12.格栅,13.油水分离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I和2所示,一种组合式生态净化笼,包括至少一个净化笼单元体8,净化笼单元体8包括外框I和设置在外框I内的生物填料2,外框I内壁设有填料支架,填料支架包括设置在外框I两端的支撑圈3和设置在两支撑圈3之间的若干填料固定杆6。生物填料2固定在填料支架上,支撑圈3上设有若干支撑杆4,填料固定杆6固定在支撑杆4上。外框I两端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件5,连接件5为相互配套的连接圈,相互配套的连接圈之间通过螺栓和卡箍固定。外框I底部侧壁上还设有曝气管7。外框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或者正多边形的一种。该净化笼还包括预保护器,预保护器设置在净化笼单元体8前侧。预保护器包括壳体9、进水口 10、溢流管11、格栅12和油水分离板13,格栅12设置在进水口 10后侧,油水分尚板13设置在格栅12后侧,溢流管11设置在壳体9上部。格栅12为金属筛网,油水分离板13的纵截面呈波浪形或者平面形。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步骤 1.每个净化笼单元填料的安装采用尼龙绳将生物填料与填料支架固定; 2.铺设曝气管将数条曝气管沿流向铺设,并与外框连接固定; 3.采用连接件将各净化笼单元体连接固定。4、生态净化笼安装时应考虑一定的斜率,以利于排气和排泥。本专利技术将污水收集和净化系统合二为一,利用生物接触氧化和全推流净化原理,将污水直接接入组合式生态净化笼进行输送和净化,该装置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景观、河道等水污染净化,安装不受场地限制,可设置在污水管道、河道、水渠、景观水体等各类系统中,其具有出水水质好、投资省、占地小(甚至不占地),无永久固定设施,便于安装、拆卸和维护等特点。本专利技术可扩展,便于运输易于拼接,可自由组合。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生态净化笼,包括至少一个净化笼单元体,所述净化笼单元体包括外框和设置在外框内的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内壁设有填料支架,所述生物填料固定在填料支架上,所述外框两端还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生态净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支架包括设置在外框两端的支撑圈和设置在两支撑圈之间的若干填料固定杆。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生态净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圈上设有若干支撑杆,所述填料固定杆固定在支撑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生态净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底部侧壁上还设有曝气管。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生态净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笼单元体数量为二个以上,多个净化笼单元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生态净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相互配套的连接圈,相互配套的连接圈之间通过螺栓和卡箍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生态净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或者正多边形的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生态净化笼,其特征在于该净化笼还包括预保护器,所述预保护器设置在净化笼单元体前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生态净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预保护器包括壳体、进水口、溢流管、格栅和油水分离板,所述格栅设置在进水口后侧,所述油水分离板设置在格栅后侧,所述溢流管设置在壳体上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生态净化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为金属筛网,所述油水分离板的纵截面呈波浪形或者平面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净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生态净化笼,包括预保护装置和至少一个净化笼单元体,所述净化笼单元体包括外框和设置在外框内的生物填料,所述外框内壁设有填料支架,所述生物填料固定在填料支架上,所述外框两端还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件。本专利技术将污水收集和净化系统合二为一,利用生物接触氧化和全推流净化原理,将污水直接接入组合式生态净化笼进行输送和净化,该装置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景观、河道等水污染净化,安装不受场地限制,可设置在污水管道、河道、水渠、景观水体等各类系统中,其具有出水水质好、投资省、占地小(甚至不占地),无永久固定设施,便于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生态净化笼,包括至少一个净化笼单元体,所述净化笼单元体包括外框和设置在外框内的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内壁设有填料支架,所述生物填料固定在填料支架上,所述外框两端还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伟武唐全张丽英王宋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银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