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材供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357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供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棒材供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棒材供料机构,包括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绕设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的链条,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链轮连接;所述的链条设有棒材承,所述的棒材承设有盲孔,所述的盲孔内套设棒材的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供料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带来工人操作不便导致工人的工作效率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高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供料装置
,具体涉及棒材供料机构
技术介绍
工件安装时通常需要采用供料装置实现工件的自动供料。现目前,供料装置的结构设计大多比较复杂,操作起来非常麻烦,不仅不便于工人的使用,使得工作效率非常低,而且后期的检修工作也非常麻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非常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进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解决现有供料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带来工人操作不便导致工人的工作效率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高等诸多问题,而提出棒材供料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棒材供料机构,包括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绕设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的链条,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链轮连接;所述的链条设有棒材承,所述的棒材承设有盲孔,所述的盲孔内套设棒材的端部。本专利技术的棒材供料机构,使用时,启动电机,动力经电机的输出端传递给主动链轮,主动链轮开始转动,在从动链轮的配合下,链条开始传动,设置于链条上的棒材承带动棒材向前移动,从而实现棒材的输送。这样的结构设计非常简单,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不仅便于工人的使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而且后期的检修工作也非常简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非常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进步。进一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主动链轮传动连接。皮带的使用,当出现过载时,皮带可以相对打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电机。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棒材供料机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棒材供料机构,包括电机I、主动链轮3、从动链轮4和绕设于主动链轮3和从动链轮4上的链条5,电机I的输出端通过皮带2与主动链轮3传动连接;链条5设有棒材承6,棒材承6设有盲孔8,盲孔8内套设棒材7的端部。本实施例中,电机I的设置,为主动链轮3的转动提供动力,从而在从动链轮4的配合下,实现链条5的传动。棒材承6设置于链条5上,在链条5传动的过程中,将带动棒材承6 —同向前行进。棒材承6设有盲孔8,盲孔8内套设棒材7的端部,在棒材承6向前行进的过程中,将带动棒材7向前行进,从而实现棒材7的顺利输送。另外,皮带2的设置,当出现过载时,皮带2可以相对打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电机I。使用时,启动电机1,动力经电机I的输出端传递给主动链轮3,主动链轮3开始转动,在从动链轮4的配合下,链条5开始传动,设置于链条5上的棒材承6带动棒材7向前 移动,从而实现棒材7的输送。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权利要求1.棒材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I)、主动链轮(3)、从动链轮(4)和绕设于主动链轮(3)和从动链轮(4)上的链条(5),所述电机(I)的输出端与主动链轮(3)连接;所述的链条(5 )设有棒材承(6 ),所述的棒材承(6 )设有盲孔(8 ),所述的盲孔(8 )内套设棒材(7)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棒材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I)的输出端通过皮带(2)与主动链轮(3)传动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供料装置
,具体涉及棒材供料机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棒材供料机构,包括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绕设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的链条,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链轮连接;所述的链条设有棒材承,所述的棒材承设有盲孔,所述的盲孔内套设棒材的端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供料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带来工人操作不便导致工人的工作效率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高等诸多问题。文档编号B65G17/12GK102942021SQ20121052256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姜静慧 申请人:重庆天之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棒材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主动链轮(3)、从动链轮(4)和绕设于主动链轮(3)和从动链轮(4)上的链条(5),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与主动链轮(3)连接;所述的链条(5)设有棒材承(6),所述的棒材承(6)设有盲孔(8),所述的盲孔(8)内套设棒材(7)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静慧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天之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